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正对“软男”来硬的每当看到电视或广告牌上“不男不女”的明星,教育界企业主熊晓(音)5岁的儿子就会问“男孩子为何还化妆?”或“他们是男是女?”这些问题令熊担忧。她担心儿子会受到“小鲜肉”的影响,更担心女儿以后会把这样的男友带回家。熊鼓励儿子在后院爬树并学习使用工具自己动手干活,还让他观看军事视频。

  “小鲜肉”现象早已引发有关中国“男子汉危机”的争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纷纷呼吁让中国男孩变得强壮。近来,中国教育部门发出通知,敦促学校通过加强体育教学来培养“阳刚之气”时,相关争论再次浮出水面。

  有学者说,中国对“男子汉危机”的焦虑由来已久,人们担心中国男子与西方和日本男性相比显得柔弱女气。而近来对阴柔风的反对可能具有更多官方背景,反映出政府对向世界展现与中国崛起相匹配的中国男性正确形象的担忧。

  中国有关机构已要求电视频道为男星的耳钉画面打马赛克,这是“性别成见”在社交媒体引发强烈争论的另一项行动。一些家长也不惜花钱将孩子送进(小男子汉)训练营。学者将中国男性的“女性化”归因于社会变化。也有人将此归咎于催生过度溺爱的独生子女政策。传统中医则指责导致男孩变得柔弱和女性化的是垃圾食品。

  有关部门和官媒尽力弘扬“硬汉”形象,却面临来自商业力量的激烈争斗。中国男妆市场近年来年均增长13.5%,远超5.8%的全球平均值。“小鲜肉”深受更年轻一代尤其是年轻女性欢迎。许多企业请他们代言。此类现象受市场驱动,却不受政府和其他民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