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的近十年时间里,三元锂电池凭借着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已经逐步占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只不过它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缺陷却造成了不少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2020年国内有过报道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就多达61起。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车型自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出现了安全问题。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不起火、不爆炸”就成为了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宣传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热门话题。其中就包括了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东风岚图的动力电池,以及长城汽车最新发布的“大禹电池”。
按理来说,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它们承载的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保证车辆的质量安全本应该是车企的义务与责任。而将动力电池最基本的“不起火、不爆炸”作为炫耀的宣传点,感觉就像是车企在对外宣称:“我们的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既不会起火,也不会爆炸”。这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有些滑稽可笑了。
强制标准只是及格线
所谓的“不起火、不爆炸”其实是缘起于工信部在今年实施的强制国家标准。在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有一条强制性的明文规定,它要求电池单体在发生热失控之后,电池系统在五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以此为乘员预留出能够安全逃生的时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小雷对工信部颁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是非常赞同的,因为目前多数因为自燃造成伤亡的事故都是因为火势迅速蔓延,电池系统没能及时给乘员留下逃生时间所造成的。
以发生在江苏省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为例。2016年,江苏的一位老人开着老年代步电动车去接孙子放学,结果车辆行驶在半路上突然冒烟。老人在第一时间想要把孙子从车内拉出来,结果因为故障问题打不开车门。然而,火势在此时迅速蔓延,孩子从此再也没能从车里走出来。
如果当时的老年代步车也能搭载一套先进的动力电池系统,它能够在单体电池热失控的第一时间给乘员提示,并且为乘员赢来宝贵的五分钟逃生时间,那么相信很多因为动力电池自燃带来的伤亡都能够避免,而几年前江苏的那个孩子也能快乐地成长起来。因为在一般的汽车自燃事故中,5分钟的逃生时间已经足够了。
小雷虽然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提出的“五分钟不起火、不爆炸”这一强制标准表示赞同,但是却并不赞同车企过度吹捧宣传它们的动力电池符合这一强制标准,因为“不起火、不爆炸”既然是强制标准,那么它就最多只能算是动力电池安全的及格线。
要知道,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是每个生产厂家的基本要求,所以“不起火、不爆炸”不应该成为车企以及动力电池厂商炫耀的资本。相比起突破这条及格线,车企对产品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如何根治造成动力电池起火、爆炸的单体电池热失控。
亡羊补牢根治不了自燃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汽车动力电池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另外一种就是三元锂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在电池安全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事实上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导致的汽车确实也是相当少见,所以小雷认为工信部颁布“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的强制标准更多是在针对市场保有量更大,并且安全性相对不高的三元锂电池而制定的。
从目前来看,所谓的“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也只是在三元锂电池安全问题还没解决之前的权宜之计。什么时候能将5分钟这个前置条件去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才能够得以根治。
然而,在小雷看来,虽然目前各大采用三元锂电池,并且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的电池厂商的宣传话术花样百出,但是它们实际上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它们采取的大多都是“亡羊补牢”的被动策略。
无论是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东风岚图的动力电池,还是长城的“大禹电池”,它们都是选择在动力电池内部安插用于监控动力电池内部情况的“哨兵”,以及在哨兵发现紧急情况之后用于灭火的“消防员”,并没有根治动力电池自燃的根源——单体电池。
总结
不可否认,三元锂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的安全性在经过了十数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汽车承载的是人们的生命,安全更是不可儿戏,所以小雷认为安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在小雷看来,《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作为国家颁布的一项强制标准,它真的只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的及格线,车企们应该以达不到这条及格线为耻,而不应该以突破了这条及格线为荣。毕竟小雷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优等生会因为考试及格而感到自豪的。
如果车企或者动力电池供应商真想要凭实力赢得消费者的尊重,那么请你拿出解决三元锂电池电芯自燃的可行性方案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