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万中国人的“李嘉诚”梦


尼日利亚,最少有10万中国人,人人都想着在这块充满机遇的非洲大陆,成为“非洲李嘉诚”。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中国人来这里投资。最先吃螃蟹的人,来自中国南方一个书香世家——海宁查家。



1964年,一位叫做查济民的香港商人,在香港遇到了尼日利亚政府派出的招商团。当时的尼日利亚刚刚摆脱了英国殖民,独立建国没几年,正是百废待兴。招商团的人告诉查济民:他们有几十亿英镑的外汇,是世界第二大产棉国,尼日利亚的老百姓把布看得比钱还重要,有钱的话就屯布,一匹一匹,一大堆一大堆屯……

他一听到这个讯息,当即决定要去尼日利亚看一看。

这位查济民,在60年代就已经成为了香港纺织大王,拥有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大的印染厂。他出自名门望族,论起来金庸(查良镛)还要喊他一声堂哥。



查济民的尼日利亚之旅,成就了一段中非之间的传奇。

他陆陆续续在尼日利亚开办了18家工厂,包括非洲最大规模的纺织厂:占地76亩,纺织机2235台,招募员工6000多名,日产印染布600万码。这家工厂一直繁荣了20多年,这里不仅薪资高,待遇好,而且出粮准时,还有不错的上升渠道,当地人都以能够进入中国工厂工作为荣。

而查济民的身上,又多了一个“非洲纺织大王”的称号。

除了查济民,在尼日利亚还有三位成功的中国商人,他们在这里“深挖洞,广积粮”,数十年稳扎稳打,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被人合称为尼日利亚“华人四大家族”,分别是“纺织大王”查济民;董氏集团掌门人董瑞萼;“拖鞋大王”李关弟;华亨集团陈兆民。

有了这些前辈的开拓,为越来越多中国人来到尼日利亚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的国门开放促成了出国潮,许多被“四大家族”雇佣的中国员工,将他们的亲朋好友带到了尼日利亚。

80年代初尼日利亚的中国人只有5000人左右,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就暴增到了10万,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许多中国人在尼日利亚并没有合法签证,也有人说中国人已经达到了20万之多,是非洲第二大的华人群体。

尼日利亚中国人群体的迅速壮大,除了中国人对财富追逐的热情,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尼日利亚这个国家的崛起。



2、

从高峰到低谷

一个国家的弯路


尼日利亚,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是一个贫穷又落后的地方。的确,就在30年前,尼日利亚还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尼日利亚靠举债度日,欠了国外几百亿美元的外债,算下来每个尼日利亚人都欠了400美元。

但如今,尼日利亚已经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全球排名第25位。而且还拥有2.1亿人口、非洲最多的石油资源,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经济体,甚至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那么尼日利亚是怎样从极度的落后和贫困中崛起,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说来话长,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把尼日利亚61年的建国史简单扼要地梳理一遍。

1960年,在全球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下,尼日利亚获得了独立。巧的是,他们的建国日和我们一样,都是10月1日。

当时尼日利亚领导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人均GDP只有80美元,80%的国民靠农业为生,几乎没有工业基础,经济上严重依赖之前的殖民者英国,政治上虽然独立,但是经济上还没有获得独立的国家。

在这样的局面下,尼日利亚人接受了经济学家的建议,走上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道路。



“进口替代工业化”,简单来说,就是先通过扶持和政策保护来鼓励本国制造业,让本国的产品逐步替代以往依赖进口的商品,渐渐壮大国内基础制造业规模,使之脱离政府保护而具有独当一面的市场竞争和生存能力,最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第一步,就是建工厂,而建工厂的第一步,就是招商引资。尼日利亚的招商团走访了世界各地,向各国的商人们递去邀请函,最终在中国香港,他们找到了愿意去尼日利亚投资建厂的中国商人。

中国商人当时也是经过了多方的考虑。因为在尼日利亚“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政策下,对于外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甚至香港的纺织品一度还被禁止出口到尼日利亚。想要赚尼日利亚的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那里开工厂,不仅能够免去高额的关税,还可以享受各种政策优惠和补贴。

