导弹列车这种武器起源于冷战时代的苏联,如今在多数国家眼中几乎早已属于“活化石”,但不可否认这种武器依然有着其独特优势,甚至可以被称为死亡特快。
▲朝鲜通过铁路导弹平台回应了韩国的海基导弹试射
丝毫不浪漫!这趟“雪国专列”能瞬间把大城市夷为平地
自从火车和铁路问世后,人类交通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直接推动了战争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苏联等传统军事强国又研发了全副武装的装甲列车,这种钢铁怪物配备了重装甲以及火炮和机枪,到二战时期,德国又把列车炮发展到极限,特别是口径800毫米的大多拉,完全称得上是当时的陆战大杀器。
▲铁路交通的发展也在二战中催生了多拉大炮这种怪物
冷战开始后,火箭制导武器与核弹头的结合,让两大集团理论上都具备了可以瞬间毁灭对方本土重要目标的能力,而这也衍生出一个关键问题:一旦核战爆发,谁的核武库可以尽量避免在对方突袭前保持完整,谁就越有可能打破平衡获得优势。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则,就是自身三位一体战略打击平台尽量隐蔽而且不易被侦察锁定,虽然苏联巅峰时的核弹总数明显压了美国一头,但苏联整体上却处于不利态势。
苏联认为,西方却形成了巨大包围圈,从西欧、南欧再到亚洲,都有部署核弹的美军基地,而且英法也有一定数量的核弹。苏联自身的海基战略反击技术存在差距,航空技术乃至战略空军整体水平上的差距更大,而美国本土有两大洋作为屏障,苏联核导弹要想在战争中迅速对其重创,难度很大。如果多数体型最大,采取液体燃料的洲际导弹都部署在发射井中,被对方一锅端的可能性就比较大。除了被动地提高基地拦截保护措施,将发射井区域要塞化外,似乎也再无良策。
▲莫洛杰茨导弹列车体现了苏联重视陆基战略反击平台的思想
考虑到本国铁路网的发展,苏联最终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特色化的洲际弹道导弹列车:莫洛杰茨,其设计由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负责。1987年,首列导弹列车开始服役于部署在西伯利亚的苏联战略火箭军科斯特罗马导弹师,乍一看上去这种列车和中国老辈人很熟悉的绿皮车很类似,完全就是老式苏联货运车皮的形态。但这种列车的几个车厢却具有特殊的全封闭结构,其中隐藏的货物:SS-24洲际导弹可谓西方最大的噩梦之一。而其他车厢要么装载了导弹发射所需的燃料等物资,要么就是车载导弹发射指挥所。
SS-24洲际导弹是苏联第三代洲际导弹,其全重达到了105吨,远远超过了今天的东风-41。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下,它的最大射程可达1.1万公里以上,最多时可以携带10个当量40万以上的分弹头。这种威力是什么概念呢?现在一枚常见的10万吨级核弹头的有效杀伤面积就达到33平方千米,一旦爆炸后近4千米范围内的一切建筑都将被彻底夷为平地。
▲SS-24洲际导弹最多能携带10个分弹头,能轻易摧毁一座大城市
苏联在解体前共装备了12列莫洛杰茨列车,每列火车都能储备3枚SS-24,它们至少可以搭载360个分弹头!一旦全部发射出去,那么二战后期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毁灭的一幕就会加倍上演在北美的各大城市,按照苏联的战时核打击主要目标来看,它们还会直击美国西海岸的战略核潜艇指挥中心。一旦第一波攻击成功,那么美军的海基战略反击力量就会陷入失去指令和情报的瘫痪状态!
美利坚不发展,自有国情在此
冷战时期,武装到牙齿的两大军事强国在多方面技术较量中都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这不但让双方的军事技术不断攀升新高峰,而且也从侧面推动了人类技术的快速进步,特别是苏联的一些“技术脑洞”往往比美国更为惊人。同时,由于双方情报能力都不可小觑,所以任何一方的高新技术武器往往也难以瞒住对方的眼睛,而导弹列车的信息被美国得知后,为何美国没有像以往那样投入技术和巨资发展类似武器呢?
