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三百万份有私人保险的患者数据之后发现,大概有3%的患者正在服用化疗药物、类固醇以及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从研究来看,这部分药物将会降低免疫系统对疾病或是疫苗的反应能力。“那部分服用了削弱免疫力药物的患者对新冠疫苗的反应可能更慢、更弱,在某些状况之下,或许根本没有反应。”
因此,这也就代表着,就算这些病患接种了新冠疫苗,那他也会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而产生不了抗体。
也就是说,接种疫苗也没啥用,根据研究来看,这9万患者当中,大概42%的人,年龄都在56-64岁之间。并且,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服用这些药物,因此,在整个群体当中,女性占到了61%,男性占到了39%。
看到这,各位肯定十分迷惑,什么是免疫抑制药物?
一般来讲,免疫抑制药是用于治疗癌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也就是说,癌症患者、接受过器官移植的患者,或者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像是: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关节炎、炎性肠病或类风湿关节炎等的病患,就可以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如果各位还是不太清楚,自己吃的药是不是属于免疫抑制药物,那么可以查看一下药物说明书,或是直接咨询医生。
现在,对于服用了免疫抑制药物的病患,CDC并没有任何正式的疫苗指南。这也代表,加强剂量或在接种疫苗期间暂停用药,都不是官方有效的解决方式。
因此,在密歇根医学小组的研究人员认为,依靠群体免疫可能是这些病患唯一可能性的办法。当周围的人都接种了疫苗,即便是不接种疫苗,服用了免疫抑制药物的人也可以得到保护。
然而,这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比较残酷的,这样的设想,不仅需周围人的齐心合力,并且也依赖着疫苗高度的保护力。
不管目前来看,恐怕还是有些难以实现,最近,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截止到4月30日,全美有10262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后,还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其中2725例无症状,160例死亡。即使,对于整个大数据来说,接种疫苗之后的感染概率大概仅有0.01%。
可是对于本来免疫力就低下的人来讲,这样的偏差还是有一些危险的。因此,对于服用了免疫抑制药的人们来说。靠人不如靠自己。接种疫苗没办法获得抗体,群体免疫又怕出纰漏。
那么,在出行与社交的时候,就要十分注意了。随时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回家之后及时消毒,或许才是最终可行的护身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