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本是怡人的时节,可一些人却出现了诸多不适:眼睛痒、流鼻涕、咳嗽、打喷嚏……



有不少人将这些症状当作感冒来医治。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也有可能是花粉过敏。

为什么秋季也会花粉过敏?防疫期间花粉过敏者如何防治?《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并采访专家,为大家解读。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科副主任  汪慧英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  关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城市林业研究室研究员  王成

秋季花粉致敏性更强

很多人认为花粉过敏只有春天会发作,其实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从7月底、8月初,一直到9月底、10月初都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

秋天的花粉过敏,时间更长,症状也更重。春季花粉过敏出现哮喘的概率大约只有5%。而夏秋季症状更重,可能有50%的病人会出现哮喘。

提到花粉过敏,就要提到过敏原,你认为下面哪种植物是引起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



大多数人认为花粉过敏,顾名思义是花引起的。事实上,花粉过敏的人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对鲜花过敏,而是对长得平平无奇的树、草产生的花粉过敏。

春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树木类花粉,而秋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杂草类花粉。所以正确答案是底下那两张看起来“不会开花”的树(C:柏树)以及杂草(D:葎草)的花粉。

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据花粉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大类。

风媒花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表面光滑、干燥、轻,可以飞得很高。

常见的风媒花有春季的树木,如白蜡、梧桐、柏树、桦树,和夏秋季的杂草,如蒿属植物、葎草等。

虽然相比春季花粉数量较少,但致敏性却更强,因此秋季更易花粉过敏。



虫媒花的花粉颗粒比较大,产量相对较少,经常粘成块,不容易被风散,也不可能吹得高。

虫媒花多为观赏花,因此虫媒花很难引起花粉过敏。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类、杂草类植物,才是引起人过敏的主要元凶。

研究:全球花粉季都延长 

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曾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使美国和加拿大的花粉季越来越长,花粉数量、花粉浓度也有所增加。



2012年,美国《科学》杂志曾发布的观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每年的开花时间提前5~6天。这意味着花粉会出现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

近些年,中国也出现这一趋势,随着花粉期提前、时间延长、花粉浓度增加,过敏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花粉过敏者的“苦日子”越来越长。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预报,大部分地区在今年8月初陆续进入始期,其中最早的藜科花粉起始日为8月2日,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花粉持续时间在56~58天之间,最短的为53天。



2021北京藜科花粉始期预报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制图)



2021北京夏秋季花粉结束期预报(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制图)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花粉过敏和感冒确实有症状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可以引起流鼻涕、打喷嚏、鼻子堵,但是有以下区别:



专家建议:花粉过敏一定要早期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出现,如过敏性鼻炎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过敏性哮喘、慢性鼻炎和鼻窦炎。需要避免过敏原,进行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

戴口罩也无法100%抵御花粉过敏

有些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戴了口罩仍会有过敏症状?

这是因为任何款式的口罩都无法100%拦截空气中所有花粉。花粉会随着空气进入室内,患者在室内取下口罩仍能吸入花粉。除了通过呼吸道吸入途径,花粉还可以通过面部、颈部、手部等皮肤接触引起过敏反应。



除了要忍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痛苦,花粉过敏者还要兼顾防疫,如果频繁揉眼、抠鼻,在疫情期间会进一步增加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风险,专家建议花粉过敏的人居家外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外出戴眼镜

有实验表明,与不戴眼镜的情况相比,进入眼睛的花粉量减少约40%,更有专门的防花粉眼镜能减少约65%的花粉量。

佩戴活性炭口罩

花粉过敏者应尽量佩戴有活性炭滤芯的口罩,这类口罩能有效吸附、过滤花粉,对过敏者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勤洗手

因花粉过敏者发作需要不停摘下口罩擦鼻涕或揉眼睛时,必须要反复洗手。双手每次触碰到口罩外层也要洗一次手。每次洗手花20~30秒的时间,手指缝处也要认真打肥皂,用流水冲洗干净。

关紧门窗


居家时关紧门窗,以防花粉飞入,同时避免将花粉带入卧室等生活空间。同时,不要在室外晾衣服,避免衣服、被单、床单等沾染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