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真突破1亿了。

北京时间1月27日凌晨,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突破1亿,死亡人数超过215万。也就是说,全球76亿人口,每80人中,就至少有1个人感染过新冠。




前几天,朋友小朱告诉我,今年她感到最恐惧的时刻,是住在对面的邻居,一位身高差不多有1米9的美国人,扶着她家门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前几天得了新冠……幸亏总算活下来了。”

小朱说:“从媒体上听到可怕的数据,和亲眼见到新冠病人,那种心理冲击,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




“其实一周前我就在家门口的街上看到过这位邻居的,平时那么身强力壮的一个人,走走停停,不到30米的距离,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了两三次……我当时就想,他是不是得了新冠啊?没敢上前问,也没敢扶……当时周围还有其他几个邻居,换作平时,早就上前嘘寒问暖了,可是那天,一个敢过去的人都没有。”

最让人担心的,是美国邻居的感染途径。

小朱说:“其实他们并不是那种很喜欢’浪’的人,夫妻俩都有很好的工作,疫情期间公司也都允许在家办公。他们平时也不怎么出门,最多就是戴着口罩到商店和超市里去买点必需品……就这样都能感染,可见病毒流行究竟有多么厉害。”

小朱现在唯一用来安慰自己的,是“咱中国人戴口罩的方法比较科学”,“老美邻居鼻子高,经常把口罩从鼻子上拉下来,只遮个嘴巴,估计病毒就是这么跑进去的。”







01

疫情之下,我在美国这一年

入冬以来,常有国内的朋友找我抱怨,他们说:“国内现在也不太平,到处都是进入’战时状态’,哪里也去不成,太麻烦了不开心。”

我说:“小麻烦能换来大平安啊朋友们,毕竟,巨’浪’无边的美国,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本土还只有7例新冠确诊……你看现在。”

朋友立刻问:“你还好吗?”

我说:“坚强勇敢地活着。”




▷急诊排队7小时

实话实说,去年一整年,虽然美国疫情折腾个不停,但我和周围的华人朋友,除了病毒刚刚爆发的时候有点心理压力,其他时候确实并没有特别紧张——

一来是因为华人普遍比较注意防范,早早把口罩戴了起来,身边圈子里更是几乎没有被感染的例子;

二来是当时除了纽约一地,美国其他各州的医疗资源都比较充足,并没有出现医疗挤兑的现象;

三是因为我身处加州,这里因为下达居家令比较早,起初状况要比纽约好得多。

去年夏天,为了给孩子办入学手续,我还去过一次医院。惊讶地发现:当时的候诊大厅仍然井然有序,毫无“被挤爆”的迹象。




△实拍如今的急诊室门口和门诊候诊区

但是后来,加州人民凭借自己强大的巨“浪”的能力,把这里的疫情推入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今天看了一眼数据,加州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00万,成功摘得了美国“新冠疫情最严重州”的桂冠。

有人开玩笑说“年初纽约,年底加州”。而我呢,就有幸在这个屡屡见证历史的年代,生活在疫情的“风暴眼”当中。

住在“风暴眼”里,最糟心的一件事儿,莫过于医疗资源告急。从去年12月开始,加州的医院们终于撑到了极限——

根据kcra统计,南加目前的ICU可用率为零,洛杉矶一些医院里,一个医生要管理40个病人;北加情况稍好,而我所在的硅谷(湾区),ICU也一度仅剩下3.4%的容量(好在最近略有回升)。




△此为12月底的数据,现在已经回升到20%以上了

据说本县一家医院,有一次救护车拉了一个新冠病人,足足在门口等了7个小时,急诊室的医护人员才腾出手去救他。

没多久我另一位朋友的邻居也感染了新冠,幸好后来痊愈了。她写了长长一篇日记,其中有几段还是蛮让我震动的——

刚感染的时候,这位邻居和大多数其他人一样在家隔离,后来实在难受,就去了急诊室,护士看她“指血含氧量”还可以(90几),就先让她排队。虽然没有等7个小时那么夸张,但也排了两个多小时……

疫情之前,我有过好几次前往大型综合医院急诊部的就诊经历——任何时候都真的没几个人(医院急诊的等待时长会比诊所等医疗机构要短)——如果哪家大型医院,能让救护车在门口足足等上7个小时,真的可以想见医疗资源的紧缺已经到了何等紧张的地步!

