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中海的中国风


马耳他,很少有中国人听过这个国家。即使是在欧洲,它也属于袖珍小国。国土面积还没有北京海淀区大,人口不过50万,由两个岛屿组成,四面环海,漂浮在地中海的中心,被称为“地中海心脏”。



在历史上,马耳他长期被外族入侵。古希腊人、腓尼基人、古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法国人、英国人在这里来来往往,你争我夺,将马耳他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至今你还可以看到马耳他岛四周筑起的坚硬的城墙和防御工事。



长期的民族融合,使得马耳他人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强大的包容度和接受度。

从70年代马耳他和中国建交开始,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文化,马耳他几乎照单全收。

整个马耳他全国只有两家综合性医院,却有两家中医中心,以及一个独立中医科室。针灸,已经成为马耳他人习以为常的理疗方式。



地中海中医中心

马耳他还有一座占地8000平米的中国园林,名叫“静园”。1996年由中国无偿捐赠,苏州园林设计园设计。对于马耳他来说,这个园林绝对是大工程。园内建有方亭、六角亭、轩、水榭、曲廊、喷泉、水池……是一座典型的苏州园林,园内还有各种介绍中国文化的景点,建成以来,游客络绎不绝,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静园

除了这座园林,在马耳他的中医中心的后院,还有一座小型的中国园林——和园,里面也有亭台水榭,和一尊华佗的雕像。



2003年,马耳他的一座6层的建筑被改建为“中国文化中心”。设有中国图书馆、汉语班、中餐烹饪班、太极拳班,潜移默化地在马耳他推广中国文化。

要说到马耳他人对中国最感激的一个工程,就要属1975年开始动工的“中国船坞”了。1975年,800多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到马耳他,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花了5年时间,帮助马耳他兴建起了一座30万吨级,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干船坞。



马耳他报纸对“中国船坞”的报道


这个工程对于岛国马耳他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还为此牺牲了两名烈士。1979年,工程师徐会仲在工作中不幸被掉下的起重机螺母击中,以身殉职。同年,工程的副总指挥谷岩昭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他们安葬在了马耳他,每年都会有许多当地人在他们的墓碑前献花悼念。



正是有了官方多年的深厚友谊作为基础,马耳他人对于中国并不陌生,以至于等到中国商人来到这里,他们发现,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

地中海的财富宝藏,正等待着他们前来挖掘。

2、

袖珍小国的中餐大生意

1993年,来自中国温州的许氏夫妇,在欧洲辗转多年之后,选择了马耳他作为他们再次创业的地点。

温州是中国最爱移民的城市之一。100多年前有温州人机缘巧合来到欧洲售卖工艺品,衣锦还乡之后,带动了整个地区的欧洲淘金浪潮。

最早一波的温州人,想要前往欧洲一般走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取道当时的苏联,穿越土耳其海峡,到达南斯拉夫,再翻越阿尔卑斯山到达意大利。第二条是走海路,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亚丁湾,穿越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最后也在意大利登陆。第三条是从乌克兰到波兰或者斯洛伐克,再到奥地利。只要到了奥地利,离法国或者意大利就不远了。



当时的意大利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从一个农业国家跃升为先进的工业国家,非常需要廉价的青壮劳力,所以对于中国来的非法移民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有时还会给那些有稳定收入的中国移民合法身份,中国人把这种机会叫做“大赦”。

一次“大赦”,不仅仅可以让当地的中国人获得身份,还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个合法身份还将带来更多的中国移民。

许氏夫妇就是在亲戚的帮助下来到了欧洲,经过了几年的打拼有了原始积累,他们环顾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地中海岛国马耳他,却还是一块未开发的商业宝地。

来到马耳他之后,他们选择了在莫斯塔市的圆顶大教堂附近租下一间门面,开了一家中餐点心加工厂。店铺虽小,但名字却很大气——大同公司。取意“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



这个商业决定充满了智慧。

莫斯塔市的圆顶大教堂,是欧洲最大的圆顶教堂,更是信仰天主教的马耳他周末人气最旺的地方。之所以选择开加工厂而不是餐馆,是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毕竟一开始只有夫妇两人,也不用租很大的店面。

许太太

大同公司卖得最好的两样产品,是春卷和云吞。许氏夫妇还入乡随俗,根据马耳他人的口味,生产了更多的素馅的春卷、云吞,售价低廉,产品美味,很快就在马耳他打开了市场。再加上整个马耳他只有这一家点心加工厂,基本上没有竞争。在生意好的时候,基本上刚把产品放进冰箱,就被顾客们选购一空。

生意稳定之后,许氏夫妇还雇佣了4名马耳他女孩,手把手教她们包春卷、云吞,自己就专心负责采购和销售。



走进这家大同公司,你会看到四名马耳他女孩熟练地制作着中国点心,从她们手里出来的产品,有模有样,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马耳他,还有许多像许氏夫妇这样,靠着中餐掘到了财富宝藏的中国人。

马耳他人爱中餐,炸春卷、炒饭、柠檬鸡、炒面、咕咾肉、宫保鸡丁 都是这里受到欢迎的菜肴。



小小的马耳他,目前已经有40多家中餐厅,其中有10家还颇具规模。菜系更是丰富,有粤菜、川菜、东北菜和上海菜,不仅受到本地人的喜爱,有几家还成为了马耳他旅游打卡的网红餐厅。



马耳他的网红中餐厅

3、

地中海对中国人最友好的国家


马耳他除了给一些中国人创业的机会,这些年还成为了吸引中国财富的新目的地。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马耳他早已不是刚刚建国时那个破旧不堪的小岛。靠着旅游业和离岸金融业,马耳他如今已经是人均GDP3万美元的欧洲富裕国家。



前些年这个国家出台了一项购买国债就能拿到绿卡的政策,大约购买25万欧元的国债,持有5年即可。一时间在中国的移民市场卖得很火,吸引了许多中国申请者。

当欧盟的传统移民国家,像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提高投资移民门槛的时候,马耳他却成了许多中国人想要拿欧盟绿卡的另一个渠道。

如今生活在马耳他的华人大约在2000人左右,他们大多都是30岁到45岁的新移民,受过高等教育,条件也在中产以上。由于马耳他没有唐人街,所以华人们没有聚集在一起,平时的交流也不多。

但是一场疫情改变了这种状况,疫情发生后,华人微信群里大家每日分享着最新资讯,互报平安。

比较敏感的华人,会担心有无排华事件发生,但这种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相反,许多马耳他人还主动向中国人表达关心。作为地中海地区对中国人最友好的国家,马耳他和中国这么多年的友谊,在患难中还是得到验证的。

刚开始许多华人有想过回国避一避,但一来大部分航班已经取消,二来马耳他及时封国,疫情并没有失控,于是回国的打算就此作罢。

马耳他的未来,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国人前去投资、定居,华人在“地中海心脏”,也将会谱写更多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