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微信上浏览时,看到科普作家方舟子的一篇题为《美国疫苗背后的“中国力量”》的文章(以下简称“方文”)。方文上半部分评论的是我国复星医药公司与德国BioNTech公司在新冠疫苗开发方面的合作,这些内容不在本文讨论内容之内,就不再详述了。方文下半部分涉及到的是一位名叫王年爽的中国科学家,指控他“以前的研究跟新冠疫苗的研发最多是沾一点边,就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是“大功臣”,而且媒体纷纷地在吹捧他“。不明真相的读者读了方文,可能以为文章揭露了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然而实际上,该部分充斥着恶劣的谣言和话术。虽然方文在某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后不久就遭投诉而被删除,但在其它网站上仍然可以找到文章链接[1],加之方舟子此前在其自媒体账号上也发布了类似的内容,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澄清事实真相,以正视听。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王年爽博士的研究对新冠疫苗的开发到底有怎样的贡献。相信许多读者都注意到,在此次新冠疫苗开发过程中,新兴的疫苗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备受瞩目的mRNA疫苗技术,其原理是将病原体的部分遗传信息注入体内,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相关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应答。与传统灭活或者减活疫苗相比,mRNA的潜在优势在于开发速度更快,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此次最早公布三期临床试验的两款新冠疫苗——分别由德国BioNTech和美国莫德纳公司开发——都是mRNA疫苗,且有效率都超过90%,可见mRNA疫苗的巨大潜力。另一种疫苗技术——重组蛋白疫苗,则是将病原体中的某一特定蛋白质配合佐剂注入体内以引起免疫响应。基于重组蛋白疫苗技术的新冠疫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美国Novavax的重组蛋白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也达到了96.5%的成功率。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也称S蛋白)是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关键结构。因此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重组蛋白疫苗都希望利用该蛋白质触发人体的免疫应答。这一思路看起来可行,实施起来却面临一个难题:新冠病毒在感染人体细胞前后,其刺突蛋白的构象会发生变化,由“融合前构象”变成“融合后构象”。与后者相比,融合前构象能够触发更强烈也更持久的免疫反应,但这一构象非常不稳定。如果这一难题得不到解决,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新冠疫苗。
幸运的是,一些科研人员此前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目前任职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ason McLellan教授,此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疫苗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存在着类似的表面蛋白构象转换问题。他与合作者Barney Graham博士在分析病毒表面蛋白结构的基础上发现,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引入若干突变可以稳定融合前构象。稳定后的融合前构象能够引发强烈的免疫应答,从而为研发RSV疫苗指明方向。该研究入选了《科学》杂志2013年十大科学进展,多家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SV疫苗也进展到了临床二期或三期。
王年爽于2014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McLellan教授(当时在达特茅斯学院任教)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根据RSV疫苗研发提供的线索尝试解决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的刺突蛋白质构象转换问题。王博士通过前后两年多时间的反复摸索,发现引入两个脯氨酸突变从而稳定MERS的刺突蛋白融合前构象的“S-2P技术”。并很快通过实验验证了“S-2P”发挥作用的广谱性:这一技术对于稳定包括SARS、MERS、HKU1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都能发挥作用。当新冠疫情爆发时,王博士和同事很快确认S-2P技术也能很好地稳定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这就为新冠疫苗的开发铺平了道路。多款已经或者有望获准使用的新冠疫苗的开发厂商,例如前面提到的BioNTech、莫德纳和Novavax,以及强生、CureVac、Sanofi/GSK、Medicago等公司均使用了S-2P技术。
不难看出,王博士确实对新冠疫苗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感到自豪,笔者也衷心希望王博士再接再厉,在今后的科研生涯中取得更多成绩。
对于这样一位出色的中国科学家和他的研究工作,方文又是如何介绍的呢?
