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搓澡这一步,会带给人难以想象的快乐。有人说,搓得有多用力,搓完摸着自己光滑的皮肤就有多大的快感。
其实过度用力搓出的“光滑”皮肤,背后隐藏着健康隐患。《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皮肤科专家,教你学会“适度搓澡”。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陈明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董正邦
用力搓澡,给身体带来两种伤害
很多北方人洗澡时,喜欢用澡巾用力地搓,搓到身体出现“泥”,才会感觉洗干净了,但在皮肤科医生眼里,过于用力搓澡,可能会增加皮肤病风险。
搓澡搓出的“泥”,是人体每天新陈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以及身体分泌的油脂等。人体的皮脂腺每周分泌的油脂,有150~250克左右。它们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破坏角质层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使劲用搓澡巾搓的确会破坏这层保护膜。
当角质层被大量刮脱,皮肤屏障结构会随之减弱,给皮肤表面定植的细菌微生物创造入侵的有利条件,一旦擦伤便有感染的风险。
皮肤科专家朱学骏曾在微博表示:使劲搓澡除了搓去死皮,还搓掉了皮肤乳化膜,破坏屏障,造成皮肤瘙痒。
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用力搓到很红,容易让皮肤发生皴裂或瘙痒,如果再加上使用香皂、沐浴露,会使皮肤变得更干燥,引发干燥性皮炎。如何判断自己“搓”过度了?
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日常勤洗澡,但不是“攒着洗,用力搓”。
洗澡最易犯的6个错
虽然洗澡看似简单,但洗得不对也会伤害健康。除了用力搓澡外,这些习惯也要一起改掉。
洗澡太过频繁
过度洗浴会消灭皮肤表面对身体有益的细菌,降低人体抵御外来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增加感染的风险。而且,洗澡次数过多还会带走皮肤上用于保湿的油脂,破坏水油平衡,造成皮肤干燥。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1次。而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没有必要每天洗澡。
具体洗澡频度应因时因地而异:南方天热时,一天冲2次也不为过。北方天冷时,一周2次也不算少。
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洗澡时间过久
控制在20分钟之内。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
洗澡水太烫
用太烫的水洗澡,虽然可以解乏,但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有些老人会用热水烫瘙痒的部位,这样反而会加重症状。热水烫洗可使皮肤屏障受损加重,烫和痒刺激相同的神经末梢,皮肤变得更痒。
洗澡水的水温以38°C~40°C为宜,不建议更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洗澡时的水温还应低一些,保持在35℃左右为宜。
使用肥皂
皮肤酸碱值与瘙痒有一定关系,酸碱值越高(偏碱性)越容易痒。
如果皮肤已经存在瘙痒,清洁时,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香皂或浴液也不建议频繁使用。
用水直接冲脸部
脸部的皮肤比较细嫩,水直接冲到脸上,会对面部皮肤产生很大的刺激,使脸部毛细血管破裂,令面部发红,也更容易导致面部过敏。
不清洗沐浴球
浴球,多孔、多褶皱,易藏污纳垢。除了空气中的微生物,人的死皮、污垢、细菌也会聚集,最好每1~2周彻底清洗一次,每2~3个月换新。
冬天洗澡如何防止干燥?
进入冬季后,汗液分泌明显减少,皮肤变得异常干燥。中老年人雄激素水平下降,皮脂随之减少,皮肤失去了对抗干燥的最有力“武器”;年轻人虽然皮脂丰富,但若清洗过勤,且使用去油效果强的洗涤用品,导致皮肤干燥,也会引发瘙痒症。冬季洗澡,应注意以下几点:
01
沐浴液属于化学合成洗涤剂,长期过量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被身体过多吸收,会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应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
02
常用清水洗澡
皮肤较脆弱的老人、幼儿尽量使用清水,沐浴液等清洁用品最好一周使用一次。对于一般人,出油较少、易干燥的四肢也可仅用清水冲洗。注意水温不易过热,否则会加重瘙痒、干燥。
03
洗澡后涂保湿霜
洗完澡后,在手臂和腿部涂上保湿霜以缓解干裂、瘙痒等症状,凡士林、尿素、硅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应根据皮肤干燥程度,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涂抹次数,直至皮肤湿润为止。如果平时患有湿疹,皮肤比较敏感,可选择不含香料和防腐剂的保湿霜,减少过敏几率。
有些老人喜欢热水烫洗、使用强碱肥皂洗涤,再加上空调、暖气更加剧了水分的丢失。这些不当的刺激和温暖的室内环境更是冬季瘙痒症的主要帮凶。建议空调或暖气房间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