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双眼就像两台高清摄像头,在你睁眼期间的每分每秒,都在持续运行、捕捉图像。

但你可能不知道,双眼并非总是同时工作,其中一只眼睛承担了主要的视觉任务,而另一只则在悄悄“偷懒”……



怎样判断你的“常用眼”?哪些行为会伤害它?《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护眼的科学姿势。

受访专家


黑龙江省医院眼科主任 韩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周强

有一只眼睛在悄悄“摸鱼”

正如我们的手有“左右撇子”之分,双眼也有“主视眼”和“辅视眼”之分。即使是双眼平视物体,两只眼睛发挥的作用也不平均。

你的某只眼睛获得的图像在定位过程中更快、优先级更高,而另一只眼睛则总在“摸鱼”,处于辅助状态去配合运动,主导的那只眼睛就是主视眼。



主视眼也叫优势眼,它的分辨率更高,看到的东西会被大脑优先接受;辅视眼主要用于观察背景,色彩敏感度高。

大脑习惯性利用主视眼的成像来分析和定位物体,由于运动多,获得的补给也多,主视眼往往发育的比副眼好。

如果把主视眼看成高清主摄,辅视眼就是广角加景深;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基因或者幼年时期的行为习惯有关。

你的主视眼是左眼还是右眼?

到底是哪只眼在努力工作,哪只眼在悄悄“摸鱼”?

除了去医院或是正规的眼镜店验光外,也可以试试简单的初步识别。



双手张开并靠近,用虎口形成一个三角形或圆形的空隙。

寻找目标物体,可以是一支笔,也可以是一台电脑;身体正对目标,双眼正视该物体。

将目标物体置于双手空隙正中间,然后交替闭上左右眼,观察各眼对于目标物体的位移情况:

如果目标物体位移小,这时候睁着的这只眼就是主视眼;若位移大,睁着的这只眼则为辅视眼。

确认主视眼的意义


有些人配完眼镜可能会出现头晕、眼痛等情况,可能就是辅视眼占据了主导位置导致的。

所以在进行专业的验光,对视力进行矫正调整时,要尽量保证主视眼的调整足够准确。

屈光手术的原理同配镜矫正视力,在手术设计时也应遵循上述配镜原则,让术后主视眼的视力水平不低于非主视眼。

另外,在一些对瞄准精度有较高要求的运动里(射箭,射击等),确定好主视眼并采用主视眼瞄准也很重要。

这些习惯正在悄悄伤害眼睛

主视眼的工作量繁重,如果不好好保护,一些坏习惯会让眼睛越来越累,度数一涨再涨。

总是紧盯屏幕

长时间面对电脑和手机等各类屏幕,眨眼的频率也会自然下降,减少到每分钟4~6次。

人看屏幕时长时间保持一定焦距,会诱发视疲劳问题,常见症状为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

喜欢“高亮度”


强光刺激下,瞳孔会保护性缩小,引起瞳孔扩约肌痉挛,出现眼胀痛和头昏头痛。瞳孔缩小还会引起晶状体变凸,聚光加强,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看电视不开背景灯、在黑暗中看手机,这种亮暗对比过于强烈,也会引起瞳孔括约肌痉挛、视疲劳等问题,促使近视形成。

视物姿势不对


很多人每天晚上的“固定姿势”:侧躺着看手机,就可能引起两眼的视力不同,甚至造成屈光参差。

总是近距离视物再加姿势不对,就会让双眼的调节能力越来越差。

随时随地都要护眼


维护视力不能只着重于主视眼,两只眼睛的保护一样重要。



调整屏幕亮度

建议手机、电脑、电视亮度开到60%就行,不要超过80%。

另外,所有屏幕都需要合适的背景光,家庭在使用投影仪设备时,要将亮度、对比度都调节到平衡状态,根据需要适当调暗背景光,但不能置于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观看。

打开护眼模式

一般智能手机在“护眼模式”下,蓝光会减少30%~40%左右,对于减轻视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电子产品自带的护眼模式在防蓝光方面功能更全面、效果更显著。它通常是通过屏蔽蓝光(比如调节色温),调节屏幕亮度来护眼的。

改变用眼习惯

增加日常的眨眼频率,尤其是在看屏幕时;平日不要用手揉搓眼睛,睡前可对眼睛进行热敷。

扩充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缓解视疲劳有重要意义,适当锻炼,哪怕只是出去走走都能让眼睛得到放松。

补充黄绿色食物

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等黄绿色食物,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黄素在人体内转变成玉米黄素,有助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