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赖小民执行了死刑。再有几天就是春节了!为什么不让赖小民过年?因为他的受贿数额高达17.88亿余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贿数额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

此时不禁想到他,同样是官员,官至省委书记,

女儿却因为他太穷而自尽,

3个孙子还找不到工作,

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就是,李尔重。



1913年1月,他出生在河北丰润。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最动荡之时,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老百姓安居乐业,如天方夜谭。

他生长于乱世,

自小就有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思,

他选择投身革命事业,

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数次受到枪伤,

三次被国军逮捕入狱,

坚强不屈,抛头颅,洒热血,

是真正的英雄。



年轻时期的李尔重

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他,

先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委常委、

中南局宣传部长、

广东省委常委等多个要职,

最后又官至,

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的职位。



一路走来,他仕途步步高升,

而身居高位的他,却从未迷失自己。

一直以来,

他都用极高的标准约束自己。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一辈子对工作呕心沥血,

创下耀眼政绩。

除此之外,他的文学素养也极高,

被毛泽东誉为:

“我们的作家和才子”。

1983年他离休后,

以七十岁之高龄,发奋十年,

写出了58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

《新战争与和平》

一出版就获得全国图书二等奖,

内容在多家权威报刊中予以刊登。



他那神采飞扬的书法参展无数,他的才华让人钦佩

他的一生可以说,

上无愧天地,

下无愧国家和人民。

走过枪林弹雨,

扛过数次劫难,

最终见证了祖国繁荣昌盛。

他最初的梦想一步步实现,

一生所奋斗的目标慢慢达成。

按理来说,

如此光芒万丈的背景,

必定能安享晚年。

只可惜,

发生在他女儿身上的遭遇,

却成了他一生的痛。



他对自己严格要求,

对子女也是如此,

从未有过偏袒和徇私,

唯一的特殊,

就是他的女儿李晓丹。

女儿刚出生时身体极弱,

先天不足,后天没母乳,

经常动不动就生病,

成长之路真是磕磕绊绊。

爱女心切的他非常焦虑,

只能到处求助,

让女儿的营养跟得上。

也正是因为愧对女儿,

他给了她更多的关心和疼爱。

女儿长大后,

恰逢他招聘生活秘书,

当时秘书能够享受副处级的待遇,

他想起自己那弱小的女儿,

便安排她任职这个职位,

还让她任,

湖北省委办公厅老干处副处长。

他不求子女有多少成就和出息,

最大的心愿便是他们可以自食其力,

不贪慕富贵浮云。

在他眼中,地位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绝对不能"仗势欺人"和"仗势来财"。

然而,官场的浮沉,

让年轻的晓丹内心开始起波澜。

身边的人飞黄腾达,节节高升,

自己却一直是秘书,毫无改变。

她内心是否有过失衡,

我们无从得知。

但她清楚父亲的为人,

绝不允许徇私枉法的行为。

所以,她的欲望只能埋藏在心底,

敢想而不敢言。



实际上,在李家,

晓丹已经是除父亲外最位高的官了。

她之所以不满于现状,

是因为在整个省级干部大院内,

他们家是最穷的。

晓丹母亲身体虚弱,

经常要住院调养,

她不得不担起照顾家人的重任。

但是管家并不容易,

父母两人的工资,

仅仅够一家人的日常开支。

等到上学的日子,

这些钱还得分一部分去资助,

那些贫困亲戚家孩子上学。

李家从来没有积蓄这种东西,

最困扰晓丹的也是一个'钱"字。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压力之下,晓丹的心态失衡了。

而且她还有一个儿子,

她像所有妈妈一样,

总会竭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

正是因为如此,

钱也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人眼中,李家是高干之家,

必定是"非同凡响"。

晓丹唯一的儿子,

在社会上所交际的氛围,

也充斥着各种的攀比和炫耀。

儿子在媒体行业,

周围都是高干子弟,

没事就会聚在一起攀比炫耀,

烟酒名牌,数不胜数。

年轻人的自尊心和好强心,

令晓丹儿子十分不舒服,

而自己又没钱,

只能向母亲伸手要了。

爱儿如命的晓丹,

哪里舍得儿子受委屈,

自然是将全部身家都给了他。

儿子上千上千地讨,

而且次数越来越多,

一开始她还能满足,

但是最后,终于支撑不住了。

在金钱的压力之下,

深陷贫困的晓丹,

竟在2005年7月2日跳楼自杀了。

夺取她性命的罪魁祸首,

就是“贫穷”二字。



听闻女儿走上绝路,他悲痛欲绝,

他说:这不是家庭的悲剧,

是当今社会和国家的悲剧。

整整一代人都被资本的浪潮所淹没。

晓丹害的是社会压抑的病。

她已经在物质上、精神上,

都处于绝望和崩溃的境地。

                     

我们流血牺牲,创立了一个新社会,

这个社会慢慢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又向我们反扑过来。

有些共产党人,

当了俘虏,成了牺牲品,

我们的子女像晓丹,也成了牺牲品。

我决不会倒下来,

而且要予以更大的反击。  

于是提笔写下,

感人肺腑的《晓丹之死》一文,

【1】 

她带着对父母和儿子的怀念,

带着无量的惨痛,

无尽的悲哀,无边的失望, 

走上了黄泉之路。

【2】 她幼年时,天真烂漫,聪明伶俐,学习进步,朴实认真。

她眼里看见的尽是:

