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赵佳琪,原文标题:《海淀老师要去朝阳轮岗?北京“双减”新政扩容,学区房彻底凉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一次,教师轮岗要来真的,8月25日,北京公布轮岗的具体细则。这意味着,教师轮岗这一制度不再只停留在字面上,未来极大可能被真正落地。
而细则的出台,也似乎让“学区房崩塌”之说彻底被坐实。
当日,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新的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干部教师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为单位,比如以学期、学年为周期。同时,在绩效工资分配中,适当倾斜轮岗校长教师。
李奕表示,目前已有东城区、密云区两个试点区,下一步,全市将有计划地逐步扩大试点。在2021年年底之前,再启动六个区的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试点。
据悉,交流轮岗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主要包括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和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交流的主要形式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区完善学区(教育集团)改革,着力推进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过去的以单一学校、班级为孩子提供服务的供给方式,调整为学区集团的供给,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见到更多的老师。
二是远郊区全面推进交流轮岗,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甚至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老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该政策一经宣布便引来普遍关注,时代周报记者在多个平台发现,大多数网友对于教师轮岗能否均衡不同区域教育水平一事报以极高的关注度,有网友留言询问:“东西城、海淀的教师会去朝阳丰台昌平顺义等区轮岗吗?”
除了这一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外,教师轮岗还面临一些细则性问题,诸如,教学过程中换老师是否会引起孩子的不适应,顶尖学校的优秀教师按多大比例轮岗等。针对此,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北京市教委,截止发稿前未得到进一步回复。
对于上述一些问题,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表示熊丙奇,他表示,在跨区或跨学区的问题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跨学区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学区进行交流轮岗,而跨区域则涉及到了不同区之间教师的交流轮岗。”
他认为,目前主要是区域内交流轮岗,但能否严格执行还需观察。而跨区流动则需要强化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以及消除教师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的构建。熊丙奇说:“能先把区域内做起来已经不错了。”
在他看来,政策在具体推进时可能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如观念方面和制度方面。在观念方面,各地方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办名校”的教育政绩观。
据悉,《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然而,在不举办重点学校后,取而代之的是,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办“新优质校”“明星校”“未来校”,这其实就是变相的重点校。
熊丙奇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政府教育部门必须以均等化的思维,保障每所义务教育学校有一致的办学条件,在此基础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既保障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又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与此同时,在制度方面,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形成常态化机制,需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实行专业同行评价,这要求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他认为,对于教师交流轮岗,学生家长担心的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比如班主任被交流轮换了,会不会带来班级管理的变动,影响学生的学习?而教师担心的则是,学校领导会不会按关系亲疏来进行交流轮换?要消除家长和教师的顾虑,就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教育家办学,把教育教学自主权交给教师,从办好教育、学校出发,完善教师交流轮岗。
一旦教师轮岗制度真正落地,那么对于学区房的打击无异于毁灭性的,这意味着此前所说的“学区”概念将彻底失效。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政策对于房地产有两大方面的重要影响。
首先,学区房将面临打压,因为一旦师资均衡化,那么“在哪里读小学都一样,因为老师和同学都差不多”,所以刻意买学区房的意义则没有那么大了,进而使得学区房降温。
其次,各类房企在后续的宣传推广时,如果继续用名校、学区等概念,似乎行不通了,一旦师资开始逐渐均衡,那么以名校的噱头来推销房子,则意义不大。
而从市场层面来看,时代周报记者此前曾走访西城区德胜学区和海淀区中关村学区,海淀某中介人士表示,由于该政策出台时间短,且尚未落地,即便有影响也尚未显现;西城区月坛学区某中介人士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由于教师轮岗是一个长期效应,预计短期内在学区房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事实上,教师轮岗制度早已有之,且不独在北京展开。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要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014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意见更明确要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在北京之外的深圳,半个月前就喊出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表示将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江苏常州教育局也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常州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大专任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提升交流质量;5月,上海奉贤区率先启动教师轮岗制试点,“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满十年应纳入流动计划”被写入奉贤区教育局工作方案,后续其他区域试点也相应会被落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