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些正从全世界声讨中回过神来的西方媒体,开始寻找各种角度为美国“洗地”,有不少还用上了拿邻近阿富汗的中国来造谣的手法,其中最让人捧腹的一篇报道,甚至得出了“中国侵略过阿富汗”的神结论。
图源:“外交学者”网站
提出这个奇葩理论的,是“外交学者”网站的一篇名为《唐朝与阿富汗:帝国坟场》的文章。作者以唐王朝和突厥汗国边境战争史为背景,指出唐军曾攻打至今阿富汗境内,并在当地设立过地方政府机构。随后,作者又提到唐王朝后期因安史之乱导致国力衰弱,失去了对西亚地区的控制的历史。
上面这段历史许多史册上均有记载,那作者是怎么从这些史料里读出“中国侵略过阿富汗”这个结论的?这个结论靠不靠谱呢?那就得从唐代历史说起了。
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因常年战乱实力衰微,突厥汗国曾领兵十万在唐王朝边境劫掠,甚至一度深入山西太原等地。为了抵抗强敌、打通前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唐朝耗时30多年打败东西突厥,在今天的西亚和中亚等地设立了都护府,作为对唐朝边境商贸和军政事务的管理机关。
至于上文所谓“中国入侵阿富汗”,大致是用这么个逻辑得出的:
虽然唐朝当时是在和西突厥交战,但唐军曾在那时到过今天阿富汗境内,还在阿富汗现在的首都喀布尔北部一带建立修鲜都督府;再加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四舍五入,就约等于“中国侵略过阿富汗”。
显然,上面这个论证过程,既无视了唐军当时的作战对象是历史上的另一个政权,也完全抛开了西亚地区在过去1000年里的民族和领土归属变迁,仅仅套用了今天的阿富汗地理位置,再搬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就让中国“侵略”了一个在当时还不存在的国家。
要是按这么说,那广受中国网友喜爱的日本著名影星新垣结衣出生在冲绳,这里是明、清两朝的属国,这么看来,新垣结衣就是中国人了!
新垣结衣,图源:视觉中国
估计作者自己也清楚这套说法漏洞多得像马蜂窝,但联系“帝国坟场”的标题还有文中的许多表述看,这个作者似乎一方面想用“中国也在侵略阿富汗时翻车过”,给今天狼狈逃窜的美军找人来“陪绑”,另一方面则是暗示中国会为了国际影响力和商贸利益介入阿富汗,再炒一下“中国威胁论”这碟凉透了的冷饭。
不过,玩这种“影射史学”最基本的要义,是得确保自己类比的二者要足够相似,这样结论才能站得住。而“美军撤离阿富汗”和“唐军放弃西域”,显然没有作者想要的那种可比性。
一方面,阿富汗并非像作者说的那样是唐朝的“帝国坟场”,恰恰相反,唐军撤离当地是由于安史之乱后国力衰退,军队需要回防中原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和美国在中东战场耗资巨大,引起国内政治动荡的因果关系截然相反。
另一方面,唐朝在当地设立的都护府等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抵御外部侵略和保护通商要道,不仅没有干预当地各部族的地方自治和文化习俗,客观上还维护了当地的和平稳定,而不是像美军打着“民主自由”旗号闯进别人家门,为损人利己而来,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仓皇跑路告终。
搞不清这两个基本的区别就写嘲讽段子,那尴尬的可就是作者自己了。
无独有偶,8月15日,台湾一篇媒体文章也提到了“唐朝和阿富汗”这个话题,和上一篇作者的意思一样,台媒这篇文章也企图把中国塑造成“想对阿富汗趁虚而入”的形象。但和上文直接把唐朝等同于当今中国这种说法截然相反的是,这个台媒的作者则拼命要在阿富汗问题上,撇清唐朝和当今中国的关系。
图源:台媒
这个作者称,中国政府正在拼命试图把阿富汗说成是“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而国内看到有关唐朝进军西亚的文章,都是“中国政府默许”写出来甚至广为传播的,因为中国要把这段历史作为日后干涉阿富汗的借口。
可我们大陆网友应该很清楚,我们官方从来就没有“把阿富汗说成是中国历史领土”这种想法,搞不好连唐朝曾派兵抵达过西亚这段历史,很多普通网友还是刚刚才知道的。也就是说,这家台媒为了把中国说成“拿历史耍无赖”的形象,甚至不惜造了个谣。
要按台媒这么说,总部在美国的“外交学者”网站上一篇给中国找事的文章,岂不是也成了“中国政府利用的宣传材料”?
为什么这个台媒非要卖力地猛打自己树的靶子呢?作者在后文自己倒是交代了原因。从他的表述看,如果把“中国”这个概念和历史上某个朝代对应,那相比阿富汗,台湾这个在历史上长期归属于各朝的岛屿,岂不是更会被外人认为是“中国固有领土”?那自己还哪有搞“台独”的历史依据?
因此,哪怕中国从来没拿唐朝历史说事,哪怕台湾回归和阿富汗完全无关,这个台媒也要把水先搅浑,把中国“篡改历史霸占别人领土”的形象先造出来,给自己搞“台独”镀上“反抗强权侵略”的金边。
于是,滑稽的事情出现了。两家同样为了给中国挑事的媒体,不约而同地在阿富汗的问题上提到中国,然而一个却拼命在证明“中国侵略占领过阿富汗”,一个则拼命强调“占领和侵略阿富汗的唐朝,不能和中国混为一谈”。
两篇相隔7天刊发、本该把矛头对准中国的文章,不仅因为内容过于奇葩没发挥出战斗力,反而还没跳出战壕两边就先“打了一架”,这种给大家提供笑料的文章,笔者希望以后能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