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ID:neweeklylifestyle),作者:沙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提到交友软件,年轻一代也许并不陌生。你只需要填写基本的介绍,上传照片,并通过左滑(即拒绝)、右滑(即喜欢)来匹配陌生人,建立联系。
《中国青年报》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62.4%的单身青年交友以线上为主,其中,交友软件占线上交友用户渠道的62.3%。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互联网的无限可能,吸引了大批单身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单身人口已达到2.4亿,而适婚高学历人口中,女性占比已超越男性,这一趋势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
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使用交友软件寻求社交或亲密关系,但一切却没那么简单。比如由于准入门槛低,会存在信息不实与约会安全问题;而在照片占据大篇幅界面的前提下,“看脸”成为线上择友的第一标准,女性依然摆脱不掉“男性凝视”的枷锁。
我们和三位身处一线城市的90后女性聊了聊,她们都通过交友软件,促进了关系的升级或对自我的认知。以下是她们的自述:
拒绝相亲后,我开始用交友软件
○小梅,27岁,上海,外企职员
“88元,本金牛座为了脱单支出的第一笔资金。”
这是我去年9月底的一条朋友圈,也是我郑重其事用交友软件的第一步——购买会员。软件会给我VIP特权,让我的信息有更多的展示机会,我用这样的行动,激励自己去社交。
这条朋友圈,除了平日信任的朋友、同事,我爸妈也能看得到。从小到大,我几乎什么事情都会和他们分享。小学有男生写情书给我,其实就是抄歌词,我拿回家和我妈一起看,我妈笑着说:别影响学习。其实爸妈也不怎么担心我,你见过哪个谈恋爱的人,整个暑假寒假都宅在家里?
长这么大,我就遇到过一次我喜欢的男生,是我初中同桌。他喜欢捉弄我,比如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把我的眼镜藏起来,这些日常很好玩,但那时候也比较小,可能暗恋都算不上吧。
学校里总有那种风光靓丽的女生,她们成绩好,和异性的关系也不错,我通常能保持和她们良好的关系,但我不太想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不想要在保守的校园环境里承担“被他人讨论”的风险。虽然不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但我会比较向往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的状态。
我使用交友软件的原因有很多,毕业后,不想接受家里安排的相亲对象,那些无关痛痒的亲戚关心的,并不是我的标准,有几次我还会和父母起冲突。但作为没有谈过恋爱的宅女,我依然向往亲密关系。
我一直在外企工作,身边好多同事都会用交友软件,还有人在上面找到了老公,在她们的推荐下,我下载了交友软件。一开始,我随便写资料,也不想和人配对,纯围观。去年下半年,我经历了工作变动,换了新的公司,原本温吞的状态被打破。来自领导的赏识,让我感觉到,其实我是个不错的人,我也可以亲身去经历其他更多的关系。
去年年底,我主动约一位交友软件上认识的男生见面。逛书店、吃饭、看电影,都是我建议的,因为我感觉,自己掌握节奏,可能比较自在。我们聊日常工作、电影对各自生活的影响,也聊交友软件的各种功能,但并没有提各自的情感经历,对方情商智商比较高,大家保持着分寸感。
那一次见面之后,我们还是保持日常联系,我期待着继续见面,但感觉自己已经主动过,就需要换对方来表示了。患得患失是肯定会有的,但这些情绪可以与朋友或父母消化掉,同事也告诉我,交友软件上见面的前五个人,就不要期望太多。
3.8妇女节那天下午,公司放假,但我因为事情多,一直加班到九点多才下班,疲惫地打开手机,发现上次见面的男生脱单了。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我还蛮受刺激的,但转念一想,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在2021年年初的时候有个计划,就是认识更多的异性,哪怕只是朋友也可以。我告诉自己,不抱期待,但保持热情。
陌生人在我面前哭,我感同身受
○大漂亮,26岁,广州,互联网编辑
四年前,我到广州读研,所学课程与想象中的有差距,与同学相处也不算亲近,那时比较孤独。后来,我打算出国读书,也是那时候开始用交友软件,正好认识了一个学术男,能聊关于学习的共同话题。在学校附近的酒吧,我们见了一面,从对方那里,我能够获得很多当时生活里的具体建议,但并没有更多了解的兴趣。
那时,我也很难去信任别人,对于线下见面,总是有所犹豫。交友软件总是会给人这样一种矛盾感,空闲的时候去用它,总觉得上面有聊不完的人,但热情一过,又会卸载,无聊的时候又会重新装回来。
19年底,我去了北欧交换,本着想要认识更多人的目的,我又用起了交友软件。我发现可能是生长在保护得比较好的环境里,北欧人处理关系比较单纯,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再加上一起交换的同学鼓励我勇敢一些,找相对安全的公共空间见面,打开圈子,我就去了。
我当然认同交友软件“角色扮演”的事实,但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在扮演某种角色?正是因为有这种平台的存在,能让我看得到很多反差。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男生,在网上聊天很热烈,但是等到见面的时候,对方变得非常羞涩,不过能发现他很看重那次见面。因为我在自我介绍里写,很喜欢穿浅色T恤的人,他那天就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衣服。
在北欧的那段日子,我遇到过很有绅士风度的人,我们一起逛美术馆,聊自己喜欢的画,也遇到过认真和我学包饺子、了解中国的人,回国后,我还与不少人保持联系。一开始的那种“信任怀疑”也没有继续困扰我了,因为先承认现实的糟糕和孤独的无法根治,再去建立各种社交关系,才是更好的选择。
可能因为这种偏丧的心态,让我对带着阴郁或者脆弱属性的人更能产生共鸣。我记得之前约会过的一个男生,半夜喝多了在便利店买蔬菜卷,但因为醉得太厉害,怎么也打不开,他就哭了,他对我说:“我好想吃东西啊,怎么这个就这么难开呢?”
