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 “ 超级变变变 ” 环节,我最喜欢这个!

连在场外的无人机也在变变变,创意十足。

这两天杭州这边有台风,所以咱也不敢出去浪,好在奥运比赛比较给力,上来我们就夺得奥运首金。

杨倩的女子十米步枪最后一发逆袭;侯志慧在 49KG 级女子举重比赛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孙一文在女子重剑屡次被对手追平的情况下,加时赛 “ 一剑封喉 ” ;施廷懋和王涵女子双人十米跳水稳定发挥一举夺魁;李发彬在 61KG 级举重像玩儿一样搞 “金鸡独立”,拿下金牌;谌利军在 67KG 级举重抓举失利的情况下,挺举一举反超,看得我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只是,在观看比赛时,因为防控疫情的关系,现场缺少了观众爆发性的掌声和欢呼声,总感觉这届奥运会太冷清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疑问,日本为啥要申请举办奥运?
虽然说现在日本民众里绝大部分都不支持强行举办奥运,但 8 年前东京申奥成功时,日本可是激动的不得了。


可惜这次时运不济。
日本想要重复当年的神话,结果玩儿砸了。。。

像 2020 东京奥运会的两个吉祥物,就是以机器人为原型打造的。

左边这个是主奥运会的吉祥物,叫 MIRAITOWA ,是日语 “mirai” 和 “towa” 的结合,意味着 “ 未来 ” 和 “ 永恒 ” 。
而右边的则是残奥会的吉祥物,叫 SOMEITY ,代表着无所不能。
日本专门以这两个吉祥物为原型,打造了一款迎宾机器人。


原本规划中,这两款机器人责任重大,譬如要跟每个运动员互动,充当普通人和运动员虚拟互动的媒介、传递火炬之类的。。。
但是实际开幕后,这个机器人就只能跳固定的舞姿,别的动作只能跟着幕后的小哥挥舞。。。


日本还为田径赛场打造了一批运输机器人。
在计划中,它能够跟随在工作人员后走,也能自己规划最佳路径,规避障碍物,并且把运动员抛掷的投掷物回收回来。

记得我看田径比赛的时候,总有万一标枪 / 铅球砸到人该怎么办的迷思。
而且这种事儿还真的发生过。。。

也不知道憨憨的小运输机能不能避开这些危险,希望它们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吧。
除了机器人,在奥运村里也有丰田自动驾驶的车辆在园区行驶,秀了一把日本在无人驾驶上的造诣。


而现在对国内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毕竟我们百度、华为的无人驾驶都开始在开放道路上运行了。。
想当年, 1964 东京奥运会是第一个向世界各地转播大会实况的奥运会,当时还算创了一个壮举。

时隔半个多世纪,今年东京奥运会的直播画面上更将增加不少新花样。


而现在,人们在看比赛时已经不拘泥于电视,手机、平板也将成为观看主力。
好在 5G 技术日益成熟,可以承载更高清的视频,更小的时延,所以在科技的帮助下,今年在手机、平板上,转播画面将比以往更上一个台阶。
在国内,如果说要推荐一个看东京奥运会的APP 来看直播,我会比较推荐咪咕视频。


所有赛事清清楚楚的摆在大家面前,不管是大众喜欢的热门项目,还是年轻人喜欢的攀岩、滑板、冲浪等小众项目,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观看,也可以预约当天感兴趣的赛事。

除了这些基操,咪咕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还放开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功能。
你不仅可以通过电视上的中国移动魔百和看比赛,同时也支持把咪咕视频上的手机画面投到电视上,要是家里有4K电视,这观赛体验不要太爽!


那些写着 “ 原声 ” 的直播流还可以把赛场上的教练和运动员的声音直接传递过来。世超在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时,就听到了场上轮流放起了《小苹果》《卡路里》的BGM。 如果你想要同时看不同项目的比赛直播,也可以去 “ 我的 ”-“ 个人服务 ”-“ 多屏同看 ” 里,选择不同频道下的直播,跆拳道、击剑、游泳全不误,最多支持 4 路直播。


屏幕横过来,视频可以随意拖拽,我一般会选择感兴趣的拖到主镜头上。

咪咕在不久之后还会开放HDR Vivid 功能,能让大家观看比赛时享受到全面提升画面质感,观看体验更舒适,“还原真实,让所见成真”。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赛事,咪咕专门打造了“豪华嘉宾天团”给大家做现场讲解,有宋世雄、韩乔生、蔡猛、黄健翔等。。。


也不知道韩乔生这次会不会有新的金句加到《 韩乔生语录 》里呢,期待的搓手手。。。

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我还发现咪咕视频开放的 “ 云包厢 ” 的功能。
在直播的 “ 详情 ” 里如果出现了 “ 邀请朋友一起看 ” 的选项,就代表这场赛事支持云包厢。


叫上三五个好友一起观看比赛,就像单独包了个场子看比赛一样,这样看到激动时刻大家能一起 high ,比自己独自一人时爽多了~

听说中国有望夺冠或者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赛事里,这个功能都会开放。
截止到今晚,我们的奥运健儿们已经夺得了 6 金 1 银 4 铜的好成绩。

实际上,大部分运动员的黄金巅峰时期只有几年时间,他们的青春与汗水不应该被埋没,他们能为国争光的机会也不应该被抹杀。

相信国家早就做好备案,让每个运动员都打好疫苗,并做好了疫情防备工作。
尽管新冠疫情让人们无法现场去感受赛事,但好在我们的科技已经足够发达。

最后说一下,还要请大家理性观看比赛,夺冠固然重要,但没有夺冠成功的运动员也是我们的骄傲,键盘侠什么的赶紧退去。
没有人一定会成功,接受失败并勇于向下次发起冲锋就是好样的。

就像新华社说的,疫情改变了太多东西,有的人的国外教练只能远程提供服务,到了赛场上还要注意个人疫情防护,不能给队友带去危险。。。运动员们都太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