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清晨,你半眯着惺忪的双眼,一路摸索到卫生间,下意识地挤上牙膏,刷头在口腔内左手或右手几个快动作……

就这样,你完成了一次刷牙。然而在牙科医生眼里,你只是在“假装刷牙”。



牙不好会影响全身健康。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概率远高于牙周健康人群。

《生命时报》,教你一套最标准的刷牙姿势,回去照着这个认真刷牙吧!

受访专家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 李刚



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出:“我国有超过半数的人都达不到有效刷牙”。

有人20岁出现龋齿;30多岁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刚过50岁已经掉了好几颗牙……不好好刷牙会给牙菌斑留机会,蛀牙、牙周炎、牙石都跟它有关。

No.1

赶集式刷牙(刷牙时间短)

毎次刷牙匆匆几十秒,就图“打个照面”。有人甚至为了赶时间,刷出泡沫来就自我感觉良好,整个过程连30秒都不到。



No.2

伐木式刷牙(楔状缺损)


粗暴的伐木式刷牙,不仅难以清除牙间的食物残渣,久而久之还会损伤牙釉质,同时刺激牙龈。

牙颈部的釉质很薄,如果长时间的横向刷牙会造成牙颈部严重磨损,形成牙齿楔状缺损。



No.3

竖刷式刷牙(撞击牙龈)

“竖刷式”虽然能够避免牙齿的楔状缺损,却很难清洁到牙齿及牙龈交界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口腔内最容易存积食物残渣和细菌的地方,如果不能有效清洁,长期菌斑堆积以及牙石形成,会使牙龈红肿、出血、萎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此外,使用这种方法时牙刷容易撞击牙龈,长时间就会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敏感。

No.4

闭嘴自由发挥式刷牙

还有一些人无所谓横竖,采用“闭嘴自由发挥式”。这种毫无头绪的刷牙,更难做到面面俱到。闭嘴刷牙往往更容易忽略牙齿舌侧面的清洁。



刷牙刷舌头,减少口腔细菌

舌面上许多小的突起乳头,高低不平,极易成为藏匿病菌的温床。

如不注意定期清洗,舌苔上的细菌便会悄悄生活在舌头细缝里,并逐渐侵害到牙齿、牙龈、咽喉,引发口臭,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口腔、呼吸道等疾病。



通常情况下,健康的舌面颜色应是粉红色,且覆盖一层淡淡的白色。

如果颜色有变,甚至从淡白色变成了黄褐色,说明舌苔已经非常厚了,必须及时清洁。

清洁舌苔可用专门的刮舌器,也可用软毛牙刷清洗。具体方法:

伸出舌头,从舌面后1/3处开始,从后向前轻刮;

注意刷舌不宜过久过猛,简单清理即可;

每刮一次记得用流水漱口,每次刮2~3下即可;

如果是用牙刷,应在靠近舌的中间部分,用刷毛轻轻刷洗。 

巴氏刷牙法,清除牙菌斑

导致牙病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牙菌斑。它可能产酸脱钙形成龋齿,或分泌毒素侵害牙周组织。



刷牙的核心:清除牙菌斑



因此,日常护牙最重要的是清除牙菌斑,以预防龋齿、牙周炎,避免牙疼。

清除牙菌斑,不同人群应该注意:

老人牙缝大,可多用牙缝刷;

中年人容易上火,牙龈发炎、红肿、流血,应用软毛牙刷;

儿童刷牙有困难者,可用电动牙刷。

学会巴氏(Bass)刷牙法



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了一套标准刷牙法——巴氏(Bass)刷牙法。这也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可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

饭后30分钟内刷牙,每次至少3分钟,牙刷宜选择小头软毛的。

刷门牙外侧: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刷门牙内侧: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刷牙齿咬合面: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



刷牙齿内侧面: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



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清除牙菌斑的“辅助工具”

单纯刷牙只能清除约2/3的牙菌斑,其他的都藏在牙缝、部分牙龈缘下,以及牙齿排列不齐造成的死角里,很容易导致邻面龋、牙龈发炎等症状。

因此,在正确刷牙的基础上,还要科学使用“辅助工具”。

漱口水

漱口水能帮助抑制菌斑生长。

如果选用医用处方漱口水,要先咨询医生是否可以长期使用。饭后睡前也可用盐水或清热解毒的中药类药物漱口。  

牙线

牙齿有5个面,而刷牙主要能清洁到3个面,很难除去牙齿邻面间隙的牙菌斑、牙垢等。牙线刚好能清洁牙齿邻面卫生。



冲牙器

通过喷嘴冲刷到口腔任何部位,包括牙刷、牙线不容易够到的牙缝和牙龈深处。建议每次餐后冲洗1~3分钟。

间隙刷

对于牙缝较大者,可用间隙刷。间隙刷为单束毛刷,用以清除较大牙缝间的菌斑,以及矫正器、固定修复体、种植牙、缺隙保持器和其他牙刷难以到达的部位。

洗牙


洗牙是去除牙菌斑和牙石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建议普通人大约每年洗一次牙,而牙周病患者则需要3~6个月洗一次。



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不会因为洗牙受损。只要是在正规医疗机构洗牙,手法专业的医生不会伤到牙齿、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