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4月9日,日本政府表示,“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前,这一计划遭到日本国内渔民、福岛当地民众及国际社会的抗议和谴责。于此同时,影片《哥斯拉大战金刚》正在热映,实在是讽刺,原因不仅仅在于哥斯拉设定上与核能核爆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哥斯拉与核污染在现实世界中有更深层的联系,所以我们决定重新推送这篇旧文。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日本与核总是很有缘。从二战末期的两声巨响,到21世纪被疯狂批判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甚至有人调侃日本人是“大核民族”。

诚然,历史上日本核事件,不少源自自身的过失,但也仍有些不为人知的事件。 其中的一次事件直接引起了日本人民大规模的反核反美运动。被日本民众称作继广岛长崎之后的第三次“核害”。
更为传奇的是,日本导演圆谷英二从此事件中得到灵感,创造了经典的哥斯拉形象。

然而,整个事件中的许多细节信息都被有意隐瞒,连受害者们自己都不知道情况有多严重。整整50年后,人们才有机会从解禁的资料中重新窥探事件的全貌。 1945年7月15日,曼哈顿计划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沙漠中试爆成功。不久后又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再次试爆,轰动全球。
今天我们所说的比基尼泳装,就是在那时候为了蹭原子弹的热点,才取了一个如此爆炸的名字。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原子弹刚公开露面就被送到了日本,让平民们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 时隔不到10年,美国人又想出了新点子,用链式核裂变引发核聚变的原理设计出了新型核弹。起初的氢弹因为使用液态的氘,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冷却,几乎没有实用价值,反倒被苏联人给抢先造出了采用氘化锂的实用化氢弹。
1954年,美国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试验地还是当年的比基尼岛。 不过这一次有些不太一样,氢弹和纯裂变的原子弹之间的差距远不止一星半点。此前的原子弹威力已经超出了人类想象,威力能达到几万至几十万吨TNT爆炸的当量,而仅有的几次氢弹试验都轻易地达到了这个威力。
除此之外,氢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相当严重。因此在试爆之前,划定一个危险禁区就显得很有必要。不仅仅是为了防止误伤,更重要的是可以阻挡敌国的情报搜集。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枚代号“喝彩城堡”的威力估算上。由于资料稀少,没有可靠的计算方法,只能是由科学家们讨论着估算。最终,“喝彩城堡”的预计当量被定为600万吨,清场工作也随之展开。

此时,一艘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从日本静冈县的烧津港驶出。
经过一周多的航行,终于来到了比基尼环礁东北的海域捕捞金枪鱼。恰巧,福龙丸号的位置距禁区有19英里,自然没有收到美国军方的任何警示。 3月1号凌晨,福龙丸号的船员们怀着丰收的喜悦抛下了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第二天清晨6点,天气晴好,美军的巡逻机巡视警戒区域,并没有发现误入的船只。吉时已至,氢弹在没有对军方外的任何人通知的情况下引爆。 这一炸,释放出了1500万吨TNT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之前预计的威力。也是美军迄今为止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核弹,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次于苏联的“沙皇炸弹”。

试验的成功给了美军一个惊喜,却也给那艘小渔船带来了灾难。 “喝彩城堡”爆炸时,福龙丸号上的一名船员正在船尾观察鱼漂。突然,他看见西边耀眼的亮光,七分钟后又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 船员们下意识就推测可能是在西边进行的核试验。船长命令船员们赶紧起锚远离此地。

然而,在福龙丸号开足马力逃命的路上,突然遇上猛烈的西风,强风带来了核爆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尘埃。这些尘埃随后又随着雨水大量落下。
一位福龙丸号船员在当天的渔船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比基尼环礁上进行了氢弹核试验。天亮之前,天空被照得很亮,不久有烟柱升起。两个小时后,我们发现船上散落了大量氢弹爆炸后的灰。”

从船员身上采集的放射性死灰
福龙丸号上的报务员久保山对这些飘落的白色物质十分好奇。他用手捏起一点,碾成粉末放进了嘴里,当然也没尝出个所以然来。 但吃下放射性灰烬的举动,之后将让他成为死于氢弹的第一人。

电影《第五福龙丸》画面
白色灰烬落下后,福龙丸上的船员们相继出现了头痛、恶心、皮肤灼烧感等症状。可是那个年代,没几个人知道这些症状与远处发生的核爆有什么联系。 两周后,福龙丸号载着一船金枪鱼回到了烧津港。所有船员都因为身体不适被送进的当地的医院,包括久保山在内的两名重症者被送到了东大附医。

