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往事叉烧(ID:wschashao),作者:叉少,头图来自:《蓝宇》截图


《山河令》近期迎来大结局,在豆瓣上,超过20万人给出了8.6的高分。热评第一说:“这绝对不是耽改,就是耽美。”


耽美这个词最开始来自日本,一开始指代唯美主义,60年代开始慢慢地演变,最终指代男性同性间的爱情。


中国大陆最早的描写男同志的小说往往连载于论坛、贴吧,其中一些偏现实主义,可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比如南康白起的《我等你到35岁》(传闻作者已于2008年投江自尽)。还有一些则是由女性作者创作,着重讲两个男性之间的爱情故事,背景不限,题材各异。


1999年,香港导演关锦鹏将一本同志网络小说《北京故事》拍成了电影《蓝宇》,《蓝宇》是中国大陆知名度最高的同志电影。


20年后,“同志片”式微,“耽改剧”开始流行,以前的人们想象不到,一个如此小众又隐秘的题材,会发展为全民娱乐,大众狂欢。 



1999年,制作人张永宁在网上看了一本小说,名字叫《北京故事》,故事主角是两个男人,一个叫陈捍东,一个叫蓝宇。小说描述的是高干子弟陈捍东买下大学生蓝宇的初夜后,慢慢爱上他的故事。《北京故事》过程曲折,结局惨烈,两人好不容易打破重重阻碍,最终却不能在一起。


看完后张永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几次到香港找关锦鹏,劝说他将这本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


关锦鹏看了两三章就看不下去了,说:“你是要我拍色情片吗?”


< 关锦鹏 ><br>
< 关锦鹏 >


张永宁却坚持要关锦鹏来拍,因为在当时的香港,他是唯一已经公开出柜的知名导演。


“你要是不拍,谁拍呢?”


将整部小说看完后,关锦鹏被打动,决定接下这部电影。他和张永宁找到编剧魏绍恩,动手改剧本。


原著小说为陈捍东第一人称口述,更像是回忆录。全文三十一个章节,几乎每一章都有大尺度的描写。改剧本时,编剧魏绍恩保留了第一人称的口吻,开篇第一句话是陈捍东的独白:


“那天早上你走了以后,我一直为你悬着心,一直觉得你仍然在我身边,你知道吗?”


灯光阴暗,胡军、刘烨先后出场。



关锦鹏选演员时先找到的是胡军。胡军当时已经演过《东宫西宫》,有出演同志片的经验。看到《蓝宇》的本子后,觉得很感动,也没想太多就接了下来。


接着是找蓝宇的扮演者。偶然的机会,关锦鹏在北京电影厂一位副导演的家中看到刘烨17岁时拍的照片,觉得和蓝宇十分相似:“眼神里有一种柔弱。”再加上刘烨和故事中的蓝宇身份背景一样,是来北京读书的东北人,关锦鹏便定了让他来。


两人一搭戏,十分默契。尤其刘烨,是关锦鹏三个月来所见这么多演员中最好的一个。


< 刘烨 ><br>
< 刘烨 >


胡军是大刘烨九届的师兄,两人之前不认识。两个异性恋要在一部同志电影中饰演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一开始都不太适应。


胡军开始演陈捍东时,没找到感觉,好像在演舞台剧,连编剧都觉得“样板而不可亲”,演的过程中胡军还和关锦鹏吵了一架,关锦鹏说:“你要是开口跟我说不想拍了,我马上让你走,我也不拍了。”


剧组拉着胡军去喝酒找感觉,胡军闷闷不乐,直接喝吐了。


< 胡军 >
< 胡军 >


喝完酒后,胡军还跑去和一个同性恋聊了一晚上,只为了深度了解这个群体。


刘烨一开始也不是很理解同性恋这种感情,但关锦鹏指导他:“你在拍这个戏时,一定要爱上胡军。你一定要被他迷住才行。”


演着演着,两人进入了角色,拍摄期间有夜大伙喝酒,喝着喝着胡军就哭了。那晚上刘烨不在,去上海了,他比胡军入戏更深。编剧魏绍恩说,他分不清哪一场是跟蓝宇的戏,哪一场是跟刘烨的戏。


刘烨最感动的一场戏,是在陈捍东送给蓝宇的别墅里,陈捍东要和蓝宇分手。一个长镜头,刘烨在前,胡军在后,镜头拉近,刘烨背对着胡军流泪。拍得那天刘烨哭得筋疲力尽。拍完后刘烨不敢看,每次看到这个镜头,都会很伤心。



