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争议,背后都是利益。

H&M等国外服装品牌抵制新疆棉花,后果也慢慢出现。

根据央视报道,新疆一些企业,去年以来,已经签好的棉产品出口订单突然间全部被取消,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问题。

一些棉农、工人也担心,工厂生意不好,最后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来源:央视报道


这次事件到底会不会影响新疆棉花?

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该如何破局,彻底解决问题?



H&M等服装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品牌。

但它们背后却都和一个叫做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非政府组织有着密切关系。

关于BCI的文章已经很多,想必大家多少对这个组织都有一些了解。

简单说,BCI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1900名会员,包括棉花种植单位、棉纺织企业和终端零售品牌。

它也是目前行业内最大的棉花标准制定者。

像我们熟知的NIKE、Adidas、ZARA、优衣库,还有这次带头闹事的H&M都是这家组织的会员。



资料来源:BCI

很多人好奇这家组织到底是做什么的?

BCI宣传,自己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良好棉花种植项目,并且促进自己主推的这种良好棉花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通,逐步改变全球范围内棉花的生产方式。

实质是,BCI想做一家独大,垄断棉花产业的供应链条。

BCI是怎么做到控制棉花生产链条的呢?

原来BCI棉花认证是一整条系统,从棉农就开始,每一包棉花都有BCI序号,再到下游的轧花厂、纺纱厂、面料厂、品牌方全部需要BCI认证。

此路是我开,想过当然要留下买路财。

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BCI当然做得不亦乐乎。

这种所谓的良好棉花并不是一种质量标准,像纤维长度、均匀度、马克隆值等质量参数和普通棉花完全一样,就连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棉花也没有提升多少。

它所谓的良好棉花,更侧重的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保护从业者的权益、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这里就能清楚地发现:

BCI其实从一开始就拿着人权、环保这样的西方标准来衡量、要求全世界。

2018-2019棉季,BCI认证的良好棉花560万吨,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22%。

其中,中国境内的良好棉花共计89.6万吨,仅次于巴西、巴基斯坦,是全球第三大良好棉花生产国。



2018—2019年中国棉农良好棉花的生产情况


有人会问这个BCI不是非政府组织么,为何要和中国过不去?

实际上从BCI这个组织的资金资助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德国政府控制的GIZ。



BCI组织的资金资助名单


所以,BCI这次充当反华势力桥头堡,也就不难理解。

东窗事发后,BCI中国和BCI总部说法可以说完全不同。

BCI中国发文表示:没有发现任何强制劳动的现象。

可以说BCI总部自导自演强制劳动的事情,已经不攻自破。



说清楚了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我们再来聊一下这次BCI为什么要向棉花下手。

之前的文章我已经谈了棉花定价权的问题。

现在我再聊一下棉花背后的纺织业。

这次他们想打击的不光是新疆棉花,还有中国的纺织业!

中国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202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总额高达3198.8亿美元,占全部贸易的6.9%,实现累计贸易顺差2725.8亿元。

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顺差一共37096亿元(约合5600亿美元)。

也就是,将近50%的货物贸易顺差是纺织品贡献的。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产能占全球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1-2019年度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趋势(单位:亿美元)

纺织产品尤其是棉制品,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所以,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约780万吨,缺口达185万吨。

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的87%,这也是为何我们说新疆棉花中国自己都不够用。

虽然新疆棉花产量大,但最顶级的新疆长绒棉只占全部产量的2.3%,大部分都是普通棉花。

像国内很多服装或毛巾生产厂家,你想用新疆长绒棉还需要单独加钱。

所以,仅仅从供需角度来说,根本不用担心新疆棉花卖不出去。

中国使用的大部分优质棉都依赖进口,而美国是我国五大棉花进口国中的首位国家。



2020年1-11月棉花进口来源国


这次打击新疆棉花,目的就是让中国纺织厂去更多地使用来自BCI认证的棉花。

这几年,国外的棉花要比国内的便宜很多,如果大量国外棉花涌入国内,势必会打击国内棉花生产。

所以,中国国内一直有进口配额。

所以,BCI这次搞动作也有向中国倾销棉花的目的。

而卖家则可能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



为什么BCI如此强硬?

为什么NIKE、Adidas、优衣库冒着丧失中国市场的巨大损失也要站队BCI?

表面是争议,背后都是利益。

中国在很长时间一段时间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这种所谓的国际代工,虽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但挣到的却是最微薄的利润,这背后有太多的无奈。

美国媒体《波特兰商业杂志》曾对NIKE运动鞋的成本构成进行过揭秘,每生产一双NIKE鞋,所需的平均成本只需要25美元,而售价却高达100美元。

像NIKE这样的服装时尚品牌护城河非常浅,他们大多数都是轻资产跨国公司,主要输出的都是设计、理念,而具体的产品制造执行都是交给外包代工厂。

那么在产品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些品牌如何维持自己的溢价能力呢?

靠的就是品牌价值维护!



耐克品牌生态价值示意图


尤其是在中国品牌还未走红世界,西方品牌掌握行业话语权的背景下。

人权、环保都是他们维护品牌价值的杀手锏。

试想购买一件H&M等品牌的衣服,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就能挽救一个在第三世界强制劳动的童工。

这不是非常符合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嘛?

至于真实与否,这不是品牌方所关注的,他们只关心加入这个概念后,自己的服装能多卖多少钱!

而BCI就成为最大的裁判者,你生产的衣服好不好,就它一句话。

一流的公司做标准,二流的公司做品牌,三流的公司做服务,四流的公司做价格!



纺织品全球循环标准

通过这种“标准”的威胁,让生产厂商不得不接受他们所提到的标准,对所有环节进行认证,验厂,持续从各个环节收取“过路费”。

所以,破局之道,首先就是抵制BCI这种以西方主导的标准体系。

中国在全球纺织业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不仅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品类最齐全的国家。

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223.7亿件,相当于为全世界人口每人提供2.94件衣服。

当所有中国工厂都团结起来,不玩BCI这一套之后,以目前中国的生产能力,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替代。

到时候大家就会坐下来,继续探讨标准该如何制定。

更好的办法则是建立一套自己的认证体系,并且讲好故事,在全球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