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泡腾VCer(ID:ptvc2020),作者:小橘、佳肴,编辑:Janet,头图来自:Unsplash


2021年还剩4个月就结束了,这一年新消费场发生了巨变。


开始时,消费投资人个个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资本疯狂涌入,甚至到了“投资不可不谈消费”的地步。每个基金超过一半的投资人都在看消费,消费品牌水涨船高,不仅挖人成本变高,流量成本变高,就连产品定价也超出了同类型传统消费品的价格。


可现在,一级市场出现了N多个超百亿估值的超级独角兽,而在二级市场上,“样板企业”们的股价接连受挫,甚至较发行价腰斩。


几家欢喜几家愁,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新消费赛道。在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交替变革的关口,行业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人是否该回归理性?而对于正在奔赴IPO的新消费玩家们来说,如何摆脱“上市即巅峰”魔咒,也将成为必经考验。


今天,泡腾就来聊聊大家熟知的新消费品牌在2021年上半年收获的成果。


一、完美日记


二、奈雪的茶


15年成立,21年港交所上市,又是一个新消费品牌的上市神话。


奈雪的茶2021年半年报公布,总营收21亿,同比增长80%;经调整净利润4,820万。毛利率68.5%,净利率2.3%。其中公司最主要的费用是人员成本,占收入比重32%。


目前奈雪的茶门店数578家,公司预计到年底可以达到800家。而门店的经营利润率近20%。


从品牌来看,“奈雪的茶”实现营收20亿,占总营收比重94%;“台盖”营收0.8亿,占比3.6%;从产品来看,现制茶饮收入16亿,占总营收比重78%,烘焙产品收入近5亿,占比21%;从渠道看,店内收银占收入比重28%,小程序自提占比38%,外卖占比34%。


奈雪的茶代表了一众茶饮新品牌。奈雪、喜茶、茶颜悦色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一点点、coco等用奶精冲泡的奶茶。随后古茗、阿姨奶茶、蜜雪冰城、七分甜纷纷斩获融资。


从上市至今,奈雪的茶股价已跌去40%。近日,蜜雪冰城又爆出考虑最早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希望筹资2亿至5亿美元。蜜雪冰城会是下一个奈雪吗?


直营奶茶老板们面临着品牌内卷,地域扩张难的困境;而加盟奶茶品牌们又面临着供应商不可控、店面审美缺失的焦虑。近年来,从咖啡、奶茶再到火锅、拉面,线下消费迎来了资本的疯狂投资。看看惨遭退市的瑞幸,疯狂关店的呷脯呷脯;市值跌去40%的九毛九,不禁令人唏嘘:


线下业态真的是好标的吗?



三、泡泡玛特


年初市值近1500亿的泡泡玛特,成就了很多投资人,也成为了一部分投资人心中永远的痛。背景一般、经历平平无奇的创始人,谁能想到可以成为潮玩界的掌舵人,破圈到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2021年中报显示,泡泡玛特收入18亿,同比增长116%;净利润3.6亿,同比增长154%;毛利63%,净利近20%。其中销售费用4.2亿,占收入比重23%,对比20年,销售费用比重下降了5%。


从渠道来看,零售店2021年上半年收入6.8亿,同比增长116%。截至中报,零售店数215家,单店创收672万;线上渠道收入6.8亿,同比增长103%,主要归功于618活动以及京东、抖音、快手等多渠道的扩展。


截至中报,公司会员数达到1,142万人,半年购买2次以上产品的会员占比49%。复购率惊人。


从IP收入来看,自有IP收入占比达到51%,带来超过9亿的营收。Molly、Dimoo、SKULLPANDA更是抢占用户心智,近期出的几款形象让用户买买买停不下来。


很多媒体上半年报道,关于盲盒是风口还是智商税的问题。而泡泡玛特也时常被爆出产品疑似甲醛超标。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泡泡玛特死忠粉对IP的追逐。


作为潮玩第一股的泡泡玛特,让整个潮玩赛道重新散发生机。52toys、十二栋文化等IP拥有方陆续获得多轮融资。名创优品也在19年年底入局打造自有品牌“toptoy”,玩了一把市值管理。同时带火的还有线下渠道,酷乐潮玩、杂物社纷纷开发出了盲盒手办。后面盲盒的扩展场景一发不可收拾,文具、口红、旅游产品纷纷推出盲盒限定。


虽然泡泡玛特目前的市值跌去一半,作为潮玩消费品,公司迅速突破次元壁,满足Z世代对个性化、悦己减压和社交需求,未来的成长潜力巨大。下一步,就看各家出IP的速度和扩渠道的能力了,毕竟执行力是第一生产力。



四、良品铺子


15年前,良品铺子还是武汉广场对面的一家小店;15年后,这家小店已经遍地开花,并成为资本市场的“高端零食第一股”。


8月17日下午,良品铺子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增长19%。毛利率32%,净利率4.4%。其中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2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64%,近2,000万。


就在前一天,被外界视为“对手”的三只松鼠也发布了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营收微增0.2%,达到53亿。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为16亿元,同比减少14%。


新品类扩展上,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都将目光投到了儿童零食、代餐零食细分市场上。良品铺子的儿童零食“良品小食仙”上半年全渠道销售1.8亿元;明星产品“你好棒棒”系列全渠道销售5,748万元。“良品小食仙”自去年5月上线以来全渠道销售额超过4亿元。


截至6月底,良品铺子线下门店2,726家,覆盖22个省。同时,公司入局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流通渠道。上半年在非平台电商业务上实现营收近4亿。


随着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上市,休闲零食赛道持续获得资本关注。卤味、肉干、健康零食、儿童零食等细分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既要保持持续增长不掉队,又要被新品牌瓜分市场份额,毛利低的可怜的休闲零食该如何自保?