五彩斑斓的天空,鲜花艳丽的大地。

她以为:世界上弥漫着芬芳,

充满着仁爱。 

【3】 她看到爸爸陪毛主席渡江,

她也学了游泳,并且学得不错。

她和爸爸横渡东湖,

从听涛酒家游到磨山

爸爸担心她斗不过水浪,

她说:“我不怕。”

【4】 长大了,入世了。

为着婚姻问题,

一挫,再挫,三挫。

她开始认识了:

在金钱挂帅的世界里,

“爱情”,美妙的名词,

不过是权位、金钱与肉身的交易,

为买主构造动物的生活,

她尝到了苦涩的凄凉。

【5】 

她工作努力, 也有一定的才干。

她踏踏实实地做,

她跟着时间往前赶,

她要用自己的努力,

开辟一个美好的前程。

可是她失望了,

不少的与她同辈的人,

跑得特快,飞得特高,

飞黄腾达了。

【6】 

啊……! 

原来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位拥有权钱统一体的长辈。

他们月月升级,岁岁提位。

他们,位高,权重,风光,发财。

【7】

女儿回看了自己,

老在后头赶不上末班车

她迷惘了,世界是这样的?

真是这样的?怎能是这样的?

【8】在她心神恍惚的时候,

魔鬼向她抛出了黑线。

“跟我走,升官发财!”

女儿想:

“众人都醉,我何必拒酒。”

爸爸的刀,把黑线砍断了。

爸爸没有想“投鼠忌器”,

爸爸不怕‘‘投鼠及器”。

爸爸的刀,砍断了黑线,

也砍伤了我的女儿。

【9】女儿五十岁了,要下岗了。

她看到了未来生活的难处,

想沾点“大锅粥”的光

捞一个正处级,医疗上也方便些。

她要爸爸为她求个情,

爸爸拒绝了。

【10】“好些人都这样做了嘛!”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一棒狠狠打疼了她的心房。

  

【11】古板,机械,不从俗,没人情。

好一个顽固的爸爸哟!

【12】好心人说:“你就迁就一次嘛!”

我说:“迁就一次就等于

把自己和女儿一并卖给邪祟!”

我曾在党旗下宣誓过:

“以共产主义为规臬指导人生,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13】女儿的心情缭乱,她还要决心尽孝。

她尽心竭力,

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

她爱儿子,

把他当成小皇帝,有求必应。

她忘记了精神食粮的重要,

失掉了灵魂的指南。

 

【14】物质上穷于应付,精神上泰山压顶,

她的身心交瘁,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折磨,折磨,折磨,

无法阻挡的折磨!

【15】飞霜变重雪,

重雪化坚冰,坚冰积成山。

这冰山,无限高,无量大,

衡不清的重,压在了儿的心上。

躲不开,搬不动,

岁岁年年,日日月月。

生?如何生?

死?父母在,儿子在,怎能死?

生死交争,

怎挡得冰山轰隆一声!

她抛弃了一切,

连自己的生命在内。

崩裂的心进出了一声

“儿去也!爸,妈,儿子。”

【16】我女儿,

质本洁来还洁去,

终未逐浪堕泥沟,

儿呀,

此去黄泉见英烈,

昂首挺身说缘由。

  

【17】刀丛剑树,人鬼并生的历史,

吞灭了无数英雄,

我的可爱可怜的女儿,

也成了历史的祭品,

我痛彻骨髓,

但我痛的不是老年丧子,

而是生年丧国。

  

【18】孩子,走吧,走吧,走吧!

不要登望乡台,

怜念老爹老妈。

我俩的老骨头,顶着冰盖,

也要走到正路的尽头。

  

2005年7月21日三稿 

他明白了,

昔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爱女,

已经在社会的捶打之下,

变成了"随波逐流"的一员,

盲目且不自知。

女儿的悲剧是社会压抑的结果,

而女儿去世让他深受打击,

可他没有倒下,

还在对抗这个世界的浑浊。

除了女儿悲剧之外,

他的3个孙子失业,

2个侄孙女也下岗了。

他的儿子,曾希望他,

能够帮忙和外交部熟人"说道几句",

来谋个好职务,可他一口都回绝了。



或许有人会问,

他已经站在了这样的高度,

为什么不“开开口”,

为儿孙们搏个光明的未来呢?

其实想想他的为人和他高尚的品格,

便会理解。

他一生为民,一心为公,

就算是血亲,也不存在所谓的私心。

在他的心中,

是家国天下,是人民百姓。

2009年12月26日,

李尔重老先生,

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6岁。



看过他的人生,

必定对他心怀崇敬之情。

此外还有对晓丹之逝的反思。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

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千万字存世尔,一颗心悯民重”,

这是儿子李为民对他一生的概括。

是啊!为官,

他心怀天下,一身坦荡,

身居高位也不忘约束自己。

常人对他,只有尊敬和仰慕,

贪官见他,必定自惭形秽。

这样的好官,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颂。

2021年,

李老先生逝世12年,

钦佩,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