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是一副烂牌,打出了王炸、4个2的气势,把对手吓得不敢出牌。
许家印是炒房的高手,可能也是玩牌的高手。
最近,恒大汽车上市了,总市值最高达到了6000多亿元!


迄今为止没卖出一台汽车的恒大,居然成为了中国第二大市值的车企,超越比亚迪似乎近在眼前。
这张资本的大饼,已经超过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
01房企神话
造房子的跑去造车,许家印的汽车梦从一开始,就饱受质疑。
但蹊跷的是,资本却十分看好,股价大幅上涨,就是证明。
许老板炒房绝对是一流的。
2009年,恒大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广州小房企。


比如重金礼聘世界杯冠军教练里皮,把恒大足球推上亚冠宝座。
比如把郎平教练送给中国女排,替中国在奥运摘金。
比如现在的8折卖房,网上卖房。


许家印从中所获得的名气和光环,让大量民间资金,对恒大的产品趋之若鹜。
资金追逐资金,水漫金山式的资本把恒大送入中国十大房企的行列。
最终,在名气、资金、权力的生生不息中,恒大站上了中国房企的顶峰。


曾经还一度传出恒大用负债率威胁地方政府的传闻,虽然恒大声明是有人造谣,至今还没有个调查结果。
2017年,“房住不炒”的新政,为楼市的神话打上了问号。
但是另一项新热点作为替代品,被推了上来——造车。
只有站在风口上,才能撬动最大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才有可能延续恒大的神话,才能把恒大负债给降下来。

02
纸上造车,exciting!
深懂经营的许家印明白,饼要画得足够大,才会有人愿意听。
所以一开始,恒大汽车的口号就是中国第一。
大大大,圈圈圈,买买买。
作为从未造车的车企,恒大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专利。
但是有胆子!


后来的新闻里,恒大不是买了这家的专利,就是买了那家的员工,动辄都是几十亿元。
在对外宣传上,已然变成名气十足的“纸上车厂”。


首先,政府会认可,每年政府都会有招商引资,鼓励高科技产业的指标。
恒大声势那么大,自然就会得到很多土地和资金。
2019年,许家印与河南政府签署协议,恒大车厂落户郑州。
几个月内,恒大以低于同行价的47亿元,拿到郑州24块住宅用地,总面积逾80万平方米。
按恒大的预测,这些土地可以带来超过94亿元的收入。即使扣除建筑成本,利润率也接近一倍!


而且,同样的模式,恒大又拿到上海、天津、广东、辽宁等地复制一遍。
自媒体“晚点团队”曾估计,恒大汽车在2019到2020年,通过此法拿到了1133万平方米土地,当中超过一半为非工业用地,可以说捡到了大便宜。


小杠杆撬动大杠杆,恒大的胆子和战术,都为人称道。
对于此,恒大总裁夏海钧也是直言不讳:“拿到大规模的土地配套支持汽车亏损,这是恒大在汽车产业的模型,也是核心竞争力。”
是的,恒大借车圈地,是优势!

03
争议不断
在很多价值投资者眼里,这样的造车无异于第二个贾跃亭。
恒大的玩法,毕竟都在纸上。
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恒大的破绽。
先是自媒体主动揭露恒大 “倒序造车”,供应商和恒大矛盾重重,连汽车工程师都在投诉自己被迫去推销恒大房屋。
后有《经济日报》等官媒怀疑其“造车为名,圈地为实”。
去年11月,发改委还点名要求各地政府上报恒大名下汽车项目之土地占用情况。


三条红线政策中,恒大的杠杆比率无一合格。
于是拆分上市,扩大资金来源成了恒大的主要操作。
恒大汽车的股价暴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随着股价的攀升,一些媒体的公关稿也上来了。
什么 “股价飙升52%!恒大汽车重大利好”“许家印朋友圈强大”……


恒大汽车不是没有牛肉的牛肉丸!
但事实上,恒大汽车的股价倍升,也有猫腻。
股价涨了,成交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
从1月底大升以来,恒大汽车的平均成交量只有1000万股左右,相比于其近6000亿元的市值,只有0.12%。


可能就是左口袋的钱转到右口袋,来回倒腾。
眼下,恒大的财务危机依然持续,恒大汽车也仍然没有拿出来卖。
但现实就是很荒诞,恒大汽车——中国汽车股市值第二!
这就是许家印最大的本领。


而在所有的赌局中,胜负关键往往不在乎你手上有什么牌,而是对手相信你手上有什么牌。


至于恒大的饼能不能实现,谁会真的计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