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家都是避风港 | 巴彦县公安局
弑亲案打破了人们对家庭的美好想象,因而备受关注。“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即使偶有矛盾,也能恢复到相亲相爱”——这样的图景,在弑亲案里完全不存在。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怎么会有孩子要杀掉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办法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呢?
数十年来的犯罪学和心理学研究,从大量弑亲案中,确实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有些弑亲案是出于无奈,有些出于疾病,有些出于冷酷的算计......
弑亲案绝不是天降意外,凶案发生前往往已有征兆。
1
生父与儿子:
最常见的受害人与凶手
弑亲案既是普遍的,又是偶发的。
普遍,是指从古自今,从东到西,各种文化各种族群里,都发生过弑亲案。曾经为100多个弑亲案凶手做过心理评估的犯罪学家凯瑟琳·海德(Kathleen Heide)说,“唯一没有发生弑亲案的大陆是南极洲。主要是因为南极洲上没有长居的人类。”
偶发,是指弑亲案少见,大部分人身边从没发生过。凶杀案发生的频率本来就不高,全球大概在每十万人里6人左右。而弑亲案仅占凶杀案里的2%~4%左右,属于绝对的小概率事件。
弑亲案不是意外 | pixabay
弑亲案的受害人里,数量最多的是生父,其次是生母,第三位是继父,第四位是继母。虽然继父继母与儿女的冲突可能更大,但生父生母毕竟人口基数更大,因此更可能出现极端冲突。在1976~2007年间美国发生的8117起弑亲案里,生父占了45.2%,生母占了36.3%,继父16.7%,继母只有1.9%。
弑亲案的凶手里,儿子大大多过女儿,儿子大概占85%,女儿仅占15%。另外,儿子常常单独作案,而女儿更倾向于找同谋一起作案。
生父和儿子,分别是弑亲案中最多的受害人和凶手 | pixabay
从凶手的年龄来说,成年人多过未成年人。海德统计过弑亲案里的7860个凶手,最多的是成年男性占69.1%,其次是未成年男性占16.1%,再其次是成年女性占11%,最后是未成年女性占3.8%。也就是说,孩子养到成年了,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能轻松,假如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健康的话,父母反而可能要面临来自孩子的反噬。
凶手分三类:
生病、受虐、变态
海德将弑亲案凶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第二类,曾被严重虐待者。第三类,自私危险的反社会人格。
下面,我们将总结三类凶手的特征。请不要因此恐慌,弑亲案本身非常少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生病、受虐、变态是弑亲案背后的三大主因 | pixabay
*第一类,由于严重精神疾病而杀人
此类弑亲案,有如下特点:
① 父母的死亡和精神疾病直接相关。有的凶手可能出现幻觉,认为受神灵指示;有的凶手有受迫害妄想,以为受到父母的严重伤害;有的凶手得了卡普格拉综合征(Capgras syndrome),认为自己真正的家人已经被替换成了外表相同的替身。
② 在弑亲案发生前,凶手就已经被诊断出精神疾病,如偏狂型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等。凶手还可能为此入院治疗过,周围人之前就曾注意到凶手的行为怪异,或者知道他的病史。凶案往往发生在凶手停药时。
③ 如果有多名家庭成员被杀害、手段极端暴力、用的武器怪异,这些情况下,凶手很可能是患有精神疾病。
④ 有些凶手因酒精或毒品而进入短暂的精神失常状态,这些人可能有抑郁症病史。
⑤ 有些凶手有大脑明显异常,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杏仁核异常,暴力冲动的患者常有前额叶皮质功能障碍,无法控制冲动。
⑥ 有时受害者年纪极大(如超过75岁),患有无法治愈且身心痛苦的绝症(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凶手可能是极端疲累、显著抑郁的子女,往往采用较无痛的手段(如一氧化碳)。在这种违法的“安乐死”弑亲案里,凶手有时也被认为受到精神疾病或情感障碍的影响。
⑦ 在弑亲案发生后,凶手可能试图自杀。
弑亲案凶手可能试图自杀 | pixabay
*第二类,曾被严重虐待、为了结束虐待而杀人
此类弑亲案,有如下特点:
① 凶手是出于恐惧或绝望而杀人,为了保护自己或别人而杀人,案发前有很长的被家暴被虐待史。
② 被杀的父母往往是酗酒者或虐待者。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等。
受虐子女可能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弑亲 | pixabay
情感虐待主要是指,语言暴力、不恰当的惩罚等。辱骂在弑亲案里很常见。恰当的惩罚应该和孩子的行为恶劣程度成比例,而不恰当的惩罚则是不成比例、难以预料的,比如因为偷看电视就暴打孩子。这些手段都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障碍或精神伤害。
性虐待除了明显的强暴外,还包括给孩子看色情内容,进行有性意味的挑逗等等,这些行为都会令孩子感到羞耻和惊恐。
忽视主要是指,不给儿童提供安全的住所、食物、监管、医疗和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协助才能健康成长,“不作为”同样是一种虐待。
目睹家里其他人被身体虐待,也是一种虐待,例如孩子看到母亲被父亲殴打,会一边担忧母亲,一边害怕轮到自己。
③这种情况里,凶手往往是未成年人。
成年人不太会因为受虐待而弑亲,因为成年人已经有了谋生能力,可以远离虐待狂父母而独立生存。相比之下,未成年人的选择要少得多。他们的大脑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很难想到不同的行为方式、权衡不同的策略,经济来源贫乏,文凭还没有读出来,工作技能也有限,要靠自己生存很难。
当遭受虐待的未成年人觉得自己没有出口、无助,而家庭环境又越来越无法忍受,他们可能会绝望地认为,除了杀人别无他路。
