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东京奥运会上,43岁的新西兰举重运动员哈伯德参加了女子87公斤级别举重项目的比赛引发了巨大争议。原因很简单,在35岁前她是一个男人。为了参加女子项目,哈伯德采用了长期注射药物改变体内睾酮水平的方式,甚至都没有做变性手术去除性器官。

虽然最终哈伯德没能利用原来的性别优势取得理想的名次,可她的成功出赛仍是一项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开始有越来越多原本的男人摇身一变,以女人的身份搞起了体育竞赛的“降维打击”。而最近在格斗圈掀起轩然大波的的阿拉娜-麦克克劳林就是其中之一——在最近一场比赛里,作为一名男转女的性转选手,“她”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自己的对手。



作为一名“女”选手,阿拉娜-麦克克劳林曾经有一段非常“爷们”的过去。根据报道,在选择做女人之前,麦克克劳林曾在美国特种部队服役六年,有着陆军中士军衔,而他选择加入军队,完全是被自己的“性别问题”逼的——作为一个天生同性恋,出生于保守的南卡罗莱纳州,成长在一个传统的宗教家庭中的麦克克劳林始终无法在性向问题上得到家人的理解。2003年,在温斯洛普大学(Winthrop)读书的时候他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期间谈到了无数次家庭试图将他掰直的举动。

“可能我该去战场送死你们才满意。”麦克克劳林无比愤怒后说了气话。

可他没想到他母亲说:“也许你应该去。”



麦克克劳林曾经的照片麦克克劳林说,在那通电话过后,他再也没和母亲说过一句话。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他真的选择在2003年参军,成为了一名特种部队成员,随后他也如愿去了全世界最危险的阿富汗执行任务。

当然,麦克克劳林没有战死沙场,战争和军旅生涯给了他一身健壮的肌肉,他甚至留了一脸大络腮胡子,但这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他的困惑和痛苦。在带着8枚勋章结束服役生涯后麦克克劳林认真思考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必须变性做一个女人,于是在2016年,他前往泰国,并在当地做了变性手术。

变性对麦克克劳林来说是一场艰苦的战斗,长期服药、多个阶段的手术、身体变化带来的痛苦反应……麦克克劳林说这不亚于去阿富汗作战,但为了内心得到安宁他依然决定这么做,最终,麦克克劳林成功的成为了一个“女人”。



麦克克劳林在阿富汗的照片



麦克克劳林变性前后对比


其实截止到这里,麦克克劳林的故事都没有什么不对,面对自己面对社会,麦克克劳林都用最坦诚的态度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期间付出的勇气和艰辛也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但争议就出在麦克克劳林术后的选择上。



无论身为男人还是女人,麦克克劳林都对格斗情有独钟,一直喜欢格斗的她在术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她一直希望能参加综合格斗——以女人的身份。

然而,格斗圈并不打算认同她,几乎所有的训练营对她紧闭大门,直到一年前一家迈阿密的训练营才决定接纳她,让她接受了专业的培训。

为了参加比赛,麦克克劳林为自己起了个很有杀气的绰号:“野牛女士”,但没有女性拳手愿意和她同场较量,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她现在已经是女儿身,但长年身为男性在睾酮作用下提升的肌肉量、骨骼体型和耐击打能力不会说谎。



直到35岁的法国选手席琳-普罗沃斯特出现,麦克克劳林才算找到了对手。在赛前接受《卫报》采访时,对手普罗沃斯特说她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并不担心。她公开支持她的比赛对手,说跨性别包容对MMA是一件积极的事情,麦克克劳林则投桃报李,说她对普罗沃斯特只有尊重。



作为麦克克劳林的对手,普罗沃斯特曾经是一名田径运动员,18岁受伤后改练MMA,期间还学过两年拳击。不过她在MMA这个圈子里的出战记录并不太好看。15年和17年的两次业余比赛她都输了,在对战麦克克劳林之前的专业组比赛中,她首轮2分23秒就被对手KO出局。