政府当初并没打算高调处理此事,偏偏一个高中生把自己从亲戚那里听来的八卦告诉了记者。两天后,《读卖新闻》刊登了福龙丸遭美国核爆的独家爆炸新闻,引起了全日本的轰动。 当局立马做出处理,将福龙丸号捕回来的渔获全部追回,掩埋在了市场的一个角落,还设立了一个“核爆金枪鱼冢”。

卫生局人员正在检测金枪鱼的放射性
但这简单的处理工作远不足以平民愤。原子弹刚研制出来日本第一个遭殃,现在氢弹又是日本第一个遭殃。偏偏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主张“对美协调”的外交路线。他计划找美国谈判一番,拿点赔偿安安静静的私了。
吉田茂政府派出外相冈崎胜男与美国方面交涉。没想到美国不但不道歉不赔偿,还一口咬定福龙丸号绝对是擅自驶入了禁区。

吉田茂,人称“日本丘吉尔”
《纽约时报》甚至还反咬一口,刊文宣称这些日本渔民是在窥探核试验。这不仅进一步惹怒了民众,也得罪了日本外务省。 日本当局打算用事实说话,详细调查了核爆当时的情况。根据福龙丸号的航海志,断定了当时的抛锚地离美国人画的圈至少还有19英里远。

第五福龙丸号的航行线路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对此次氢弹试验的评价没有丝毫的掩饰。原子能委员会成员霍利菲尔德说:“爆炸大大出乎意料,也可以说失去了控制。”
综合这两点,冈崎胜男向美国提出了道歉和赔偿的要求。最后由美国驻日大使向日本正式道歉,并承诺给予赔偿。 然而,在受伤船员与船只的处理问题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美国提出,受伤船员与船只都应该交给美国方面处理,原因是有落入社会主义分子手中的风险。

日本方面暂时同意,并且接受了两名美国原子能专家协助伤者的治疗。 与此同时,日本生物学家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东京、大阪等地的鱼市也发现了受到放射性污染的金枪鱼。其实当时除了离核爆最近的福龙丸号,还有近百艘渔船受到了放射性尘埃的污染。

金枪鱼污染事件吓坏了日本数量庞大的家庭主妇群体。一时间没人敢吃金枪鱼,导致价格狂跌,甚至皇家的菜单上也不见鱼的踪影。 恐慌之下,东京的家庭主妇们发起了禁止原子弹、氢弹的签名运动。愤怒的情绪很快就感染了全国。
前来协助治疗伤员的美国专家也受到了暗中的抵制,最终在激烈的争吵中离开了日本。

殊不知这也是日本的一计,此前关于赔偿的谈判停滞不前。美国认为赔偿事宜应等待伤员的治疗结果再重新商量。 赶走美国专家的行为当然也有尽早结束治疗的意味。伤情最严重的船员久保山成了牺牲品,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他的死活了。

在全国反核反美运动的热烈氛围中,久保山因辐射病而去世,当上了第一个被氢弹杀死的人。久保山的死讯再一次将民众情绪推上高潮。 此时,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苏两兄弟趁机点一把火,发表了对日联合宣言。而此时全国性的反核签名运动已有1820万人参与。

首相吉田茂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局面,政党中的反吉田势力逐渐走向联合。吉田茂政府顶不住压力,在抗议声中全体辞职。 而美国方面害怕日本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终于在次年同意赔偿200万美元。

第五福龙丸事件暂告一段落,但美国的暴行却没有停止。“喝彩城堡“氢弹爆炸后,放射性粉尘很快随风扩散至整个马绍尔群岛。 美国军方不仅没有在事后采取补救措施,甚至将岛上的居民作为放射性研究的试验对象。岛上大量原住民因此饱受辐射病折磨几十年。

第五福龙丸号事件在众多核难中称不上最惨烈,也算不上最知名。它所带给我们的也许只有哥斯拉(点击回顾特摄之神的故事)这一经典形象称得上知名。

可第五福龙丸事件所引发的轰动甚至不亚于半个多世纪后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核武器的本质以及美国拒不道歉的蛮横。
希望再过半个世纪,久保山去世前的愿望也不会破灭:“希望我是因核爆而死的最后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