电影的结尾不好,陈捍东刚认清自己的真实想法,想和蓝宇在一起时,蓝宇就死了。


两人为了这部戏流了不少眼泪。演戏也都是用的笨法子,胡军说:“我设身处地地为陈捍东去考虑。我把自己想成陈捍东。”刘烨则说:“演戏的那种感觉是讲不出来的。是心里面的一种感受。那种感受必须是真的。演戏必须自己要相信。”


2001年2月10号下午3点半的时候,《蓝宇》收工了。胡军老半天都觉得还在戏中:“因为我没能完全转过来。”几个月后,金马奖最佳男演员揭晓,获奖者是刘烨,胡军和他一起上台拿了这个奖,刘烨说:“这个电影是两个人的,没有师哥胡军的话,我得不到这个奖。”


《蓝宇》在北京的拍摄十分低调,拍完后也无法在内地公映,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却十分有名,连带着主题曲《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也一度风靡。


这部“地下电影”影响力之大,坊间一度传闻两个主角假戏真做,胡军后来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如果不考虑性别,肯定会选择和蓝宇(在一起)。 《蓝宇》结束后,关锦鹏又让两人拍了部《画魂》,这之后十几年,胡军刘烨两人都不再合作拍戏。


《北京故事》原本只是一本网络小说,改成电影《蓝宇》后,小说有了英文版。引言中说道:“《北京故事》的意义在于,1998年,同性群体微弱不闻,忽然有一部小说,让人们知道还有一种取向存在于世,近在身边”。


《蓝宇》在香港上映的那一年,中国大陆几乎不会公开谈论“同志”这个词,人们想象不到,十几年后,一种新的剧作类型“耽改剧”会诞生。



《蓝宇》之后,中国大陆也有导演拍了些同志片,男同志女同志都有,比如娄烨《春风沉醉的夜晚》,李玉《今年夏天》等,但大部分都和《蓝宇》一样,没有在大陆上映的机会。


台湾和香港拍得多一些,尤其台湾,经常在青春片中植入同志情节,拍了《盛夏光年》《蓝色大门》等,电视剧方面,台视还把白先勇的《孽子》改编成了同名剧集。


< 电视剧《孽子》 ><br>
< 电视剧《孽子》 >


但这些都不是主流。


同志片慢慢发展成耽美文化,由一个极端小众的题材走向大众,还是得益于网络。


2006年,有个叫“南康白起”的ID在天涯论坛敲下第一行字,开头他这么写:“前些时候去逛家具城,看中了一组棕色的沙发,宽大,舒服,几乎可以把半个人陷在里面。”


全文共30个章节,以第一人称进行,看上去就像是私人的日记。帖子的全名叫《我等你到35岁》,平淡的开头,但越写越悲伤。


交往了七年的男友要结婚成家立业,而“我”也是个男生,所以不得不和他分手。整个故事不到一万字,围绕男友结婚,写了一些很琐碎但情感真挚的生活日常。


《我等你到35岁》,有人说是炒作,也有人觉得是真实。不管真假,在那个网络文学刚刚开始发展的时代,在百度贴吧和各大论坛,这个同志故事都被人疯狂转载。


网络传言,《我等你到35岁》的作者南康白起在2008年投江自尽,更给这个故事平添了伤感的色彩(以及传播的热度)。十五年后还有人在豆瓣上写下评价:“这是我看过最心碎的故事。”“不忍心再看第二遍。”


过去,同志文学隐秘而小众,但到了网络时代,人们轻而易举就接触到这样的信息。


在南康白起写下《我等你到35岁》的这一年,晋江文学城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版块——耽美(后改名纯爱)


耽美文学最开始起源于日本,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被认为是最早的耽美漫画。这些漫画经由网络传到大陆。



很快,中国内地也有了写耽美的作者,她们在那个资讯匮乏的时代迅速出名。在2008年,晋江就已经拥有大热耽美作者天籁纸鸢、风弄、蓝淋、大风刮过等,只要看过网络小说的女生,基本都听过这些“大神”的名字。


第一批耽美小说作者长期霸榜,几乎统治了晋江。尤其天籁纸鸢,在2006年到2014年都是晋江作者总排名第一名。她的耽美小说《花容天下》《天神右翼》等的作品积分也常年是网站内第一名。