遭受虐待的未成年人比成年人出路更少 | pixabay
④ 凶手在外表现较好,可能比较孤独,但没有其他犯罪史。单纯被虐待不会造成反社会人格,尽管他们可能会采用一些反社会的方式,来作为保护自己的心理防御手段。
⑤ 凶手经常患有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们往往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容易受到惊吓,很难控制情绪,很难信任他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里,并没有值得信赖依靠的大人出现。
负责自控和决策功能的前额叶皮质,大概到25岁左右才会完全发育好。而被虐待会阻碍大脑的发展,使得受虐的青少年很难调节自己的强烈情绪,也很难“三思而后行”。还有个专门形容他们的医学术语——“受虐儿童症候群”(Battered child syndrome)。
⑥ 在弑亲案发生前,凶手可能尝试过离家出走或自杀(都是逃离家庭的努力)。在弑亲案发生后,凶手短期内往往有解脱感和轻松感。
被虐待将阻碍大脑发育 | pixabay
*第三类,自私危险的反社会人格造成的弑亲案
此类弑亲案,有如下特点:
凶手可能是未成年人,也可能是成年人。
② 凶手往往有其他犯罪史,他们自恋,缺乏同情心,无法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毫无悔过或内疚心,不觉得自己要为造成的伤害负责任。假如凶手未成年,很可能被被诊断为品行障碍;如果凶手已成年,则很可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甚至是精神变态(psychopathy)。
反社会类型的凶手,可能有其他犯罪史 | pixabay
精神病患者弑亲时可能在失常或狂乱中,而精神变态则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不在乎。对于自己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他们没有焦虑感或罪恶感,因此,精神变态看起来甚至可能是镇定而平静的。
③ 此前可能存在子女对家长的家庭暴力,而且逐渐升级。
反社会的小孩往往从小就不服从家长,不断挑衅,试探底线,无视家长的规定,按自己的心意行事。家长最开始可能疏于或无法约束子女。当家长试图用更严的纪律来规范子女时,子女被激怒,并开始攻击家长。
④ 弑亲案发生后,凶手往往去寻欢作乐。
子女对家长的暴力同样存在 | pixabay
特别年幼的儿童弑亲,比较可能是精神失常。青少年弑亲,更可能是因为被虐待或是反社会人格。成年人弑亲,更可能是因为精神失常或是反社会。
三类凶手里,严重精神病患者需要治疗并持续服药;严重受虐的未成年人最可能回归社会后做个好人;而冷酷的反社会人格,是最难“悔改变好”的。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案例有时很难归类。某个凶手到底是被虐待的可怜孩子,还是自私的精神变态,并不那么容易分清,需要心理专家进行具体评估。
3
我们能够减少弑亲的发生吗?
虽然弑亲案的比例极低,仅占凶杀案里的2%~4%,但我们仍有必要去减少它的发生。弑亲案的起因各不相同,方法自然也要随之变化。
1.减少反社会人格造成的弑亲案,可能是最难的。
社会需要注意到,存在一种“孩子对父母的家庭暴力”。先正视这种虐待的存在,这样的父母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2.减少精神疾病导致的弑亲案,要注意警兆,并及时求助医疗机构。
弑亲案的预防要根据起因 | pixabay
加拿大精神病学家费德里克·米洛德(Federic Millaud)认为,以下情况要特别警惕:个人或家庭里有精神病史、家庭暴力史;精神病患者停止服药,或者进行饮酒吸毒等高风险行为;精神病患者被社会排斥,也被亲友圈驱逐时。
匹兹堡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娜·纽希尔( Christina Newhill )建议,这样的高危家庭父母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学习如何与病人对话,以减少“敌意对话”,为病人营造一个更少负面刺激的环境。
关注精神疾病及风险情况 | pixabay
司法心理学家杰拉尔德·库克(Gerald Cooke)认为,以下状况会升高成年人弑亲的风险:男性、与父母同住或住得很近、失业或啃老、没有亲密伴侣、缺少社会联系。
假如子女的精神病恶化,家庭冲突增加,出现与父母相关的妄想或幻觉,近期试图逃跑或使用暴力,试图伤害或威胁要伤害父母……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时,请精神病医生介入,尤其是及时让子女住院治疗,就能减少许多悲剧。
3.最应该也最可能被避免的,是家庭虐待导致的弑亲案。
海德总结过“让青少年更容易杀死父母的五大因素”——
① 青少年在缺乏温暖或有其他严重问题的家庭里长大。这样的家庭会给孩子极大压力,孩子们不相信大人,遇到困难不会和大人求助,也不懂得如何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② 家庭内的暴力或虐待已经持续多年。
③ 情况越来越恶化,暴力事件增加,暴力手段升级。
④ 随着时间推移,家庭内持续的动荡和压力给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⑤ 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枪支。
持续多年的、逐渐恶化的家庭暴力虐待,是弑亲案的强大催化剂。减少弑亲,从减少对孩子的家暴开始。学校、社区,发现有孩子可能受虐,要及时向警方举报。遇到暴力伴侣的人,要努力把孩子带离那个“有毒的环境”。
离开那个糟糕的环境,接受心理医生的评估和治疗,很多孩子就不会被逼到用极端暴力来自保。
受虐子女如受到帮助,将降低采取极端暴力自保的可能 | pixabay
比起事后的谴责站队,了解弑亲案成因更大的意义是:在尚可挽回时,通过尽可能多的理解、帮助和其他有效措施,减少悲剧的发生。
逝去的宝贵生命无法再重来,而对于凶手而言,人生轨迹也会急转直下。未成年犯罪者从此再没有回到学校,而在监牢里“学”到了各种犯罪技能。精神病人失去了往往最在乎他们、最有可能帮助他们的家人,可能一辈子再也无法离开精神病院,也可能流离失所而早早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