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新冠疫情,让印度变成了死亡之国。
官方数据显示,印度已连续8天单日新增确诊人数超过30万人,每天死亡超过2000人。
但是,现场的实际情况,远比数字来得触目惊心。根据媒体估算,火葬场当天处理的尸体数量,远超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人数。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每天送到火葬场的尸体源源不断,持续作业让部分焚尸炉的金属元件都被高温熔化,可是火葬场依然几近崩溃,就连狗火葬场都开始被改造征用。
家属们不得不把尸体放在火葬场门口,等候时间甚至超过20小时。
停车场、公园、恒河边,凡是能利用起来的空地,都被改造成了临时火葬场,24小时火光滔天,浓烟滚滚,尸体烧焦的味道臭不可闻。
疫情的反扑,让印度措手不及,每一张现场照片,都仿佛末日景象。
新冠病毒到底可以把人类折磨到什么程度?
印度,给我们做了一个极其糟糕的示范。
人间炼狱
不抓紧时间火葬是不行的。
4月的新德里,室外气温高达27-41℃,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家属们还不得不到处寻找冷冻尸体的冰柜。
火葬烧的木材也成了抢手货,部分火葬场直接要求家属自备木头,地方政府砍掉砍掉了市中心公园里的树木向火葬场供应木材。
为了缓解火葬场的压力,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政府被迫允许人们在自己的农场、土地或花园里火化或埋葬家人。
但更艰难的日子可能还在后面。
6月,印度将进入季风雨季,如果拖到那个时候疫情依然没有缓解,连日大雨,露天的火葬也行不通了,那么尸体的处理将成为更大的问题。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尸体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堆积,随之而来的就是疟疾、鼠疫,其他的传染病……
这样的场景,比浮尸遍野的战场更为恐怖。
但是为什么印度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如此之多?而且,还有不少年轻人?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医疗挤兑。现下的印度,无论是氧气、抗病毒药物还是医院床位,全部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
许多医院里的氧气仅够使用几小时,已经被收入院的新冠病人尚且可能因为氧气供应不足而死亡,更别说那些在医院之外无法收治的病人——没有氧气,对新冠肺炎这种呼吸道传染疾病来说,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
〓 氧气瓶是当前印度最紧缺的医疗物资之一张文宏医生说:“当氧气都供应不上的时候很多年轻的病人也可能会死去,原本他们只要有氧气就能活下来的。”然而正规的渠道,已经买不到氧气了,普通平民只能去黑市,高于市价10倍以上的价格购入,一瓶氧气就要花费600美元。
没钱,就没资格继续活下去。在媒体报道的一个家庭里,父亲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支柱,必须外出挣钱,但是感染新冠之后,他们却不得不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一罐氧气,以维持生命。疾病,让贫穷的家庭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医院里也是一团乱麻。有的医院为了解决床位问题,甚至让两个病人躺在一张病床上。但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的医院,却一个空床也没有了。医院外聚集着绝望的家属,他们一遍一遍哀嚎,乞求进出的医生看一眼他们饱受新冠病毒折磨的亲人。
更残酷的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便是医院里有人亡故,这样才有空位腾出,让他们的亲人可以进去顶缺。
〓 连续激增的确诊病例,导致印度多地医疗系统瘫痪,许多患者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场所接受治疗。图为新德里一处由宴会厅临时改建的新冠隔离病房。但许多医院却直接关起了大门——因为真的一张床也没有了,他们已无力接收新的病人。很多被堵在门外的人就在等待病床和氧气的过程中,默默死去……
人道主义危机每个人都在争夺紧缺资源的时候,一个原本属于医疗、科学领域的问题,就变成了丛林法则下赤裸裸的肉搏,演变为一场人道主义危机。火葬位置紧张,就有人为了争夺一个火葬的位置大打出手;
氧气断供,就有人为了让家人活下来打砸医院,抢走一瓶氧气罐;救护车紧张,印度人就只能用摩托车或者单车运送遗体。一位50多岁的印度母亲因新冠去世之后,家人实在没办法,不得不让她的儿子和女婿开着摩托车,把她的遗体夹在两人中间,送回15公里外的老家安葬。
这样的画面无疑惊悚而又残酷,但是新闻中报道的惨剧越来越多。据《今日印度》报道,印度北部一名58岁的妇女确诊新冠肺炎,儿子担心被感染将她扔在姐姐家门外后逃走了。但老人的女儿也不愿照看生病的母亲,随后将她丢在路边。
这位母亲在路人的帮助下得到救治,但还是在病情恶化后去世了。一个印度男子杀死新冠妻子后,自己也跳楼自尽了。新冠带来的连锁反应,灭门惨案每天都在发生。
在印度,一旦染上新冠,活着的时候得不到救治极其痛苦,死后想安静、平和,有尊严的离开,也不可能。许多人的尸体像其他的什么物品一样被随意处置,有印度电视台的记者拍到,一具新冠死者遗体流落在路边,旁边一条狗正在啃食遗体,画面令人毛骨悚然。
还有一辆救护车在没有通知家属的情况下,将新冠肺炎死者遗体转移,然而这具遗体在运送中不慎甩出,遗落在路边。
天灾和人祸同时降临的时候,人的尊严就会被踩在脚下任意践踏。