第一批古早的大神们开创了“耽美小说”的时代,但她们几乎没有从中吃到什么红利。晋江耽美板块曾经的第一名天籁纸鸢2012年宣布不再写耽美,换了个笔名叫“君子以泽”,只写言情,虽然经常是言情版块的积分第一名,但作品知名度并不如前。


和写言情小说的作者不同,耽美小说作者的作品很难得到影视改编,IP也难有转化,于是耽美总是以文字的形式在小众的群体中传播。


直到2015年,一位叫柴鸡蛋的作者突发奇想。她投资了40万拍摄自己的耽美小说《逆袭》,这个举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IP时代,耽改剧来了。



2015年,柴鸡蛋研究生毕业。在读研究生的两年半里,她写下了自己著名的“耽美三部曲”,《逆袭》《上瘾》《势不可挡》。就作品知名度而言,柴鸡蛋比不上晋江的耽美大神们,但就营销功力,柴鸡蛋比上面那几位加起来都强。


2015年柴鸡蛋在北京卫视上班,接触了一些影视圈的资源后,她自掏腰包40万,亲自当制片人,把自己的小说《逆袭》影视化,该剧讲述了一个穷屌丝逆袭成高富帅后抢走前女友的现男友的故事。拍片时柴鸡蛋没有什么宏大设想,单纯是为了“满足自己作为腐女的爱好”,找演员时请不起有知名度的,几乎都是新人。


柴鸡蛋拜托演员王宇找主角驰骋的扮演者,王宇就叫了自己弟弟来,弟弟王青以为是来剧组当司机,欣然答应。结果来了后莫名其妙就成了男主角,还要和另一个男演员冯建宇演情侣。


这种情况一年后再度发生。


刚从东华大学表演系毕业的龚俊正到处找事做养活自己,听说有部剧是双男主,想也没想就接了,结果那部戏就是柴鸡蛋“耽美三部曲”中的另一部《盛势》。


< 网剧《盛势》 ><br>
< 网剧《盛势》 >


5年后的龚俊会出演另一部大热耽改剧《山河令》,但2016年还轮不到他火。


这一年柴鸡蛋把积蓄都拿出来拍网剧,和银行贷了款,终于将自己的三部作品全部影视化。本来是为了满足自己兴趣,但没想到,其中有一部《上瘾》却火遍全网。


《上瘾》于2016年1月29日在全网播出,因为太火又题材敏感,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被下线。在360百科中,这部剧的简介简单直接:《上瘾》讲述了白洛因与顾海跨越性别之爱的青春励志爱情故事。和后来的耽改剧不同,两个男主不是朋友、不是知己、也不是社会主义兄弟情,《上瘾》一上来就直说了是爱情。


< 网剧《上瘾》 ><br>
< 网剧《上瘾》 >


这部剧拉到了投资,但制作成本也只有500万,拍摄时间仅仅23天,上线时间不到一个月,却让两个演员大火,主演黄景瑜、许魏洲直接一跃成为一线,黄景瑜出演《上瘾》之前,没有任何演戏经验,《上瘾》播出后,他去个机场,都有几千个粉丝跟随。


《上瘾》正式打响了耽美改编第一枪,知名度大到刘德华都在追。



《上瘾》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财富密码”——真人演员CP。主演黄景瑜和许魏洲的CP“鲸鱼与洲喵”在新浪CP榜上长时间挂在热度第一,第二年上线的《镇魂》则让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年还不红的朱一龙一举成名,同时让朱一龙和白宇的CP上了多次热搜。


也是这一年,“嗑CP”这个词开始慢慢红火。


但谁也没想到,耽改剧的红火和粉丝“嗑CP”的行为,又将带来另一场“腥风血雨”。



在柴鸡蛋拍摄耽美网剧《逆袭》的那一年,晋江文学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人作者,名字叫墨香铜臭,她写了一部叫《魔道祖师》的耽美小说,在小说完结的当年,《魔道祖师》在晋江的网站积分排名全站第一。


小说的影视版权被腾讯买下,三年后改编的网剧《陈情令》上线。


< 网剧《陈情令》 ><br>
< 网剧《陈情令》 >


2019年,《陈情令》是全网播放量最高的网剧(91.5亿次),也是豆瓣评分人数最多的剧集(156万8千)。《陈情令》上映的同时,《长安十二时辰》也在热播,在剧集上线前,主演易烊千玺的知名度远高于肖战、王一博,但在当时的新浪热搜数据统计中,肖战、王一博的累计搜索量、讨论量、阅读量,在剧集播出期间都要高于前者。



