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婚姻制度以及一夫一妻制的普及,“出轨”才被作为一个正式议题摆上了桌面,或者说,仅就人类演化史而言,这也是一个很晚近的伦理话题。从生物学繁殖利益角度来看,交配本身可以看作是雄性将基因最大化传播的行为:针对同一个配偶会形成对精子的浪费——这在很多动物身上得到了验证。换言之,动物界一夫一妻制实属罕见,大多数均为“柯立芝效应”的奉行者。
于是,人类仅仅依靠个体内心的“道德律”来维系婚姻生活似乎远远不够:劈腿真的是某种天性吗?随后我们又发现,催产素水平和成人浪漫的依恋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催产素有助于伴侣保持忠诚度,远离其他异性的诱惑。甚至我们还发明了催产素鼻腔喷雾剂,只要喷一喷,伴侣就乖乖地守在你身边,打死也不乱搞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Mark Chu,头图来自:《完美陌生人》剧照
当我还是个青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应对未来配偶出轨的做法:离婚。没有别的选项。然而,随着我年岁的增长,我有了家庭,也见识了更多,我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远比我想的复杂。
当然,关于这个话题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我要做的就是简要回顾,然后重点讨论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身体出轨。
但首先,出轨有多普遍呢?
要找出具体的数据并不容易,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公开承认出轨。总体看来,研究表明,这个数字在美国为20%~25%;也就是说,4到5人中,就有1人会与除了配偶以外的人发生至少一次性关系。
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的马克博士(Dr. Mark)和她的同事表示,在美国,不忠是导致离婚最司空见惯的原因。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贝齐格博士(Dr. Betzig)也表明不忠在其他至少160个国家也是导致离婚的首要原因。也许这可以说明太多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而他们的配偶对此很恼火。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临床心理学家阿特金斯博士(Dr. Atkins)和同事对一个基于近4000人的全国调查大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让我们把这些研究发现分解为不同的类型。
人口统计学因素
男性vs.女性
是的,根据这项研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身体出轨。
但更有意思的是,出轨的概率在各年龄段存在差异:在调查期间,处于55~65年龄段的男性最可能报告出轨行为(大约15%)。是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的男性通常会感到厌倦?或者因为“同辈效应”,也就是说这些男性受访者是在一种“鼓励”不忠的特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研究人员推断不忠就是因为同辈效应。
女性出轨的概率低得多(大约4%~5%),而处于40~45年龄段的女性更可能报告出轨行为。同样地,这并不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想出轨;这可能是这个特定年龄段所经历的文化在起作用,我们并不了解真实原因。
然而,该研究以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芬彻姆博士(Dr. Fincham)及其同事都指出,男女之间的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当代女性代表着至关重要的劳动力,这意味着她们有了更多的财力、独立性和出轨的机会。
教育程度
拥有研究生学历并有婚史的受调查者比起只有高中以下学历的受调查者,其出轨(或再次出轨)的概率为后者的1.75倍。研究并未充分说明可能的原因,我猜想是因为这些人更可能有地位和机会吧。
宗教信仰
定期去教堂和对婚姻高度满意(报告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出轨可能性较小。不过那些定期去教堂但是报告自己的婚姻满意度为“还挺幸福”或者“不太幸福”的人,他们的宗教行为与较低出轨率无关。
根据别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很多虔诚的教徒肯定喜欢这项2007年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把《圣经》奉为上帝语言的人,出轨的可能性小得多。然而,另一方面,2019年伊朗研究人员和马克博士的研究并未发现这种关联。
我认为可能解释这个巨大差距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去教堂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
一些人真的内化了宗教教义的价值观,而另一些人去教堂可能仅仅是因为教堂是与人交流和获得食物的去处,但是研究调查可能很难了解到这一点。仅是我的猜测罢了。
婚史
没错,离异过的人出轨的可能性几乎是那些没离过婚的人的两倍。
收入/就业状况
这项研究把收入和就业状况放在一起作为出轨机会的指标。拿收入来说,在年收入大于或等于30000美元的人中(差不多是现在的45755美元),挣得越多,出轨的概率越大。
而对于年收入低于30000美元的人来说,则没有这种关联性。
这说明收入越高,人们可能有越高的地位和更多旅行或者结识陌生人的机会。同样,研究人员没有调查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的人(差不多是现在的114386美元);他们认为对有超高收入的人来说,这种关联性可能更强。
研究人员把就业状况分为4类:受调查者及配偶都有工作,受调查者及配偶都没工作,受调查者有工作但其配偶没有,受调查者没工作但其配偶有。
“受调查者有工作但其配偶没有”组合最容易出轨——大概是因为这意味着最大的权力差异吧。“受调查者及配偶都没工作”组合最不易出轨,可能他们没有这个时间、精力或机会吧。
