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可能常听到这样的劝诫:感冒后多喝水、夏天就要喝水、每天至少喝够8杯水……

事实上,喝水也有个“安全量”。有些人喝猛了反而引发身体疾病。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提醒4类人喝水要悠着点。

受访专家

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 蔡莉 

深圳大学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 任野萍

1

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患者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使血液快速稀释,引起血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进入眼内的房水增多,房水对维持眼内压力尤为重要,眼压升高,则可能引起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大发作。

对于青光眼患者,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水分,一次饮水量别超过500毫升。

在饮品的类别选择上,青光眼患者也要注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这些饮料对神经系统容易产生兴奋作用,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可能诱发眼压升高。

2

心血管疾病患者

及时补水有助预防血液黏稠,降低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但这类患者又不能一下子喝得“太猛”,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过量的冷饮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3

肾功能低下者


肾脏负责调节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并将机体所产生的废物排入尿中。

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逐渐变差,无法排出水分及体内毒素,尿量会变少(每日尿量<400毫升,甚至不足100毫升),需严格限制饮水量。

否则喝进去的水排不出来,蓄积在体内,加重心脏负担,严重者还会出现心力衰竭。

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当大量蛋白质从尿中漏出后,存留在体内的白蛋白就会减少,机体会因低白蛋白血症而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到组织间隙,造成水肿。如果患者此时仍然大量喝水,就容易加重水肿。

并非所有肾脏病患者都要严格限制饮水量,泌尿系结石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稀释尿液中晶体浓度,减少结晶形成,同时还可促进晶体随尿液排出。

4

高尿酸相关疾病患者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反正都是水,喝无色无味的凉白开不如饮料畅快。然而,这些饮料往往含大量果糖,进入机体后会加速嘌呤生成,从而诱发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增加肾脏代谢尿酸的负担,尿酸盐结晶还可能堆积在肾脏、输尿管等处。

需要注意的是,若长期大量饮水仍无法缓解口渴,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糖尿病、尿崩症、干燥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口干严重,应及时到内分泌门诊就诊。

温馨提示


对于正常成人在温和季节、一般工作情况下,每日需水量约为1800~2500毫升,其中包括饮水、食物中含有的水、内生水等。饮水通常占1500~2000毫升。

剧烈运动或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需要增加饮水量。小儿代谢旺盛,需水量相对比成年人多,一般情况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为80~90毫升。2岁以下,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为100~150毫升。

一天中有4个“最佳饮水时段”,分别是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建议哺乳期妇女、老人、上班族、体力工作者要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