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鹌鹑蛋孵出的世界500强”

 

2021年8月,70岁的刘永好,非常骄傲地向全体员工宣布:“咱们是世界500强啦!”

 

在最新一期的《财富》杂志列出的“世界500强”名单里,刘永好创立的“新希望集团”排在第390位。这是他们首次入选世界500强,而且是唯一上榜的“食品生产类”的中国企业,也实现了四川省世界500强企业0的突破。

 

今天的“新希望集团”,在全球拥有600家子公司,雇佣员工13.5万人,2020年全年营收超300亿美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样一个商业帝国,却也是从最小的生意开始做起,回顾刘永好的创业史,可以说是用鹌鹑蛋孵化出了今天的500强。

 

1951年,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成都。从小他就是敢想敢干,也因为特殊的时代,他更是天马行空,无所畏惧。

 

15岁那年,刘永好跟着技校的老师前往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他激动无比。在乘坐火车前往北京的路上,他第一次走出了家乡,看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也让他看到了实现美好生活的希望。当时母亲跟他说,只要实现了共产主义,那么每天都可以吃回锅肉。



15岁的刘永好

不过“每天吃回锅肉”的这个理想,对于刘永好来说还要过些年才能实现。

 

1980年,刘永好19岁。和身边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匮乏的物资和低廉的收入,使得他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肉。那一年除夕,他的二哥刘永行,被儿子想要吃肉的请求逼出了家门。刘永行一连七天在街上摆摊,帮人修理电视机和收音机,七天下来竟然赚了300元。那可是普通人十个月的工资。

 

刘永行的这次摆摊,不仅让儿子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了肉,也激发了刘永好创业赚钱的欲望。

 

凭借着在技校学习的机械维修知识,他和几位哥哥一起搞出了可能是中国第一台音响——“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这台音响跑去乡镇领导,提出他们出技术,乡镇政府出本钱,大家合作办一家音响工厂,一定能赚钱。刘永好眉飞色舞地给乡镇领导演示着自己的产品,还将哥哥刘永行修电器赚钱的事拿来举例:修电器都能赚钱,那我们生产电器肯定赚得更多”。

 

谁知乡领导一句“集体企业不能和私人合作,更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让刘永好如冷水浇头,希望破灭。

 

但此时他要赚钱,要当“万元户”的欲望已经燃烧起来了,几个兄弟一起商量,都决定要干大事,可是干大事的本钱从哪里来呢?几个人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跑去银行,想要贷款1000元创业,银行一看几个穷小子还想贷款创业,头都没抬就将他们打发走了。

 

最终几兄弟一咬牙,变卖了手表、自行车,凑了1000元钱,打算干养殖业,办一个鹌鹑养殖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落地,刘永好的鹌鹑厂赶上了好时候。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拥有了1万只鹌鹑、5万只鸡,出栏之后,四兄弟每个人都成了“万元户”。

 

当时他们谁也不会想到,30多年后,从这些鹌鹑蛋里将孵化出一个“世界500强”。



 

 

2、

中国最早的首富

最遗憾的是错过了互联网

 

2001年,已经是中国首富的刘永好,应邀到日本大阪参加一个经济研讨会,发表了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主题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个“个子矮矮的,形象很特别”的小伙子走过来对他说:“你好,我叫马云,我的公司叫阿里巴巴……”

 

那时阿里巴巴创业初创,正好碰到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马云希望刘永好能关注互联网,在电商方面做投资,但刘永好并没有把这个小伙子的建议听进去。

 

后来刘永好回忆说,太可惜了,只怪自己当时眼界不够,成天考虑的是怎么把产品卖给农民。

 

当时中国几个亿的农民,就是将刘永好托到首富宝座的最大功臣。因为刘永好真正的发迹,还是靠农业,靠农民。

 

时间回到80年代,刘永好的鹌鹑厂起起落落,赚过钱,也被骗得差点跳楼,幸好后来还是挺了过来。当时中国的市场不仅有本土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是纷纷涌入,其中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叫做“正大集团”。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了,是一家泰国华人企业。

 

正大集团在中国刚开始卖得最好的产品就是正大饲料,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因为太过畅销,有时候农民还得排队购买。

 

看着别人赚钱如此轻松,刘永好想,为啥自己不能干呢?他立即和几位兄长商议,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卖掉鹌鹑厂,集资搞饲料。1987年,几兄弟筹措了400万元,找了一批国内的专家进行研发,在1989年生产出了“希望一号”猪饲料。



刘永好亲率营销团队,亲自写广告文案,到各地农村去刷墙,凭借着地毯式的推广和价格上的优势,仅仅用了三个月,“希望一号”的销量就直追“正大饲料”。

 

靠着猪饲料,刘永好几兄弟在90年代初就赚到了数千万元。

 

1993年,刘永好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做汇报,汇报的主题是《私营企业有希望》。



在这一年,他还刘永好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促成了两年后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后来刘永好还成为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和最大的股东。



还记得当初刘永好几兄弟去银行贷款1000元都没人贷给他吗?现在他自己搞了一个银行,被人戏称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作为中国最早的首富,刘永好还是念念不忘当初错过互联网的遗憾,当初那些被他看不上眼的互联网企业,今天的影响力和市值都远超新希望。在看到了互联网的重要之后,他也算“亡羊补牢”,在几年前及时加大了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投入,果然在不久前起到了重要的效果。

 

在2020年初,非洲猪瘟猖獗,中国有30%-40%的猪都没了,但新希望的猪损失不到10%。这就是因为他们现在养猪的智能化程度比较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非洲猪瘟的感染率。

 

 

3、

危机不断,希望不断

 

创业40年来,刘永好经历了大风大浪,到今天,也是危机不断,希望不断。

 

目前刘永好的新希望最大的危机,就是地产板块的亏损又创新高。

 

新希望集团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地产业务,不过一直到2014年,才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是因为刘永好任命了自己的爱徒张明贵来打理。在张明贵的管理下,销售额从2015年的73.66亿元,连续5年高速增长,到2020年突破了1031亿元,一下子就排名到了中国地产行业的前40名。

 

可是这样有点“疯狂”的高增长背后,是危险的高负债,截至2020年末,其总负债金额已达到1113.9亿元,而今年,新希望地产负债金额也持续攀升……



2021年7月15日,新希望发布2021年中报业绩预告,公司预亏29.5亿元至34.5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31.64亿元,公司业绩预计同比下滑193.24%—209.04%。

 

要知道,新希望自从1998年上市以来,就没有亏损过,这是这家公司的第一次亏损。

 

这几年来,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了新希望的营收支柱。

 

可是在如今“房住不炒”的政策下,过去靠着“高负债”的激进手段获得高速发展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在不久前,刘永好写了一封给全体“新希望人的一封信”,他说:“复杂多变的大变局时代,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化过去对企业是锦上添花,而今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他已经从当初那个“只想着如何把产品卖给农民”的首富,变成了拥抱新技术、拥抱大变局的企业家了。

 

他还说:“坚持长期做正确的事、做利他利己的事、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漫漫岁月长河,坚持长期主义让40岁的新希望依旧充满青春活力,我相信,胜不骄、败不馁的长期主义战略定力也会帮助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周期,走向基业长青!”

 

长期主义,历来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们最缺乏的,这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大家都太弱小了,熬不过寒冷的冬天。只能够在“好时节”尽可能地争抢资源,只有短期的战术和没有长期的战略。

 

刘永好,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又到了不得不紧跟时代脚步,为大家做出榜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