首先,读完该文,读者很容易认为是王博士自己首先在媒体上吹嘘,比如倒数第六段说“人家只是在设计新冠疫苗的时候参考了一下他几年前参与做出来的一个成果,他怎么就可以吹嘘自己是新冠疫苗研发的大功臣呢?“,倒数第四段又说”王年爽为什么敢在国内这么吹嘘自己呢“,类似的表述,在文中可以找到多处。
然而真相是什么呢?王博士注册了新浪微博,ID是“为格命思奔“。从疫情之初就一直在科普新冠相关的知识和疫苗、药物的研发进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他的微博上浏览一番,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方文所说的“自我吹嘘”?实际上,不仅王博士此前从未“吹嘘”他对于新冠疫苗研发的贡献,国内媒体最初对他的工作也是知之甚少,王博士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了解,要归功于美国的媒体。
据笔者检索,最早提及王博士对于新冠疫苗开发的贡献的,应该是去年7月份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对McLellan教授课题组的报道[2]。美国两款mRNA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成功之后,美国主流媒体开始关注疫苗背后的英雄。例如《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一场赌注成就非凡成功:领先的新冠疫苗如何冲破终点》就介绍了王博士多年以前付出巨大努力做出突破,但在当时未得到主流期刊认可的故事[3]。著名科普期刊《美国国家地理》也在其网站上刊发了题为《他们花了12年破解一个谜团。这催生了最早的新冠疫苗》的长篇专题报道,其中也明确提到了王博士的名字[4]。美国最著名的播客节目《This American Life》专门报道了新冠疫苗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四个人:王博士,他的导师McLellan教授,McLellan教授曾经的合作者,现任NIH疫苗研究中心副主任的Graham博士,以及NIH具体参与Moderna疫苗研发设计的Kizzmekia Corbett博士。在节目中也专门介绍了王年爽从中国山东农村到加入美国顶级实验室,做出最重要设计的历程。在美国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之后,国内媒体才纷纷跟进报道。
《华盛顿邮报》对McLellan教授课题组所作贡献的报道,不仅明确提到了王博士的名字和相关贡献,还列出了照片并引用他说的话[3]。
在竖了这样一个大大的稻草人后,方文又用各种话术和谣言竭力贬低王博士的研究。王博士及其导师关于MERS的论文于2017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方文声称,王博士名义上是三位共同作者之一,但实际上只是第二作者,而且只是“给教授打工的,做出什么研究结果并不属于他”。但打开这篇论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三个共同第一作者来自三个不同实验室,王博士不仅是三位共同第一作者之一,而且和导师McLellan教授以及Scripps研究所的Andrew Ward教授共同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通讯作者要对论文负全面的责任,通常由课题负责人例如大学教授担任,很少有机会轮到研究生和博士后,尤其在这种多个研究机构共同合作的课题当中。而王博士能够和导师同时作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说明他在该研究中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绝非简单的“给教授打工”。
王博士等人2017年发表的关于MERS的论文。注意红线标出部分,明确指出王博士既是三位共同第一作者之一,也是通讯作者之一。
方文又说2017年的这篇论文“是很普通、很平常的研究,一般的博士生、博士后都能够做,并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发现“。我们知道,衡量学术研究的意义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次数。该论文发表至今不到四年时间被引用超过380次(数据来源:谷歌学术,下同),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说明这项研究绝非方文所说那样无足轻重。
方文接下来又误导读者说,开发新冠疫苗的公司只是“引用”、“参考”王博士的研究成果而已。然而笔者前面已经指出,如果没有王博士等人开发的S-2P技术,多款新冠疫苗的研发都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成功,这从许多公开发表的资料中都可以得到验证。例如Novavax的动物实验数据发表于《自然-通讯》。在回复审稿人提问为什么要使用S-2P技术时,他们明确引用王博士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并称他们的实际应用发现,稳定化的刺突蛋白对于生产上亿剂的疫苗是至关重要的[6]。又如BioNTech公司及其合作者辉瑞公司发表的论文明确指出,他们最终获得批准的mRNA疫苗,编码的正是采用S-2P技术稳定后的蛋白。该公司当初还测试了另外一种不同的mRNA疫苗的设计方案,但最终还是采用S-2P技术的疫苗更胜一筹,由此可见该技术的价值[7, 8]。如果把开发新冠疫苗比作通关一款新出的游戏,那么王博士等人的工作相当于根据既往经验已经预见到了其中最难通过的一个关卡,并提前设计好了闯关秘籍。游戏玩家果然遇到这一关,然后纷纷购买秘籍并成功闯关。如果我们说玩家只是“参考”了王博士的秘籍,各位读者觉得这样是否合适?