正因如此,华人“四大家族”纷纷来到尼日利亚开工厂、办公司,凭借着优惠政策站稳脚跟之后,投资范围拓展到了方方面面,成为尼日利亚工业化中最重要的外国资本之一。

不中国商人的投资也具有局限性,那就是几乎全部都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廉价制造业”,尼日利亚本国的消费是有限的,这些产品也只能销售到周边的非洲国家,工人工资难以提高,赚钱的速度有点慢。于是尼日利亚人开始对自己地下丰富的石油资源打起了主意。

1971年,尼日利亚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并收回了许多由外资控制的石油资源,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了石油产业。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尼日利亚靠卖石油着实发了一笔大财。到1974年,石油收入占尼日利亚GDP的41%,占国家出口总值的92.6%,这赚钱的速度显然比廉价制造业快多了。有了这笔钱后,尼日利亚开始大力投资基建建设,修路、建港口,过了几年快速发展的宽裕日子。

但是,过于依赖石油来赚钱,也给尼日利亚后来的经济崩溃埋下了隐患。

首先,石油工业带来的巨大财富,在分配上也出现了巨大的不公。除了投资到基建上的钱,大部分的钱都被少数人瓜分,并没有能够带动全体尼日利亚人摆脱贫困。

其次,由于石油赚钱太容易,导致政府居然忽略了农业,过去靠出口农产品赚钱的尼日利亚,如今竟然还要进口农产品。大批农民涌入城镇之后田园荒芜,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和投资几乎没有。

于是,当油价和石油产量同时下跌的时候,尼日利亚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崩塌了。过去制定的各种宏伟计划也因为没钱而无限期搁置,失业人口暴增,物价上涨,政府靠举债度日,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从高峰直接跳水到低谷。

此时正值千禧年交替,尼日利亚人,带着沉重的心情进入到了新世纪,几十年来独立富强的梦想,化作云烟。数亿人民嗷嗷待哺,那些曾经看好这里并在此建厂投资的中国商人,也举步维艰,萌生退意。尼日利亚,从“非洲巨人”变成了“非洲难民”。

这个时候,尼日利亚的“关键先生”又回来了。他带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来拯救他摇摇欲坠的祖国。

3、

尼日利亚的“关键先生”

在尼日利亚的历史上,没有人比奥巴桑乔更受到尊重。他就是这个国家的“关键先生”。



奥巴桑乔,1937年出生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尼日利亚。20岁参军,戎马半生,曾带领军队结束了内战,确保了尼日利亚的统一。军人出身的他曾经长期担任政府的二号人物,参与制定了各种内政外交政策。1976年尼日利亚发生军事政变,总统被杀,奥巴桑乔带领军队镇压了叛乱,并成为过渡政府的领导人。3年后他“还政于民”,将权力移交给了文人政府,自己则回到家乡开农场。

1999年,尼日利亚人将选票投给了奥巴桑乔,将他选为总统,希望他可以带领国家走出经济困境。

奥巴桑乔上台后制定了新的经济政策,他主要做了这几件事:反腐;引入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强调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尼日利亚的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从2003年到2014年,尼日利亚GDP年均增长率稳定在7%左右,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



尼日利亚有着丰富的资源,两亿的人口和青壮年人口红利,只要不走弯路,发展起来是必然的。

一个两亿人的市场和改善的投资环境,也再度吸引了中国商人前来投资办厂。

尼日利亚的工人并不是大家印象那样自由散漫,他们尽管学习能力差一点,但只要薪水合适,工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这一点来自中国温州的鞋厂老板章先生有着深切体会。

2004年尼日利亚政府发布了“禁止进口商品名单”,包括男式皮鞋在内的41种商品禁止进入尼日利亚市场。

外贸做不成了,章先生于是把厂子开到了尼日利亚。来了之后,他发现尼日利亚的工人不仅薪资低,只相当于中国工人的六分之一,而且干活认真,非常听话,非常珍惜工作机会。假如公司要开除一个工人,他会立马下跪求情。有一次因为一名当地工人有点“不听话”,要被开除,十几名工人一起向中国管理者下跪:“求求你不要开除他,他家里还有4个孩子”。这样的场景让章先生至今难忘。

2004年,在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拉各斯,建起了一座专门给中国商人做生意的“龙城”。共有250-300家中国商家在这里经营生意,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左右。



他们的生意,和尼日利亚这个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中国商人在这里也遇到了许多麻烦和问题,但愿意来这里淘金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扶持下,中国商人“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

在这个非洲最大的经济体,最具潜力的未来市场,10万中国人,正在追逐自己的“非洲李嘉诚”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