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ID:sciencenet-cas),作者:袁小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两天,“如何看待清华大学2021年授予3168人博士学位、5650人硕士学位?”登上知乎热榜。


与此同时,一则“清华一年博士毕业生数量相当于美国10所顶尖高校的总和”的传言也引来众多网友热议。


清华大学“以一抵十”是否为真?相较美国,中国的博士生数量真的过多吗?科学网对此进行了求证。


一、清华一年毕业博士数量,真的相当于美国十大名校总和?


清华大学官网6月26日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21年该校共授予3168人博士学位、5650人硕士学位。


这就是上述传言提及的清华一年毕业博士数量:3168人。需要说明的是,这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毕业博士生822名。


传言中的美国10所名校毕业的博士生有多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网站提供了2019年该国博士学位授予数排名前50位机构情况统计表。加州理工学院以打造“小而精”的精英大学而著称,其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不在前50位。科学网整理了其他9所名校的相关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美国十所名校博士学位授予了至少5307人。考虑到美国博士生数量历年增长的趋势,到2021年,这一数据应该更高。显然,关于清华大学“以一抵十”的传言过于夸张。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NSF网站提供的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不包括法学博士(Juris Doctor)和医学博士(Medicine Doctor)学位获得者。


二、清华2021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幅变大,原因何在?


科学网注意到,2021年清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的确增加不少。从该校近5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情况来看,2021年较2020年增加了1000余人,而此前4年均保持在年均2200人左右。


清华大学近五年的硕、博士学位授予数量<br>
清华大学近五年的硕、博士学位授予数量


为何2021年突然出现较大增幅?


据了解,清华大学于2016年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教研系列教师均可招收指导博士生。这项政策推动了一批年轻的助理教授走上博士生导师岗位。


经查阅《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学习年限相关规定,经普通招考录取的普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含硕士生阶段)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至五年。


也就是说,2016年实行改革后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生大多数将在今年毕业。这或许是今年清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出现较大增幅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据《清华大学202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一文披露,经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20年8月13日、10月15日、2021年1月7日、4月14日、6月24日共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3168人博士学位,授予5650人硕士学位。


由此可以看出,2021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涵盖了5次学位审议,而查阅清华大学最近4年的毕业情况可以发现,每年只包括4次学位审议工作。也就是说,此次授予学位的人数中多出了2020年8月13日审议的这一批。


此外,受去年新冠疫情影响,不少博士生选择延毕也是造成今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从知乎网友的回答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三、中国博士生数量多吗?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博士授予学位人数的确远高于“美国十所名校”其中任一所。由此,一些网友表示,我国博士生培养数量太多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NSF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共有55703人获得博士学位。近10年来,美国博士学位授予人数统计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获美国博士学位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9~2019美国博士学位授予人数<br>
2009~2019美国博士学位授予人数


对比同一时间段,中国博士生毕业生情况如下图所示。从数量上看,中美两国差别并不大。


而这也正是问题所在。在美国总人口3.28亿与中国近14亿的人口总数巨大悬殊对比下,中国博士学历人口数量显然太低。


2009~2019年中国博士生毕业生数量统计(数据来源: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br>
2009~2019年中国博士生毕业生数量统计(数据来源: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被授予博士学位者约88.03万人,博士毕业生占人口总数比不足万分之七,而美国的这一比例约为2%。暂且不论博士培养质量情况,仅从培养博士数量而言,可以看出,中国的博士数量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


数据来源:经合组织教育概览 2019
数据来源:经合组织教育概览 2019


资料来源:

1. https://www.tsinghua.edu.cn/xxgk/tjzl.htm

2. https://ncses.nsf.gov/pubs/nsf213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ID:sciencenet-cas),作者:袁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