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年首富

最新一期的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出炉了,首富依然是有着两个“大王”称号的郭鹤年,这已经是他连续20年稳居榜首了。

郭鹤年早期被称为“亚洲糖王”和“亚洲酒店之王”,曾经拥有亚洲十分之一的糖业市场和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风头一度盖过了李嘉诚,成为华人世界最知名的商人。

而比李嘉诚更令人尊敬的是,郭鹤年为人低调,说话也更有水平,常以“儒商”形象示众,更是被钦定的“爱国华侨”,央视多次的正面报道,国内的各种奖项数不胜数。走到哪里都是官员同行,视作贵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郭鹤年确实是当得起这些赞誉的。

90年代初,郭鹤年和李嘉诚每周六都相约在深水湾打高尔夫,两位大佬许多商业上的重要决策,就是在球场上闲聊时决定的。这一天郭鹤年对李嘉诚说,大陆将来机会很多,可以大力投资。

李嘉诚听进了这位老大哥的意见,跟随着他的脚步,大力投资大陆市场。

郭鹤年是改革开放最早投资大陆的外商,当李嘉诚还在犹豫的时候,他已经在西湖边上盖了中国大陆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还在北京长安街上投资了1亿美元,拿下一个40万平米的大项目——国贸中心。

不过,郭鹤年真正在大陆家喻户晓的投资,还要算2005年成立的“益海嘉里”。这个主要做粮油生意的公司,出品了“金龙鱼”、“胡姬花”这样深入到寻常百姓家的食用油。其实“金龙鱼”早在1991年就在大陆市场推出了,当时还普遍都在用散装食用油的中国家庭,并没有见过这样色泽明亮的调和食用油,而且价格也相对昂贵,在大陆市场的进展并不顺利。

但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金龙鱼”这个产品逐渐被人接受,并由此占据了中国食用油四分之一的市场,成为中国的“粮油一哥”。



正如郭鹤年对李嘉诚的建议:“大陆可以重点投资”。如今这位马来西亚首富的大部分事业都在中国大陆,他帮助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中国市场也回馈了他丰厚的财富,成就了他20年首富的地位。

而这一切的开始,要倒回到1973年4月打给他的一通“神秘电话”。

2、

“神秘电话”成就华人首富


1973年4月的一天,郭鹤年在新加坡的家中,接到了一通“神秘电话”。电话那头,说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非常的秘密,需要郭鹤年马上到香港一趟。

放下电话,郭鹤年立刻启程前往香港,在浅水湾的宝华大厦12楼,他见到了约他来的神秘人物——中国外经部的官员和华润公司的高管。

华润公司,本来就是开设在香港的央企,在特殊时期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开展商业活动。对方开门见山,希望郭鹤年可以帮忙购买30万吨白糖。

郭鹤年此时已经是马来西亚最大糖厂的老板,垄断了本国80%的糖业生意,对于国际糖业了如指掌。他知道目前市场上的白糖存量不过100万吨,如果一下子购入30万吨,不仅难度很大,而且会引起市场震动,根据他的估计,只要这个行情透露出去,价格至少要涨20%。

他先答应了对方的请求,然后为了掩人耳目,他自己跑到日内瓦去参加会议,同时派出了两个生面孔去巴西采购,尽量把这个风声拖到最后才曝光。最后这趟交易一共赚了400多万美金,按照要求全部存入了中国银行的伦敦支行。也就是说,郭鹤年帮中国赚了400多万美金,在当时急缺外汇的情况下,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通过这一次合作,郭鹤年成为了钦定的“爱国华侨”和“可信赖的朋友”。为他日后进军大陆市场铺平了道路。

1977年,中国大陆的开放之门刚刚透出一丝亮光的时候,郭鹤年就带着资金来了。他第一站就来到了上海,准备在原来英国领事馆的位置建一座大型酒店,请来了美国设计师,按计划酒店建成之后拥有1200个房间。

但在双方都谈好之后,上海市政府又提出要他再投资5000万美元来建设上海市的地下管道工程,郭鹤年知道这么大一个工程,5000万哪里够,说不定2亿美元都不够,于是只好放弃。

临走时,上海市市长拉着郭鹤年的手跟他说抱歉。但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他投资大陆的念头,反而一路的考察让他更坚定了这个信念。

几年后,他又来到杭州,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最终他和杭州旅游局合作,将原来的杭州饭店进行翻修,建起了大陆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这算是他投资大陆的第一站了。



此后的投资,不管是拿地还是建厂,郭鹤年都受到了优待。

当时北京国贸那个项目,同时竞争的还有美国和日本的资本,但人家还是要主动问郭鹤年要不要接下来。郭鹤年说要了,其他外资也就不考虑了。

郭鹤年不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观察家,良好的政商关系的处理,是他在大陆投资如此成功的关键。



3、

鲜花掌声背后的委屈


不过几十年来,他在大陆得到的也不仅仅是财富和鲜花,也有让他感到委屈的时候。

十年前,关于“金龙鱼”这个外资企业控制着中国四分之一食用油市场很危险的言论,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

说到底,郭鹤年的企业还是外资。

这些言论让郭鹤年即生气,又委屈,很少公开讲话的他,竟然对着媒体大吐苦水:“为什么把我们当做外资?欢迎我们来的时候,是讲华侨……为什么突然间,竞争不过益海嘉里集团,用这种话来给政府方面、给媒介方面一种风波?我也对国家的领导表态过,我们只要求平等竞争,不要用特殊的手段来供给我们。”

最后他还特意说明:“我们不是外资,是华资啊”。

这些话,完全不像是一个在商界、政界都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语气,看来郭鹤年只真的被新时代的“华夷之辨”给气着了。

在他的国家马来西亚,他也曾经被当作“异族”。

作为华人,他控制了马来西亚80%的糖业,还入股了今天的“马航”,成为马航主席,这让以本土马来人为主的政府感到不安。尤其是郭鹤年的哥哥郭鹤龄还曾经是马来西亚反政府武装的人,被马来西亚抓住后杀害。

最终郭鹤年的糖厂被一点点国有化,他也被迫辞去了马航主席的职位,举家搬到香港。之所以选香港,是因为这里的税更低。

郭鹤年是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商人,他胆大心细,善于处理政商关系,长袖善舞,左右逢源。他的事业上升期正好遇上了中国千载难逢的改革开放,中国广阔的市场和潜力成就了他20年马来西亚首富的位置。

他已经90多岁了,他完成了一位华商的时代使命,即便不再被需要,他也依然值得尊敬,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