普罗沃斯特的战绩



而她和麦克克劳林的比赛过程也没有超出大家预计太多,在这场水平不高的比赛里,一开始普罗沃斯特还靠经验和技巧势均力敌一下(麦克克劳林出道晚,因此技术很一般,一度被普罗沃斯特打得站立不稳,但每次被打之后麦克克劳林都能很快恢复状态)。



很快,麦克克劳林就展示出了她身体上的巨大优势。普罗沃思特渐渐体力不支,越来越没有招架之力,几乎无法还手,第二回合回合第3分32秒,麦克克劳林以一记背后裸绞降伏对手获胜。









赛后,麦克克劳林告诉媒体,她希望成为更多跨性别运动员参与格斗运动的先驱,希望体育界对跨性别的包容更加“正常化”。她说:“如果我们想看到更多的变性运动员,如果我们想看到变性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我们将不得不努力参加比赛并使之成为现实。现在是变性人进入体育界并更加正常化的时候了。”

既然把话说成这样,麦克克劳林庆祝自己MMA首胜的IG后面跟着的是什么评论就可想而知了。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谩骂,她又发了一条IG并说这是她唯一的回应,她写道:“早上好,朋友、支持我的人和其他人!我收到了许多讨人厌的信息,说我是个作弊者,就像比赛胜利我不是打来的一样。你们要对席琳表示足够的尊重!把你们的关心放到其他地方去吧!她不止一次地差点干掉我,而且在记分卡上她肯定赢了第一回合,仇视变性选手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在Youtube这场比赛视频的下方,评论区已经被关闭了。很多人看过比赛都无语凝噎:就算麦克克劳林说的再大义凛然,但体育不说谎啊,这就是一场赤裸裸利用身体优势取胜的比赛。

赛后,作为专业人士的UFC中量级选手斯特里克兰德直接站出来怒喷麦克克劳林。他在IG上说:“改变你的名字,就可以称自己为女人?但你仍然是一个他X的男人,滚出女子综合格斗,懦夫,体育委员真是一群废物。”



之后斯特里克兰还不忘保命补充:“如果某人的宗教或政府对女性有不平等的标准,我会以一个古典的女权主义者的身份站出来,但是,出生时有睾丸=男人,出生时有卵巢=女人。”



其实麦克克劳林并非首位出现在MMA赛场的变性选手,法伦-福克斯是首位变性选手,她私下也给了麦克克劳林支持和鼓励。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尽管麦克克劳林可能拥有一个非常纯粹的变性动机,但是当这位曾经的男人以女人的身份去比赛,就已经让比赛变了味儿。



实际上,麦克克劳林只是美国社会性别运动的一个小浪花而已。2016年北卡罗来纳州引入了一项House Bill 2(公共隐私安全法)法案。 法案规定:不管你是变性人还是异装癖,上公共厕所都得按照你出生证上的性别决定是去男厕所还是去女厕所。学校的厕所和公共更衣室同样都适用这条法令。

这个被我们认为是常识的法案在北卡州引起轩然大波,总统奥巴马呼吁谴责并废除这个法案。2020年12月1日这个法案也被全面废除。在美国的女厕所里,你也不知道会不会旁边出现个心理性别是女人的男人。反正这事儿不违法。

在加州某顶级大学的医学院里,一名教授不停的向学生道歉。因为他无心说了句“当女人怀孕时”。pregnant women(怀孕的女人)这个词不能用,要用pregnant people(怀孕的人)。在很多美国高等学府,教授们的用词都必须非常严谨,否则很有可能被恐跨者投诉丢掉饭碗。



代表各种不同跨性别者性向的旗帜



以及讽刺他们的表情包


据研究,美国现在至少有超过17种性别。具体分哪些恕笔者才疏学浅,实在看不明白也数不清楚。但性别对体育比赛的影响过大,这显然不是靠政治正确就可以随便来的领域。

至于以后的体育项目,怎么划分性别,是看出生的性别还是看睾酮水平?这恐怕还将是一个长期有争议性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