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每长高哪怕1公分,背后都是日渐强盛国力的滋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最近公开了一组今年本科新生的大数据。
其实,发布新生的大数据,并不稀奇,但大部分大学公布的都是姓氏、生日、星座之类的。
但北航这次公布了一组数据,却很有趣:
2021级本科新生平均身高,其中男生177.3厘米,女生164.4厘米。
最高的男生身高高达2米,最高的女生也有1米85。

北航的这一组数据,透露了中国40年发展最大秘密。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国民身体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而其中,最显眼、最直接的指标就是身高。
比较一下,才有概念。
先看日本,根据日本《国民健康调查》数据,平成24年(2012年),日本18岁的男生,平均身高是170.6厘米,女生是159厘米。

再看韩国,大概是173.80厘米(男),和161.40厘米(女)。
在美国,17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75.2厘米,女生是162.5厘米。
在英国,17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77厘米,女生是163.75厘米。

最优环境下的人体生长速度曲线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中国年轻人现在已经比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年轻人还高呢?
实际上还不是。北航,可能只是特例。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在城市,18岁男生平均身高是171.3厘米,女生是161.8厘米。
如果放在农村,这个高度还要再下降4-5厘米。
这样来看,中国学生(城市农村一起平均算)也就是和日本差不多,甚至还要低一点。

只有横向比较,是不全面的。我们再做个纵向比较。
实际上,过去关于国人身高的系统资料,并不多。我们就从一些零碎的资料中,来看一看。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85年,18岁城市男生平均身高是170.7厘米,女生是158.5厘米。
农村男生是167.2厘米,女生是156.2厘米。
再早的数据,已经不是那么全面了。
武汉市在1973年对376名18岁以上男性进行测量,平均身高是167.98厘米;344名女性平均身高是155.92厘米。

再早20年,1950年代左右,山东省安丘县数据显示,17—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是158.2厘米。
湖北省大冶县,16岁男性平均身高是158厘米。
如果再朝前,1943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发布了《学生体格标准》,记录了当时学生的身体体格信息。
其中,18岁男生的身高是167厘米,18岁女生的身高是空缺(17岁女生是156.4厘米)。

考虑到当时中国教育普及率非常低(文盲率超过80%),而且能上学的人,至少家境是不错的。
所以,那时中国普通人的实际平均身高应该更低。
这也不是凭空猜测。
如果去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就能发现,学生宿舍的床铺其实非常小,还有校门口的岗亭也非常低矮。
这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硬件条件有限,但也有很大的一个可能是:
那么大的床铺,那么高的岗亭,就足够了。
因为,当时中国普通年轻人本来就不高。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近70年,中国人平均身高增长了10厘米左右。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因为,身高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儿童时期的健康和营养情况。
我们知道,中国人绝大多数都属于同一个人种,遗传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关键在于中国人营养的改善,通俗地说就是中国人吃得更好,喝得更好。
看过电影《一九四二》的人,就知道能吃到饭,活下去,是多少人最大愿望。
当然,《一九四二》的时代背景更为极端,但实际上,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算少见。
有统计数据显示,史书上“人相食”的记载,从商周到民国出现过110多次。
从公元前108年到1911年,2000多年里,有明确记载的饥荒超过1800次。
中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遗传学家吴宪就曾经说过,中国“一般穷人吃饭大概都是两餐,没有饭吃的人就是一餐也可以渡生活。”
吃饱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吃好,长身体。
这背后,除了中国历史上战乱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生产能力进步太慢。
1980年代初,新华社曾有篇内参写当时黄土高原地区情况,“1979年是中等年景,人均口粮也仅二百多斤,收入二十八元六角。”
实际上,在1978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3亿吨(是1949年的2.7倍),但是人均粮食量也才316公斤。

1980年代的中国农村
而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高达近6.7亿吨。
人均粮食的占有量高达474公斤,是国际通常认为粮食标准的安全线400公斤的近1.2倍。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肚子里的油水多了。
在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肉类产量只有1200万吨,2020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就高达7639万吨。
更重要的是,对普通人来说,肉不再是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的奢侈品,而是日常餐桌的常备。
人均肉类消费差不多是1980年代的五六倍。

其实还有鸡鸭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界面新闻)
而这些背后,其实又有一串数据支撑:仅仅过去5年,中国水利建设投资就高达3.58万亿元,无数良田,再也不用看天吃饭。
在1949年,中国全国农用拖拉机总动力7.35万千瓦,联合收割机只有13台,到201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左右。
1949年,中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1965年稳定在100公斤以上,1982年突破200公斤,1998年突破300公斤,到2018年达到374.7公斤。

回答开头的话题。
国民身高,实际上是国家综合发展情况的外在表现之一。
国人每长高哪怕1公分,背后都是日渐强盛国力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