耽改剧再次显示出它最大的威力——短时间内制造顶流。


《陈情令》为《魔道祖师》的耽改剧,戏里魏无羡和蓝忘机为患难与共的知己,戏外,粉丝为两个真人演员拉了个CP,也是因为这个CP,导致了“2·27事件”的爆发。在网络流传的故事版本中,是肖战的粉丝举报了CP粉写的同人文,导致海外网站AO3被墙。


本来这只是小圈子里的纷争,但在疫情期间迅速发酵,粉丝们各自为阵,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骂战。


这场纷争除了粉丝,也影响了演员本人和资本方。闹得最凶的时候,有个叫卢诗瀚的记者发了篇文章《肖战背后:腾讯的背水一战》(该文现已被删除),直指资本正面临的困境和做出的“不道德”选择。而身处舆论中心的演员肖战,一开始选择不回应,这种消极面对的做法被人骂得很惨。


一年后事情稍微平息,他发了条微博道歉,说:“从我没有表达出态度的那一刻,我就已经错过了和大家理性沟通的窗口,从一开始,我就错了。”


“2·27事件”闹了整整一年,围绕《陈情令》和两位主角的纷争也一直没有停止,但耽改剧上线的速度依然势不可挡。2021年2月,《山河令》上线,截止到昨天,超出20万人为该剧评分8.6,短短一个月,《山河令》又制造出两个新的流量明星张哲瀚和龚俊。


< 网剧《山河令》 ><br>
< 网剧《山河令》 >


但和《陈情令》类似,《山河令》也逃不过粉丝的各自狂欢和相互撕扯。


3月23日点播大结局的当天,《山河令》中饰演周子舒的演员张哲瀚发微博告别角色,而另一个主演,饰演温客行的龚俊,仅仅因为与女演员周也的互动要多于和男演员张哲瀚的,就被部分粉丝骂“不尊重角色”、“不看重故事”。


至于爱情,无论故事将爱情讲得多么动人,人们也可以找到理由相互攻击,不是攻击演员就是攻击编剧,点播大结局的第二天,《山河令》的制片人马晓发微博回复部分不理智的粉丝:“请放过我们的编剧吧,一个初出茅庐的编剧,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请不要网暴上升家人,你们要骂就骂我吧!”


下面依然有人骂。



一个故事,一种感情,只要成为了大众的消遣和娱乐,再真挚的东西到了最后,都无人记起、无人关心。



《蓝宇》的原著小说《北京故事》最初是在网上连载,它的点击量一度超过中国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


关锦鹏在拍摄电影《蓝宇》的时候,张国荣给他打了个电话,劝他不要拍:“如果你从此被拉入黑名单了怎么办?从此被内地市场封杀了怎么办?”


关锦鹏坚持将《蓝宇》拍了出来:“我不是去标新立异,我并没有说我是一个同志运动的先驱,但是我觉得正确对待同志议题的声音,我在生活里是有发声的,《蓝宇》也是一种很清楚的发声。”


多年以后,《先锋人物》去采访刘烨,刘烨说,《蓝宇》给了他相当大的影响,在那之前他对于同性恋是不太理解的。演完之后,他才明白真爱无关性别。


而在易立竞的采访中,胡军说:“那时候我总觉得,同性恋之间的情感的那种纯粹,甚至远胜于男女之间的情感的纯粹,那种依靠感,不离不弃的那种东西,很打动人,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两人都被这个故事打动,《蓝宇》拍完后,胡军说:“拍完戏后我们很少联系,想尽快从这个戏里出来。我会刻意不给他打电话,他也明白,也不打过来。”


拍《蓝宇》到了快结尾的时候,有一场市郊公园的戏,那天刚下过一场大雪,湖都结冰了。拍着拍着,制片张永宁又哭了。多个月后,剧组在北京友谊宾馆宴会厅的关机饭上,所有人都哭得一塌糊涂。


那时候,故事还十分单纯,人们的情感也更真。包容是人们的共识,而理解取代了骂声。


部分参考资料:

[1]、《蓝宇幕后花絮》

[2]、《蓝宇》戏外的故事,魏绍恩

[3]、《关锦鹏:走出香港》,第一制片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往事叉烧(ID:wschashao),作者: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