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最近北大附中、清华附中轮番上了微博热搜。



一时之间,网友们的讨论声也闹得沸沸扬扬。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网友们从“在北大附中上学有多幸福”的视频里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回想起自己在题海里苦战的日子,对别人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表示羡慕。



一些网友更是发言感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呼吁教育公平。



不久后又有网友发言提到清华附中国际班都是“双国籍”,且可“直通清华”,而且说“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强调自己在特权的环境下学会了善良。

她的言论,瞬间引爆网络,无数网友蜂拥而至,开始质疑其中的“双国籍”、“特权”以及教育公平。

连“privilege”和“高傲”都成为红极一时的热词热梗。

有网友玩梗自嘲说,“既然说到privilege,那就来说说我的高傲在哪,早5晚10刷题做了几张卷子之后,我悄咪咪地刷了下微博,写到这里,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



01

北大附中让你感受世界的参差

在北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可和大多数普通高中不太一样。

比如语文课可以学生自己凭借爱好和兴趣来选课,比如可以选《中国古代文化史》,课本都很古色古香。

上课的时候,每个人都还要抄写《论语》,传统文化的氛围瞬间有了。



语文课结束,10点开始上的竟然是体育课,学生们个个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更特别的是,体育课的内容还特别丰富多彩,击剑都能给你安排上。



课间,学生们还可以非常悠闲地买杯奶茶喝。11:40就到了学生们中午干饭时间了,午餐的披萨和意面也看着非常诱人。



12:30吃完中饭还能到学校活动室里午休,还能享受舒适的大床,甚至还能和同学们一起玩牌。



13:30开始生物课,可以做做有趣的实验,下午15:00的自习时间还能去图书馆自习,17:30就放学了。放学后,还能去看戏剧社的精彩表演。



在北大附中,高中就开始实行大学的选课走班制度,没有班级也没有班主任。高一高二的学生还拥有选课自由,语文课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课程主题,英语课可以读英文原著,

学校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也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选修沙画、3D打印、服装设计、赛车课等各色神奇课程。

活动也多姿多彩,比如每年都有的四个大型活动:篮球赛、足球杯、戏剧节和舞蹈节。其中戏剧节和舞蹈节还会有中戏和北舞的老师过来指导。

体育馆也很有特色,有各类专业教室,学生可以学习排球、瑜伽、击剑、跆拳道等各种体育项目。

在这里,不像别的高中管的那么严格,学生们不用穿校服,还能化妆、染发、打耳洞,甚至对早恋都多有包容。

也因此,北大附中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也让人羡慕不已。

毕竟,大多数普通的高中生活可比这惨多了。

他们有的身处“高考大省”,学校实行“衡水模式”,学习生活苦不堪言。

日常就是早上五点起床,十点半结束晚自习,还有面对数不清的周考、月考还有每天晚自习的限时练和课堂的随堂练,天天都是刷题。

一个月也就放一天半的假,回家一次都不容易。

即便这样辛苦,因为地域限制和人数要求,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学都非常不容易。

有网友直言自己深感不公平,“我们每天暗无天日,人家言笑晏晏,到头来还不如人家。”



还有网友感慨说,“生在北京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的概率是我的许多倍,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种巨大的不公......”

面对“小镇做题家”们的控诉,有部分北京网友坐不住了,纷纷发言指责做题家们“太酸了”,让舆论又滑向了另一个高峰。

02“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有北大附中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也很努力很不容易,“凭努力和实力取得的成就,在这些酸狗眼里就是与生俱来的资本吗?”

“醒醒吧,我们就是出身好,还努力的人。”



然而,他的那句“我们堂堂市级重点高中,能上清北的不到10%”却真正让小镇做题家们破防了。

“我高中以前有考到清北的,这几年已经一个都没有了,唉。”

“我们的省重点一年都不一定出一个清北。”

“我头都大了,她真的不知道别的省可能1%都不到。”







他们认为,站在父母的肩上享受了更多的资源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这没什么,但没有必要在身处地狱模式的学生面前说自己多努力辛苦。

对拥有privilege的人来说,沉默是一种美德。

对此,有网友发文提到自己在有特权的环境下学会了善良,“既然提到privilege,那我就来说说我的高傲在哪。”

她表示,自己认识的一个清华附中国际班的妹妹,因为是双国籍,有特权可以直升清华。

但妹妹不想去清华,想去考央戏,于是善良的她就为妹妹出谋划策,还说,“写到这里,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而对那些深感不公的小镇做题家,她表示,“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对不公平的叫嚣,他们的字里行间里永永远远都浸透着嫉妒这两个字。”

“真的让我恶心。”

03面对教育不公,别把刻薄当善良

很多网友都被这篇文惊呆了,国际班都是双国籍?双国籍的学生还有直通清华的特权?

“我国什么时候有双国籍了?”



事实上,我国法律是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公民,会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而清华附中也迅速做了辟谣,表示并没有双国籍的国际班,“一直都没有过双国籍,也不合法。”



还表示清华附中国际部生源都是外籍学生,“学校官网已注明申请要求。申请者须同时持有外籍护照与中国签证,或为港澳台永久居民。”

“直升清华是谣言。我们从来没有直升清华大学的学生。学生申请国内外大学,需提交申请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后,还需参加面试和笔试。”

网友们都无语了,显然文章作者并不是清华附中的学生,也不了解清华附中国际部的招生和升学情况。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高傲贵族,这样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不过,清华附中的“成绩单”确实也让人羡慕不已。

清华附中国际部2020届毕业生共计49名,其中有23人申请清华大学,其中17人收到录取通知书。

有网友心酸吐槽,“一届43个人上了17个,远超我县3000多年来的清华录取人数。”



事实上,北京和其他省份清华北大录取率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北京清北录取率高达0.913%,而河北的清北录取率只有0.061%,河南的只有0.046%。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事实,不同地区的孩子付出同样的努力结果很可能截然不同。

有的人一出生在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却是骡马。

他们有着优渥的家庭条件、享受着优质的学校教育、教育理念......

而在他们练着马术、击剑、拍着电影、学小语种、编程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孩子却三年没看过一部电影、连小语种、编程、击剑都闻所未闻。

出身在罗马的孩子并没有错,他们优越的条件很可能也离不开父辈、祖辈几代人的努力,甚至他们自己也很努力。

姜云升在歌词里写过这样一段词:远渡重洋的学生以为把世界认清 却对楼下睡花坛的流浪者感到震惊

充满优越感和自信还以为没有过错

大言不惭地指责对方是自甘堕落 

然而,就像歌词里写的这样,这些孩子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努力,却看不到别人的不幸,反而在别人的不幸上大秀优越。

说别人嫉妒的样子恶心,何其刻薄。

当然,教育公平之路始终任重而道远,希望有的既得利益者别再把刻薄当善良,也希望未来更多孩子都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