印度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印度这波疫情最蹊跷的地方有几点:1.为什么全世界其他地方的疫情都在好转的时候,印度却突然大爆发了?2.新冠好发于秋冬季,为什么这次却反着季节而来?3.印度躲过了第一波疫情,为什么第二次却如此凶猛?尽管上述三个现象都和印度发现的病毒双重变异有关,但更多的却是一场人为的灾难:印度政府太轻敌了。事实上,反观印度疫情应对政策,一开始就漏洞百出。从去年3月,印度最开始的21天封锁,工人们在城里没了收入,都准备回到家乡求一口饱饭。但所有交通工具停运,数百万人步行回家,一如战争流民。
在路上走得太慢还可能遭到警察暴打,像牲畜一样被84消毒水直接喷洒在身上。
说是封锁,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有些踏上这条回家路的人,就死在了路上,永远也到不了家。而这样的巨大牺牲,并没有换来疫情回落。等待他们的,却是新一轮的恐怖肆虐。印度疫情的新闻,从头到尾就是一场贫困者的悲鸣,但同时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原本民众的防疫意识就弱,但偏偏各种原始偏方奇光异彩,就是没人强调戴口罩、社交距离、减少人员聚集……
〓 3月末的拉贾斯坦邦公交上,不少印度人并未严格佩戴口罩。而现下印度药店里的口罩已经涨价至50元人民币一只,普通印度民众根本负担不起。哪怕是官方机构,也经常宣传一些完全不靠谱的新冠防治方法。在印度贾坎德邦一个边境安全部队,士兵正采用一种创新的蒸汽吸入技术来为自己“消毒”。视频中,几名士兵坐在一个连接着高压锅的装置前,吸入冒出的蒸汽。
从第一波疫情到现在他们明明有15个月的时间,修建救治新冠所需的基础设施,储备氧气、口罩等物资,但他们却抱着侥幸逃脱的心理,白白错过了时机。他们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战胜新冠了。今年一月的时候,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还解雇了1/4的医疗合同工,因为他们觉得新冠已经过去,然而这却直接导致了现在医疗人手紧缺。
〓 1月份时,天真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认为,“新冠已是过去式”。在三月初的时候,就曾有印度卫生官员单方面宣布抗疫胜利,“我们已经进入了疫情的尾声”。四月,他们就遭到了新冠病毒的报复——连续8天,单日新增突破30万人。今年是印度的大选年,政府为了迎合民意,慌慌张张恢复生产,大张旗鼓允许大规模的宗教集会、体育赛事、政治集会。高密度的人群,不加防范地社交接触,为病毒创造了极佳的培养皿,在印度发现致死率和传染率更高的双重变种病毒毒株也不足为怪。3月下旬,印度侯丽节在印度北方邦马图拉地区沃林达文的一间寺庙前,人们用水和各种颜料互相泼撒、涂抹,并未遵守社交距离或佩戴口罩……
而4月,印度又迎来了盛大的“大壶节”(又名圣水沐浴节)。这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宗教节日,节庆期间,印度教徒会在恒河沐浴,清洗旧日罪孽。
〓 在4月12日“圣浴日”,几十万印度教徒在恒河、哈里瓦等地沐浴,庆祝大壶节。来源:CNN早在4月初,不少媒体就发表了担忧,如此庞大的人群聚集,恐怕会增加新冠传播风险。
但现代科学无法破除信徒们对于恒河水的执着于迷信。他们充满信心地表示:“恒河水会护佑我们安全的!”面对失控的现状,印度各界民众都对莫迪政府失望透顶。卫生官员更是站出来指责莫迪本人就是“超级传播者”——疫情期间,莫迪本人多次举办大型竞选活动,也是他,不负责任地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允许庆祝大壶节。
民众对莫迪政府的声讨声浪也一天比一天强烈——莫迪,别数你的选票了,数数死了多少人吧!还有人在接受采访时对着镜头求助:“求你了莫迪总理,我们给你投票了,现在我妈妈快死了,你倒是想想办法啊!”印度人口基数庞大,莫迪政府曾夸下海口,要完成全球最大的疫苗接种计划。但事实上,疫苗普及速度却完全跟不上。即使印度设法达到每天为100万人接种疫苗的目标,也仍需要约3.8年才能给所有人接种疫苗。全方位的失控,已经覆水难收。
〓 疫情肆虐中的无家可归者、移民工人坐在一座立交桥下。来源:印度快报张文宏医生评论印度的状况时说,现阶段疫情已经大面积泛滥,疫苗可能也无法拯救印度。只有政府正确应对,百姓有很好的配合,才可能度过目前的危机。在印度发生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病毒虽然不一定会把人杀死,但狂妄自大、漠视科学和糟糕的管理却真的可以杀人。全球化的今天,只要还有一个国家没有走出疫情阴霾,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新冠病毒就依然在我们身旁虎视眈眈。
现在,世界上每新增3个确诊病例,就有一例发生在印度。到今天为止,印度已经官方统计1840万人感染,20.5万人死亡。而据WHO的专家估计,实际上的感染人数可能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的20-30倍,也就是说,约4亿印度人已经感染新冠。印度媒体自己推测,印度疫情将在5月登顶,变成每天确诊50w人,死亡5000人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在印度发生的一切,也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
新冠病毒在印度展示了自己最大的威力,为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做了一个极其糟糕的示范。疫情不只是对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考验,也是对人性、社会底线的考验。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人类和病毒的斗争中,最先成为牺牲品的都是无权无势,没有任何资源的平民百姓。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国陷入崩溃,地球村内的其他也难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