初婚年龄
初婚年龄越早,越可能出轨。16岁(我的天)就结婚的人,其出轨概率几乎是23岁才结婚的人的4倍。这也不意外:总的来说,青少年更可能是冲动的,不成熟的,缺乏经验的。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也蠢得不行,无法想象如果我16岁就结婚,会发生什么。
亲密关系
对关系的满意度
人们会认为只有婚姻不幸福的人才会出去找别人,但是研究人员梳理了前人的研究,发现一些研究并未显示出这种关联性。然而一些研究的确表明低质量的婚姻,如低满意度和低频率性生活,都是重要的出轨预兆。此项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弄清楚,在所研究的样本里,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是否与出轨有关联。
他们确实发现了这一关联:数据分析表明,与那些报告自己在关系中“非常幸福”的人相比,那些报告自己“还挺幸福”的人出轨概率几乎是其2倍,而报告自己“不太幸福”的人,其出轨概率则是4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一步表示,低婚姻满意度可能既是不忠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注:这绝不是出轨的理由(“我出轨是因为我在婚姻里不幸福!”);首先,这段不幸福的关系可能是自己的错。
责任感
就关系满意度而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杜利格塔斯博士(Dr. Drigotas)及其同事表示,对关系的责任感是更高满意度的一个关键,预示着更低的出轨概率。有较强责任感的人有更强的依恋和意愿来继续关系。
此外,结婚前同居的人更容易出轨。我认为 “责任感”可以解释:同居的逻辑就是“让我们试试,看是否奏效”,这也就暗示着缺乏责任感。
因此,看来要想一段关系幸福美满,双方都必须要有责任感。
除了阿特金斯博士和他同事回顾的以上因素外,芬彻姆博士他同事也总结了一些别的因素。
相似性
我已经简单指出过,根据研究,“异向相吸”对长期关系并不起作用。有趣的是,根据威斯康星大学拉克罗司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LaCrosse)经济学家布鲁克斯和摩纳哥博士(Drs. Brooks and Monaco)的说法,有着共同宗教信仰和更高教育水平的夫妇出轨概率更低。总的来说,这两个因素是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很难和有着不同核心价值观的人共处。
个性/个体
神经质
神经质的人(即情绪不稳定,容易有消极情绪,比如愤怒,焦虑,抑郁)更容易出轨。正如你所见,神经质的人不开心。
依恋类型
非安全型依恋类型与更高的出轨概率相关,但是这项研究并未说明具体类型。幸运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们发现焦虑型依恋的人更容易出轨。
依恋类型是个很大的话题,无法在此处详细解释,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细节。基本上,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关系总是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一直担心自己不够好,会被抛弃;他们过于依赖自己的伴侣。听着有点奇怪和背离直觉对吧?如果你害怕被抛弃,为什么还要找别人?
行为问题
吸毒或酗酒和出轨成正相关;越吸毒,越容易出轨。
对性的态度
没错,那些可以“将性和爱分开”的人,那些觉得性不是什么大事的人更容易出轨。
原生家庭
一个人的父母也会对其有影响。那些自己父母就出轨的人,其出轨概率是父母未出轨的人的两倍。可以理解为“小猴有样学样”,但是其中原因可能要复杂得多。
网络
互联网是另一个新世界,不是吗?这项研究表明20%~33%的人利用网络满足性需要,其中65%的人会发生关系。更糟的是,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不做保护措施。这会导致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传播,给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潜在应用
好的,看到这,你们有的人可能会感到紧张了:天呐,我的伴侣符合诸多以上条件,我们注定完了?
阿特金斯博士建议不要因为这项研究的性质而慌张,这项研究和其他所有研究一样,是相关性研究。也就是说,他们只研究关联性,不研究因果性。
如果我们在大型实验室里聚集一群已婚人士,任意把人分为两组:“有机会出轨组”,即有众多潜在出轨对象的人群,和“无机会出轨组”,即无潜在出轨对象的人群(可能年龄很大的人?),然后看3年后会发生什么,那时我们可能就能判断机会因素是否是出轨原因了。这听起来很有趣,但我们没法那样做。
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在解读这些发现的时候要谨慎。
然而,这些发现仍然提供了一些建议。首先,因为伴侣一方有工作,一方无工作的组合最容易出现不忠情况,......所以只有一方有工作的伴侣可能要尤其注意如何维持婚姻中权力和控制的公平感,如何一起和其他个人和夫妻交往。
他们也建议夫妻双方持续在关系上下功夫,争取达到高标准的“非常幸福”和高满意度。
最后,这些是我的解读。我认为不忠是个复杂的问题,有时不一定全是出轨那方的错,但是后果是非常有破坏力的。在很多案例里,不只是离婚就完了,伤害可能深得多,持续时间长得多。一般而言,为了防止心碎,责任感是关键,正如杜利格塔斯博士的研究所说的那样。这有点像选择职业:你不会每次遇到问题就跳槽。
为了能忠于对方,共同的目标是重要组成。我曾在某处读到“爱不仅仅是看向彼此,也是一起看向同一个远方”或者类似的话。
另一方面,一些不忠行为源于更深更棘手的潜在问题,比如,成瘾,心理健康问题或者虐待。在和解前,这些问题必须先得到解决,也许这样的人需要多一些的同情和理解。
原文/psiloveyou.xyz/sexual-infidelity-what-are-the-predictors-according-to-research-68e17ed52a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Mark Chu,翻译:Leeway,校对:Yord,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Leeway在利维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