五、东鹏特饮


“年轻就要醒着拼,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一句广告词让很多年轻人都熟知了这个品牌。能量反馈堪比红牛,在红牛内斗期间,成功捡漏,并在21年5月成功上市。


中报显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入37亿,同比增长49%;净利润6.8亿,同比增长53%;毛利率近50%,净利率18%。销售费用的支出占收入比重22%。


从产品结构来看,能量饮料占比97%,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从区域来看,强势区域在广东,收入占比45%;而在全国市场的扩展上,公司在持续加大对华东、华中、西南等区域的小卖部、独立便利店、报刊亭以及服务区、加油站、连锁商超等渠道的拓展。希望可以带动除广东区域以外的销售。


作为能量类补给,东鹏特饮希望可以作为功能性刚需饮品,抢夺年轻用户心智。而作为熬夜党的年轻群体,因睡眠不足、精神萎靡、效率低下等问题,纷纷吃起了保健品,喝起了功能性饮料。作为千亿赛道的功能性产品领域,只靠一款能量饮料显然不够,公司需要挖掘更多的场景,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提升活力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VC在功能性产品赛道持续布局了Wonderlab、BuffX、薄荷健康等等;今年功能性产品更加细分,主打美容、内调、亚健康、改善胃肠道等等场景的产品层出不穷。东鹏特饮作为年轻人的补给站,如何扩充自己的产品线,收割冲动型用户,可以多多向新品牌学习。



六、味知香


疫情曾一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被迫关在家里,被迫自己做饭,让预制菜行业站上了风口。今年4月27日上市的“预制菜第一股” 味知香在过去3个多月时间里连收12个涨停板。


味知香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31.39%;净利润6,142万元,同比增长17.37%。毛利率26%,净利率17%。从财务结构上可以看出,公司的成本基本都在原材料上了。


目前公司产品,肉禽类、水产类及其他类(蔬菜类、礼盒类)收入同比增长34%、21%、78%。从渠道看,零售渠道营收2.26亿,但增速不快。而批发渠道营收1.2亿,同比增长66%。此外,味知香还开展线上销售业务。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人食、单身人士的增多,速食成为消费风口。懒宅馋的年轻人,做菜技能逐步缺失,倒逼外卖、即食类、和预制菜行业崛起。而餐饮的连锁化、标准化和快速扩张需求也需要预制菜供应商。因此一级市场预制菜赛道开始拥挤,2B,2C,2B2C模式涌现,各类大厨施展拳脚,只为年轻人做饭时想念他们的味道。做来做去,似乎2C的产品也就酱料出了几家公司,炸酱面料包、肉酱料登场,却比不过一个老干妈。而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肉制品龙头双汇发展等纷纷入局预制菜,市场竞争又加剧了。



七、贝泰妮


贝泰妮作为“药妆第一股”,一直受到资本的关注。可能大家对贝泰妮这个公司不太熟悉,但主打功效性护肤品牌的“薇诺娜”想必大家一定知道。


2021年上半年贝泰妮收入14亿,同比增长50%;净利润2.65亿,同比增长65%;毛利率77%,净利率18%。其中销售费用支出6.4亿,占收入比重46%。


从渠道来看,公司线上渠道占收入比重近80%,线下渠道基本通过经销代销的方式在运营。而产品方面,公司以护肤品销售为主,占收入比重90%,医疗器械占比9%,体量不大;彩妆有1.6%的比重。在报告期内,公司正在自建工厂,第一批投入金额近9,000万,整个建设期需要资金4.3亿,可见公司对上游供应链进一步优化的决心。


根据久谦整理的数据,薇诺娜618卖货3亿,领跑国产品牌,同比增长62%,主打爆款是清透防晒乳。


和彩妆品类不同,用户对护肤品的忠诚度和依赖度要高很多。尤其是在敏感肌修复领域,薇诺娜三年复购率35%,好过很多国货龙头了。市值近900亿,市盈率163倍的贝泰妮显然比逸仙电商日子好过很多。而华熙生物、朗姿股份等医美概念股,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主打功效性护肤品的细分市场,上美、悠可、巨子生物也在推进IPO进程中。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品牌们都会面临着获客成本变高,营销费比居高不下的困境。薇诺娜和其他的功效性护肤品牌,能否扩宽渠道,摆脱线上的依赖;持续开发适合用户的产品,不再单一爆款产品依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得不说,从中报表现来看,很多新消费品牌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都会不禁思考,新消费品牌到底该不该上市?上市本来是为了让企业做大做强,利用资金杠杆来提升自身壁垒、改造供应链、扩宽渠道、提高产品力。但如果上市会带来更多的内卷,倒不如坚持本真,维持现有的样子。


对于淘系品牌,应该尽可能扩充自己的渠道;对于线上起家的选手,在线上投放效率持续变低的时候,应尽快布局线下。而对于私域微商玩家,现在的流量机会,已经可以让你洗白自己了,快速去内容种草吧!


有时候做品牌,并不是为了终局上市,而是服务好你的用户,收获那一份值得和满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泡腾VCer(ID:ptvc2020),作者:小橘、佳肴,编辑:J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