情绪崩溃的原因有很多,在他那里,是想到和前女友的分手。和一个人建立感情的过程多美好,一点一点淡掉的过程就有多难过。我很能理解这种情绪,大部分的感情也都会是这个结局。不过后来,他酒醒后,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曾经在交友软件的自我介绍里写,我并不是一定要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什么,或建立稳定的关系,但如果有幸遇到那些对生活有表达和理解的人,有片刻的共情就足够了。
在交友软件找到理想的对等关系
○Queen,24岁,台北,大学助教
2018年,我结束了一段长达5年的亲密关系。对方比我年长很多,也是我的第一个男友。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有点“公主病”,喜欢被照顾的感觉,但是5年让我看清了关系的B面,由于双方所处世代的不同,我们有很多本质性的矛盾无法解决。
他生长在一个相对保守的家庭,无论是公共议题还是生活事务,都偏向于采取接受的姿态,但学习社会学的我,比较爱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存在就是合理的?为什么不能否认?
2019年,我出国留学,当时是带着开放的心态去玩交友软件的。因为回到单身状态,又是一个人出国,除了同学,可以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不同领域的人。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人类橱窗,惯常而言就是走马观花,习惯性地左滑,偶尔会停下来看自己感兴趣的男生,向右滑动的时候,会存在对方也刚好喜欢你的可能。应该是大脑里多巴胺的分泌效果,匹配的那一瞬间,会小小开心一下,我会对这种感觉有点上瘾。
但与此同时,我也认为交友软件会让我更理性,因为我已经对亲密关系有所了解,我知道自己大概想要寻求什么样的社交,在这其中,对等与尊重可能比较重要。我不会接受轻浮的人,比如表现出强烈的厌女情绪或男性权威的人。除此之外,无论是轻松闲聊还是严肃对谈,我都会热情投入。
对于社交,我一向比较主动,社会学里有理论是研究关系互动的,大概的意思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先去互动,也会引导对方用类似的方式和你互动。
后来,我回台北毕业找工作,也是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现在的男友。他是学语言学的,关注语言复兴,我很感兴趣,主动找他聊天和见面,无论是政治话题,还是生活乐趣,我们都能够找到契合的点。
我俩的见面其实蛮愉快的,但分开后他在网上又变得很沉默,我以为是他对我没有兴趣,但经过更多的相处后,我发现他就是不好意思。第三次见面后,我们就坦诚了对对方的好感,并确定了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正式关系前,我们都对彼此的社交没有干涉。我始终对交友软件里那些在介绍中说明自己想要一段正式关系的人有所保留。这可能是一种限制,你们还没有这么了解彼此的时候,就说想要很正式的关系,好像都是为了对方做出一些牺牲才走到一起的。
传统文化中,似乎两个人要告白在一起才可以牵手约会,女性所谓对关系的不忠尤其会受到谴责,但西方发展而来的约会文化,更倾向于鼓励双方在确定关系前享受多段约会或者一起出去玩的经验。我会喜欢你,也可能会喜欢别人,随着交友软件的普及,这件事应该可以被更多人接受。
前不久,男友向我求婚,我们打算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很多人问,我和我男友是怎么认识的,我都会和他们说,我俩有个共同的好友,是交友软件。但无论如何,交友软件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去使用,如何去发展亲密关系,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更好,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关于交友软件,有太多当下青年男女社交的困惑。比如在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感情是否也可以“速食化”匹配,通过大数据让标签契合的人相遇?比如当代喊着“社恐”的年轻人们,在真正配对后,就会失去打招呼的勇气,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耐心与精力去探索一个陌生人的世界。
我们采访的三位90后女性,只是观察交友软件的一个小小的切口,她们所处的人生阶段和对于社交关系的认知都有所不同,但她们都有着那份打破陈规的勇气和探索未知的热情。
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中说,爱根本上是一种真理的建构。爱的计划,包括生理的欲望、情感的牵扯,以及成千上万的其他事情,但无论如何,都意味着从某一时刻开始,从差异的观点来体验生活、体验世界。
抵达爱的途径有很多,表达爱的对象也千差万别,交友软件只是时代一件精巧的发明,而关于爱本身的真理,也许可能从来都没有变过。
参考资料:
[1] 速食爱情是爱情吗?交友软件的35个真相,澎湃新闻,2021-3
[2] AppAnnie:2020全球交友应用中的用户支出超过 30亿美元,新浪科技,2021-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ID:neweeklylifestyle),作者: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