而面对新冠这种疾病,充足的医疗资源就是“救命神器”啊!

别的不说,我们只要看看当初武汉的死亡率是多少,中国其他城市的死亡率又是多少,再看看纽约发生医疗挤兑以后的死亡率是多少……就都能明白了。




△数据来自腾讯健康

▷碎花小口罩

但是你若问我:疫情都那么严重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还正常吗?我只能说——都正常得有点儿不正常了。

小口罩是都戴起来了。可是,哈哈哈,你知道很多美国人戴的都是什么口罩吗?各式各样的小碎花自制布口罩!

并不是因为买不到医用口罩哈!现在在美国,普通医用口罩到处都是,价廉物美量又足。

Costco出售的咱中国制造的比亚迪,质量杠杠的,是我居家出行必备宝物!甚至还有N95口罩,打折以后也就两块多美金一个,我一口气买了100个囤在家里。

可是美国人民谜之不喜欢这样中规中矩的医用口罩。有一次,我问一位老白邻居:“你为啥不戴医用口罩啊?”她说:“不好看,没个性,而且容易让人感到紧张。”

另外一位白人朋友说:“布口罩环保,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医用口罩是给医生和病人戴的。”

不光美国老百姓,就连警察叔叔也戴手做小碎花口罩,莫名有种萌萌哒的感觉。




△歪个楼,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的口罩也蛮好看的

布口罩环保、好看是没有错,但关键问题是——它们有用吗?

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我去《人民日报》网站查询了几种口罩的区别——

N95: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

普通棉布口罩: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而根据美国CDC的说法,棉布口罩是有一定的防病毒能力的,但既然有效果更好的医疗口罩,你们为什么又不选呢?




▷热闹的“春运”

记得以前媒体报道中国的抗疫经验,说“疫情最初爆发在春节,是中国的一种幸运。因为大家都在放假,整个国家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最有效地隔离两星期。”

但当疫情遇到“美国人的春节”——圣诞节的时候,这种“幸运”就变成了一场“灾难”。

没错,加州疫情的再次爆发,高峰就出现在年底的感恩节和圣诞节之后几周。




△数据来自腾讯健康

原因也很荒诞,就是——感染病毒的风险,也不足以阻挡美国人民阖家团圆的决心。

说真的,我到现在都挺喜欢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的。举个例子,我有个白人邻居,真的特别友善。两家共用的围墙坏了,他请人修好,我去找他分摊费用,他大手一挥说“不用了,算起来很麻烦的。”之后他还送我两棵树,说种在墙边特别好看。

可还是同样一个邻居,没事就每周末在院子里开派对,疫情开始、发展,和爆发的时候,仍然雷打不动地开派对……

圣诞节看新闻,美国各大机场虽然人流量略有减少,但仍然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堪比中国春运。即使谨慎一点不坐飞机的人民群众,也纷纷开着车子,翻山越岭地跑到一起相聚。

有一次,我走出家门,赫然看到邻居家门口停了有十来辆7座商务车还有小皮卡……于是我就只剩在心里祈祷了,祈祷邻居一家健康平安。




△各种理由的派对

▷不自觉的“居家”

记得当初武汉医生曾经呼吁,说对付新冠病毒,居家隔离远远不够,要集中隔离。这才有了后来的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舱……如果当初没有集中隔离会怎样呢?美国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差劲的)示范。

居家隔离的最大问题,就是总有20%的人不自觉。换做别的事情,80%的人遵守规定,就能够维持社会的平稳运行;但疫情不行,20%的不自觉,会害惨80%的其他人。

我有一位华人朋友A妈,疫情期间,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小范围地,和另外三四个家庭搞搞playdate。本来以为大家都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了,应该比较安全。没想到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震碎了她的三观.。

有一次,仍然是普通聚会,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玩儿得正high。一个妈妈突然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我家孩子爸爸确诊了。”

A妈都吓傻了,也忘了客套,直接质问:“那你和孩子为什么还出门?为什么还来找其他小朋友玩?”