▲美国设想的洲际导弹列车,但该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与战机等离子隐身技术一样,不少苏联自以为对方绝对没有涉足的领域其实也早已被美国研究。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研发自身第四代洲际导弹MX时,就曾提出过铁路机动发射模式,这种导弹的体格同样巨大,射程、分弹头携带量和威力几乎不亚于SS-24,但美国分析本国现状、基建水平以及全球战略格局后最终还是抛弃了导弹列车的发展。在美国看来,美军全球基地数量和位置,以及海基/空基打击基础都具有优势,陆基核反击力量所占比例并不高,而这一特点也维持到了今天。既然有这些优势,美国自然不用剑走偏锋。
除此以外,美国交通业的特点也难以让导弹列车项目得到实现。与苏联不同,美国的交通业存在高度的私有制特点,而战后空运的发展势头迅猛,陆路交通也往往以公路为主。因此美国铁路业的发展反而较为迟缓,而且不少铁路的所有权都归属于私人公司,而这些私人公司出于趋利属性,其铁路一般集中在少数人口密集区域,美军认为一旦在这些铁路部署导弹列车,苏联情报人员很容易发现,而且涉及民间产业,协调等工作展开也较为困难。此外有俄罗斯防务专家认为,美国无法掌握导弹从发射筒弹出,主机启动后气流的排放稳定性等技术问题。
▲目前美军的战略反击力量以海基战略核潜艇为主
反观苏联交通业,高度围绕国家和战时机制,即使从经济学来看,苏联导弹列车活动的铁路分布在高寒的西伯利亚原始荒原,无法给国家带来任何利润,也不会因此而受到阻碍。所以如果将目光放在冷战那个特定的环境中,苏联举国体制的特点的确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更多人力物力用于一场极大规模的战争,而这种优势往往也弥补了苏联相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整体上的技术基础差距。
前途不明朗,“雪国死亡特快”逐渐失宠
对苏联的导弹列车,美国内部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兰德公司表示,导弹列车只能在特定区域依靠交通枢纽附近的铁路才能保证快速机动,这些区域要么是重要车站,要么是并车的铁路网,考虑到美军卫星和整体情报网的能力,通过这些区域的判断不难锁定这些列车的踪迹。而且西伯利亚气候恶劣,漫长寒冬的冰雪以及冰雪消融后的泥沼会极大限制铁路本身的状态,最终影响到导弹列车的机动。
▲受到严酷气候和地形影响,
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行条件不佳
但更多美国人则不这样想,他们认为苏联导弹列车就相当于陆地上的战略核潜艇,因为它的外观酷似普通货运列车,所以识别起来就很难。而苏联一旦进入战时体制即可随意调动数百上千列车进行掩护,届时美军情报机构再本领通天也难以瞬间辨别出孰真孰假。而导弹列车如果接受伪装和改造,其外观上就更难以被识别出来。
而西伯利亚多山区,这些列车一旦进入山洞隧道,察觉其位置就更难了。美军固然有数量庞大的军用卫星,但能够用于死盯导弹列车基地的也只有18枚,而导弹列车每小时至少会行驶80公里以上,一昼夜即可让美军卫星无法维持跟踪。这就意味着一旦发射指令下达后,美军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避免“漏网之鱼”发威,要想在其发射前进行摧毁,其成功率甚至不足10%。
▲苏联解体后,导弹列车的命运一度跌入低谷
然而1991年底,伴随红旗降下,红色巨人苏联最终解体,导弹列车也和诸多庞大帝国的尖端武器一样迎来了黑暗的未来。导弹列车的很多子系统来自于苏联解体后宣布无核化的乌克兰,导弹列车自然成为无源之木。
即便如此,一直恨不能对他国任何战略武器斩草除根的美国还是不死心,进而在1993年初和俄罗斯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那些导弹列车。进入21世纪后,这些列车的发射装置和导弹相继被彻底销毁,最终混迹于普通货运列车中。
