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6楼,自从安装了‘公交电梯’,几乎每天都会乘坐。相较以往还是方便很多,毕竟有了选择权。”5月29日,汪敏(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交电梯”单次乘坐费用为1元。

汪敏所在的社区是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碧桂苑小区,建成已近20年,总占地面积22.18万平方米(约333亩),都是6层楼高的居民楼,共有1849户,老年人较多,加装电梯是小区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

所谓“公交电梯”,是指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住户像乘坐公交车一样付费使用。这种颇为新颖的共享模式在网络迅速引发烈讨论。

在新浪微博上,“杭州试行公交电梯1元1次”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有网友表示,1次1元太贵了,也有网友担心老年人在操作上存在障碍。

“我们一家5口人,4个大人,1个小宝宝。每月花费在乘坐电梯上的费用至少在150元。”汪敏坦言,自己乘坐“公交电梯”还相对克制,下楼都是走楼梯。

6月1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公交电梯”运营方浙江欧姆龙电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姜先生处了解到,碧桂苑小区已经有75台这样的“公交电梯”正式投入使用,还有39台已完成公示,正等待验收,今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在城镇化持续发展、旧楼加装电梯等因素推动下,电梯行业正呈快速发展态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28.2万台,累计增长7.9%。预计未来我国电梯产量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我国电梯新增量将达到230万台。

“公交电梯”这一新兴模式的出现,可为我国老旧小区电梯改造提供一条新思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模式能否可持续,是否具备对外复制推广的普遍意义。

5年内收费不变

5月29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碧桂苑小区看到,与普通电梯不同,“公交电梯”加装于楼栋外部,电梯内有一块电子屏,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识别通过后,便可点击想去的楼层。“电梯公司全额承担前期建设和后期维保费用,我们只需乘坐交费。”汪敏介绍称。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因为采用人脸识别扣款,用户需提前下载“公交电梯”APP,录入家庭地址、个人头像以及缴费充值,每次乘坐系统会自动扣费。有访客时,用户可在App内点击‘访客通行证’按钮,分享乘梯二维码。”

多人乘坐“公交电梯”时,按注册地址的房间号扣费。房间号相同的一家人,多人同时乘坐电梯到达同一楼层,不按人数收费,只按次数收费;房间号不同的家庭,即使住在同一楼层内,也需要分开付费。

汪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还算比较“克制”,但从2月电梯开通后,还是花费了几百元。

这一费用并非所有住户都能接受。“一元一次还是有点贵,我也习惯了爬楼梯。”

5月29日,同样住6楼的碧桂苑小区居民赵信(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住6楼,但自己从没使用过“公交电梯”。

“3楼以下的一般就不会坐了,我们6楼的邻居和5楼的住户会经常坐。”汪敏认为,公交电梯对高楼层住户还是非常方便。

对于收费标准,姜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每次1元,是公司根据电梯运维成本、保养费用、电费等综合成本,加上3楼及以上用户每家每天4—6次的使用频率计算得出的。

“和业主签的协议是5年之内价格不变,5年之后可能会根据市场物价指数做一些调整。”姜先生说。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高楼层住户感到方便,低楼层住户却有着自己的顾虑。

一名住一楼的碧桂苑小区住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肯定用不到“公交电梯”,此外也担心,安装电梯会影响楼层采光,以及对低楼层房价可能会有不利影响。虽然有所顾虑,但在整栋住户的协商下,自己还是同意了安装。

“公交电梯”能否持续?

“在老旧小区安装电梯,传统的模式是政府补助+居民自筹,由政府提供一笔资金,再由业主补齐剩余费用。这样算下来,想要安装的居民,每家要出几万元。”姜先生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这样的模式很多居民会犹豫,推行起来有难度。

相比之下,“公交电梯”这种共享模式却能让绝大部分居民接受。“当时(碧桂苑)社区也找了其他电梯公司,大家分别拿出自己的方案来做宣传,但通过统计,符合安装标准的居民楼100%选择了我们这种模式。”姜先生说。

姜先生所在的浙江欧姆龙电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7年,以电梯整梯解决方案+互联网作为经营模式,公司产品已经出口三十多个国家。

“其实这个模式我们从两三年前就开始酝酿了,当时是有合作伙伴加装电梯遇到了筹资问题,居民不愿意交几万元的费用,我们就考虑开发这样的收费系统,打破这样的局面,而且我们本身做电梯,成本也有优势。”姜先生表示。

实际上,这并不是首家公交电梯落地。据媒体报道,2018年,北京大兴区某小区推出“公交电梯”,单人单次0.2元;河南省新乡市的“公交电梯”,可办理年卡或月卡,单次乘坐费用约0.2—0.3元。

长远来看,“公交电梯”模式能否持续、复制,是电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6月1日,社区经济分析师黄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交电梯’对老旧小区来说,其运营收入主要包括按次收取的电梯乘坐费和电梯的广告费。运营风险在于老旧小区中老年客户的接受程度不高和支付手段复杂。”

姜先生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楼栋,收回成本不是问题。但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楼栋,“公交电梯”将面临亏钱。

“我们也在摸索,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尝试新的收费模式。”姜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交电梯”的模式还是非常受居民欢迎,杭州这边很多居民都打电话来询问,表示有安装意愿,西湖区的一个小区很快就要合作了。

近几年,老旧小区改造带来了大量电梯需求。据住建部等有关部门统计测算,全国1980年至2000年建成的老旧住宅约80亿平方米,70%以上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

在此背景下,电梯企业业绩也呈现快速增长。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以国产电梯龙头康力电梯(002367.SZ)和上海机电(600835.SH)为例,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2021年第一季度康力电梯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68.8%,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915.5%。上海机电2020年电梯业务营收占比达95.1%,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9.2%、136.4%。

虽然是全球主要的电梯消费市场,但国内家用电梯品牌仍普遍存在外观设计陈旧、同质化程度高等问题,新模式亟待研发。

在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专家安光勇看来,“公交电梯”的收费模式可以多样化。

“可根据次数、重量、楼层高度等收费,也可包月或者包年。可以根据不同客户、不同群体设计相关收费模式。”6月1日,安光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