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10岁的时候又在干什么?
多半都是天真无邪、快乐的小学生吧,每天放学回家估计还惦记着看动画片呢。
而有一个孩子,她4岁的时候就认识千余字,9岁就首次参加了高考,10岁竟然就考上了大学!

这个小神童名叫张易文,她的事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别的孩子上小学的年纪就考上了大学,让很多网友惊呼“天才”。
不过几年过去了,张易文也毕业了,当年那个震惊全国的小神童如今又怎么样了呢?
有报道称,曾经侃侃而谈的小神童张易文13岁大学毕业后变得沉默寡言,没有走向社会也没有继续在学业上深造而是成了“家里蹲”。
她在父亲开办的私塾学堂里当助教老师,每月到手月薪仅在1000元左右。

这个结果,着实有点让人大跌眼镜。
曾经的天才孩子,怎么就这样了呢?

年少成名的“快进人生”真的好吗?
张易文出生于2007年,从小就从未接受过义务教育,而是就读于父亲开设的私塾。

张易文的父母都是老师,2013年,她父母开办了私塾学校,在这里学习的孩子4岁就能识千字,10岁就已经在学初中的课程了。
在这里,没有年级,只有小班、中班、大班,对应着小学、初中、高中,他们还宣称“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15岁考大学”。

而从小跟着父母念私塾的张易文也成为了父母这种教育模式下最成功的一个“实验成果”。
不过张易文这个小神童首战高考却失利了。
她3岁就开始面临大量功课,4岁就识千字, 9岁第一次参加了高考,可没想到的是,750分的总分她才考了172分,很多人都很失望,“神童才考这点分?”
张易文的父亲却并不在意,他解释说,“当时只是粗粗看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几乎没有学。”
随后,因为这次高考成绩不理想,张易文的父亲将她送去高考复读机构,为来年高考做准备。
张易文在这里学习了4个月,成绩确实提高了不少。
后来张易文参加了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她这一次考出来352分,被该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为大学专科三年制。

10岁考上了大学,张易文就此“闻名”。
然而,给孩子按了“加速键”,最终考上了大专,是否值得呢?
如果按照其他孩子那样按部就班的学习,张易文是否更有可能上更好的学校,拥有更好的未来呢?

而且因为孩子年龄太小,学校和专业都是张易文父亲为女儿选定的,而孩子也早早地丧失了在合适的年龄选择自己喜欢、向往的学校和专业的权力,不可惜吗?

10岁就上大学,张易文真的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大学生活吗?
曾有记者采访张易文问她学习上是否能跟得上,张易文羞涩腼腆地说,“哎呀,应该能跟上吧。”

学校的老师说,张易文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学生,没有网传的“非常神童”。
她平时成绩还行,处于中等水平,父亲说她的心态是“学不会就学不会呗”。
不过进了大学后,张易文从曾经的侃侃而谈变得沉默寡言,连弟弟都说姐姐变得内向了,不愿意交朋友。
想想看,她才10岁就上了大学,而周围的同学起码都有18岁以上了,都是成年人了,巨大的年龄差和完全不同的教育经历,注定了她和同学们不会有什么共同话题。
在学校,张易文也成为了学校的“特殊人物”。
军训时,在身姿挺拔高大的哥哥姐姐面前,张易文显得尤为格格不入。

她的室友曾开玩笑说自己“当妈”了,军训的时候,每天都得带着张易文去操场,再带着一起吃饭,然后带回宿舍。
“她太小了,不愿意自己去食堂,我们不吃饭她也不吃吗?”
室友还担心,她们有时候讨论的话题可能并不适合孩子听。
“我们在宿舍说什么话都会顾及到她听了会不会不好。”
老师也说,她和其他学生有些事理解和看法会很不一样,思维上面差距有点大,平时自己独处比较多。
“大学里的学生都想尽力表现自己,她是希望别人看不到她”。
去年,张易文修完教学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已从学校顺利毕业。

此前,张易文的父亲认为,女儿10岁考上大学,20岁就能博士毕业,然后搞科研,进入“比较上流的社会”。
可是女儿因为数学和英语两科的短板,专升本考试也未成功,如今毕业后也出不了社会,只能在父亲的私塾做助教,拿着微薄的薪水,离“博士”和“上流社会”还有很远的距离。

她父亲说,私塾按照女儿的贡献给相应工资,底薪2000元,但是因为她有时候不能按时到校,不认真上课或批改作业,会被扣一部分工资,最后每个月到手大概是1000元左右。
父亲还说,女儿现在没有以前听话了,变得反叛了,认为父母把她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但是她父亲解释说,自己并没有强迫孩子做什么,只是负责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选,很自由。

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
可是年幼的孩子能又有多少选择的机会呢?
如今,张易文的父母依旧开着私塾,还有20名孩子在按着张易文的模式接受“超前教育”,包括张易文的弟弟张世康。

而和姐姐不同的是,父母决定不让儿子照搬姐姐的路,而是极力让儿子考西交大少年班。

不过,这本质上还是“超前教育”,弟弟的未来也不知会怎么样。

除了张易文,中国还有更为天才的神童。
比如张炘炀,他2岁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4岁上了小学。

不到10岁就参加了高考,高考考了505分,成为全中国最小的大学生。
13 岁,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成为年龄最小的硕士;
16 岁,考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成为年龄最小的博士。

然而,和天才的一面相对的是,他心智不成熟,缺乏独立主见,甚至还在研究生毕业期间拿学业威胁父母,语出惊人:
不买房就不答辩。
学业上也因为数次跳级升学而基础不牢固,在数学研究领域连续换了好几个研究方向,都没有任何的研究成果。
张炘炀的导师周教授曾表示,张炘炀的优势仅仅在于年龄上。
而且北航的每一位博士生都非常优秀,与其他博士生相比,他并无优势可言。社会上的媒体言论会成为束缚他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会让他迷失方向。

经过多次延毕,读了8年博士的张炘炀终于毕业,但早已不见往日天才之名,而是“泯然众人矣”。
神童、超前教育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古时有伤仲永,后来有天才神童宁铂痛批“神童教育”最终选择出家,还有神童魏永康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大学退学,神童王思涵因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大学退学,神童张方年近半百还没有正式工作......
曾有研究表明,很多神童只是因为大脑神经系统成熟得更早,智力发育更早,但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天赋秉异,前途无量。
家长强行给孩子的人生按下加速键,违背了孩子身心自然发展规律,即使抢跑了起跑线,也很可能会在路途中“摔跤”。
揠苗助长的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
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往往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耗尽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