2013-2014年时,美国开始向欧洲部署反导系统,而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急转直下,美国不但竭力煽动各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而且还在欧洲多个基地内储备了不同当量的核弹。面对这种明晃晃的挑衅,硬汉总统普京自然不会退缩,而导弹列车这种特殊的武器也由此得到了第二次辉煌的机遇。
▲乌克兰危机过后,导弹列车的命运看似有了转机
2014年底,俄战略导弹部队副司令弗拉托夫表示,导弹列车将恢复制造,并将于2019年左右完成部署。这种改进型的“死亡特快”将被命名为巴尔古津,由莫斯科热力学研究所负责开发,其项目始于2012年,总共计划部署6列,每一列都可以搭载3套发射系统和6枚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
相比于冷战时期的莫洛杰茨,巴尔古津列车系统有了本质进步,这主要是得益于RS-24导弹的技术。这种由白杨-M发展而来的导弹可以在发射井、公路机动装置和铁路上发射,最主要的是它的重量只有47吨,长度也比SS-24明显降低,所以一节自重66吨的货运车厢即可容纳而无需增大铁轨和车轮,这就大大降低了后勤维护的压力。
▲自完成试射后,RS-24洲际导弹就成为美军最忌惮的俄罗斯大杀器之一
和SS-24一样,RS-24的最大射程也超过1.1万公里,其精度和稳定性也有了显著进步。按照指令,一旦任何一趟列车都可以在行驶中立刻停车,并在5分钟内进入发射状态。
如果巴尔古津系统能完成部署,那么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陆基系统就完成了发射井、公路以及铁路的三大件组合。相对于莫洛杰茨,巴尔古津系统的隐蔽性要好得多,理论上可以大大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然而巴尔古津系统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在2017年有消息表示项目原本的资金很可能被用于其他火箭制导武器方面。从这种武器本身的性质来看,这种推测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死亡专列”对后勤乃至整个保障体系要求很高,必然花费也会很大,而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和综合国力远不能和苏联相比,所以哪怕导弹列车有独特优势,也难以抵消其过于吞金的缺陷。
▲导弹列车的一个巨大缺陷就是导弹寿命会因频繁测试而受到影响
而且导弹列车也有其他问题,例如以铁路交通工具为平台的弹道导弹寿命几乎只有其他弹道导弹的一半,这是由于其完工后就被储存在密封容器内,但却要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所以进入列车后还要多次通电进行测试以避免潜在故障。而铁路高速行驶时震动较大,一旦多次进行测试就会影响其寿命,甚至可能导致精度和射程方面缩水。
巴尔古津系统的隐蔽性虽然进步明显,但导弹储存车厢依旧特征明显,而且配套的指挥、警戒人员以及导弹发射时的一系列设备和物资也都很容易吸引人,所以要想绝对不被发现,难度也不低。这样一来,导弹列车的前途自然不被看好,以至于有研究者认为该项目本就是俄罗斯“战忽局”吓唬对方而提出的。
中国也有自己的“东风特快”
导弹列车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铁路网、复杂到足够隐蔽自身的地形,以及最主要的是战略纵深一定要足够大,例如苏联西伯利亚的广袤荒原以及美国中西部。同时,强大的空军、警戒体系和地面防空水平也不可或缺,因为这是尽量避免对方“定点清除”的必要保障手段,而今朝鲜基本不具备上述任何条件,从其假想对手的综合技术来看,朝鲜的导弹列车在实战中的意义就要打个问号了。
▲2007年前后,中国的导弹列车也曾得到亮相的机会
虽然核弹总数远不如美俄,但中国也成为世界少有的具备三位一体战略反击能力的军事强国,而且中国也有广袤领土以及日趋强大的本土防空警戒能力,卫星体系也堪称完善。考虑到中国海基和空基反击能力的不足之处,陆基反击自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战略反击威慑手段,那么导弹列车是否会在中国找到未来呢?