《自然-通讯》发表的Novavax动物实验论文附带的同行评议文件。在回复审稿人意见时,Novavax的研究人员引用了王博士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文章(绿色标注),并明确回应野生型蛋白不稳定,而稳定化的刺突蛋白在热稳定性和纯化条件下保持稳定,这对于生产上亿计的疫苗是至关重要的(黄色标注)[6]。
BioNTech和辉瑞公司关于其新冠疫苗的论文和公告,明确指出了其BNT162b2候选疫苗基于王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而正是该疫苗最终被证实安全有效并被获准使用[7,8]。注意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9和10正是王博士等人分别在2017和2020年发表的论文。
方文为了进一步贬低王博士对新冠疫苗研发的贡献,还举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关于莫德纳疫苗的设计的论文为例,声称总共62个作者中王博士只排在第46位,以此证明王博士的贡献微不足道,还煞有介事地发问排在他前面的作者“是不是更可以说自己是研发新冠疫苗的大大大大功臣呢“?
但我们如果仔细阅读该论文[9],会发现文章之后有一则关于“利益冲突“的声明: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关于莫德纳新冠疫苗论文中有关利益冲突的声明[9]。
该声明告诉我们,王博士是与此疫苗密切相关的两项核心专利申请的发明人之一。其中第一项申请”Prefusion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s and Their Use”已经公开,查阅后可知,该发明即王博士等人在2016年发现的稳定冠状病毒刺突蛋白融合前构象的S-2P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来实现针对冠状病毒的预防或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该专利的权利要求涵盖了利用S-2P方法开发针对冠状病毒的mRNA疫苗、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第二项申请的具体内容目前尚未公布,但从其标题” 2019-nCoV Vaccine”可以推断,应该是在此前发明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毫无疑问,王博士是多种新冠疫苗的核心专利的发明人之一,其贡献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至于他在某一篇特定论文中的作者排名,反倒不那么重要。方舟子举例的那篇《自然》论文,署名排在王博士前面的几十位作者,大多却并不是这两项核心专利的发明人。这也不难理解:这些研究者虽然参与了新冠疫苗研发工作,但对原创性的概念可能并没有贡献,因此自然无缘被列为发明人。方舟子拿论文作者排名说事,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体现了他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生物医药产业化流程的无知,不过是贻笑大方而已。
不过,方文提出的这个问题,笔者倒是觉得有必要多说两句。我们宣传王博士在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甚至否定其他研究者的贡献。实际上,新冠疫苗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团结协作。王博士自己也说,Moderna疫苗的研发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不同领域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10]。优秀的科学传播从业者,应该充分抓住这一机会,向普通民众更好地普及相关的知识,带领读者认识这些成就背后的辛勤付出者,从而促进全社会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风气。而反观方舟子,不去尽到科普作家应尽的义务也就罢了,居然反过来利用普通民众对于科研的不了解来进一步误导读者。生物学外行认为“改两个氨基酸没什么大不了”情有可原,你一个生化博士也跟着这样起哄,丢人不?在笔者看来,这正是方文令人不齿之处。
方文对王博士的造谣污蔑还有很多,由于大多属于学术之外的诛心之论,笔者不想为此浪费篇幅。但既然方舟子在文章结尾大言不惭地说什么“骗子或者是准备当骗子的人,才会对我这种揭露骗子的人充满了如此变态的仇恨”,那笔者在此要奉劝他,不要再用这种拙劣的话术自欺欺人,正视一下自己的问题吧。就说新冠疫情爆发这一年多来,你散布了多少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甚至是赤裸裸的谣言,自己心里真的没点数吗?
笔者倒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王年爽博士这样正直而又有才华的人勇敢站出来揭穿你的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