早在2006年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国产洲际导弹列车就正式亮相。次年春节前夕,东风-31洲际导弹列车再度被展示,该列车周身草绿色,由发射控制车厢、运载车厢和指挥车厢构成,其中发射系统的车厢总数为6-8节。2015年,美国情报机构表示中国再次利用轨道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其型号很可能就是传言中的东风-41!根据中国铁路目前发展的迅速以及现阶段拥有的铁路长度来看,中国完全可能利用这种优势发展铁路机动导弹发射系统。
▲曾有国内报道称东风-41也曾在铁路平台上进行发射
与俄罗斯同类类似,中国的导弹列车外观同样高度接近普通货运列车,其主要特点之一在于车厢间的能量抵消特殊设计,这是由于导弹发射时反推力巨大,所以自然需要这种设计抵消巨大的反应,并将力量分散到其他车厢,最终保证发射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便降低后续发射的间隔。
相比于公路机动,铁路的转向速度更低,适合行进间测试,导弹列车的支持者认为,如果列车从西北荒漠出发,几乎每10小时就能发射一枚洲际导弹,理论上敌人的确难以锁定,而如果多列火车同时以类似机动进行攻击,效果自然更为明显。
▲中国海基战略反击力量依旧较为薄弱
按照战斗部能量来看,如果一个导弹旅的12枚洲际导弹分4-6列火车发射,那么任何一种顶尖的战略核潜艇都只能望尘莫及。而东风-41几乎接近了现阶段公路发射车的承载极限,如果没有全新的高性能火箭燃料,其战斗部最大重量和射程就难免受到桎梏。
所以即使中国以后研发更大型的洲际导弹,如果有列车作为载体,理论上也可以有效机动发射。而目前解放军战略反击部队实现了常态化值班,从此核弹头不再和导弹分离,所以铁路机动运输/发射也符合这种战备趋势。
中国不需要盲目跟风
中国拥有15万公里长的铁路线,还有近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线,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系统。四通发达的铁路线为洲际导弹列车创造的十分有利的条件,
如果战争需要,多辆洲际导弹列车可以同时从隐蔽处出发,行驶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到达中国沿海地区或者无人的大西北,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可以随时停车发射,让敌人无法对列车进行有效的捕捉和打击。
在这种铁路网密布,快速机动的情况下,敌人需要调动几十颗卫星进行锁定。只要有一辆未能被敌人捕捉,那么就能够发射载有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让“东风特快”将敌人首都夷为平地。
▲导弹列车在行动时要高度保密
平时看到军列,大家请不要随手拍照
当然,任何事物的优点也伴随着其缺点并存,同时一种武器的强大与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冷战时代,卫星的精确拍摄和定位能力受限,所以要想定位导弹列车,所需的卫星数量也会很大;而今的卫星技术也有了巨大进步,定位难度自然也会降低。从对方的核战反制战略以及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来看,如果导弹列车被对方有效识别并跟踪,就难免首先遭遇敌空中打击。即使敌人没有直接摧毁列车本身,只是破坏了其活动范围内的铁路,也会大大削弱导弹列车的战斗效能。
▲“吉林一号”民用卫星已经可以做到跟踪拍摄火箭发射
各国军用卫星肯定更强
随着国内公路交通道路以及国产超重型越野车的完善,公路机动平台已经成为火箭军陆基战略反击的首选。车载发射比铁路发射更加灵活,而且目标更小,更无需依靠固定的铁路。
▲车载机动发射更加灵活快速
图为火箭军某旅的东风-31AG
在未来的现代化战争中,虽然高当量核弹彼此攻击对方本土目标的可能性较低,但核战趋势却朝向更快速精准的方向迈进。谁的发射平台或阵地能躲过对方的精确攻击并在第一时间内抵达发射位置,谁的胜算也就更大,导弹列车固然在特定环境和时代极大震慑了对手,但却难免走向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直到成为回忆。
在当今保证核大战可以相互摧毁的情况下,我认为,大国海军的“舰队决战”才是目前最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