那位妈妈疑惑地看着“表情夸张”的A妈,无辜地说:“因为我和孩子也测过了,都是阴性啊,我们又没有感染,为什么不能出来玩?”




吓得A妈,抱起自家孩子撒腿就跑,从此以后,再不参加类似的小群体活动。

如果说“家人感染自己还敢出门玩”的人是无知,那么故意伪造健康证明的人就是无耻了。

前不久,我一个中国朋友回国,突然在圈里骂人:“气死了,飞机上有个人新冠阳性,包括我在内,前后5排受感染的风险都很高!无妄之灾啊。”

有人可能要问了:“现在上飞机之前不是都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吗?阳性反应为什么还能登机呢?”

答案是:核酸报告造假。

朋友说:“美国人太单纯了,核酸检测的时候,看一眼驾照就给登记……更糟糕的是,很多老美还对亚洲人脸盲,根本分不清驾照上的,和真正参与检测的,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所以就有极个别缺德的家伙,明知自己身体不行,为了回国,去找身体健康的朋友代替他去检测。




结果呢,就是回国航班上夹带了好几次新冠阳性患者,也相应地熔断了好几次。其他华人回国的机票,也变得越来越不好买。

其实在美国,遵纪守法的华人还是占绝大多数,可能只有0.01%的人会想出这种造假的损招,但正是这0.01%的不诚信行为,严重影响了99.99%无辜的人。

▷搞笑的“自申报”软件

前不久,我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建议安装一款新冠App,说能估算你在任何地点的被感染概率——比如你去商场买东西,如果担心不安全,就可以看一眼这个App,它就会告诉你,周围有几个人正处于新冠阳性期,你受感染的可能性是多少……

听上去挺先进挺美好的吧,然而我正好有个朋友,就在开发这个App 的某大公司里工作,他向我吐槽:“该项目设计理念非常吊诡——自觉自愿安装,自觉自愿申报。”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主动安装,或者不主动报告说自己新冠阳性,App就会默认你没有感染。

“美国人是不是对人性有什么误解啊?难道每个人都愿意主动报告自己得病了吗?”朋友摇着头说,“相信这个App?我还不如多戴两层口罩呢。”

▷医生大规模感染事件

这一年来,我都在追一位加州医生黄鹂的文章,黄医生在硅谷一家医院担任住院部医生,如今就在抗疫的最前线。

黄医生说,年初的时候,医生们听说新冠疫情爆发,全都如临大敌,结果加州当时并不严重,大家“隔岸观火、枕戈待旦”。

没想到年中开始进入战斗,年尾更是躬逢大役。

“我这个月有一周,故去的病人超过去年一年经手的死亡人数。现在的医院,就是实实在在的战场。”




黄医生还谈到了PPE(个人防护品),她说:“加州医院的N95口罩至少能管够……我们有些人用的是自动供氧气的防护罩。”

尽管如此,新冠还是感染了不少医护人员,因为病毒实在太狡猾,有些病人入院的时候测试还是阴性,过了几天莫名转阳了,让人防不胜防。

前几天,我家附近一所医院的急诊室还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医护人员感染事件——圣诞节当天,医院一名工作人员(没有通知管理层)身穿圣诞树主题服装突然出现急诊室里,说要给当天值班的医护加油打气(当时他核酸检测是阴性)。

结果几天之后,医院40多名员工确诊。调查人员怀疑罪魁祸首是那件圣诞服,里面用来充气的电风扇把病毒颗粒吹得到处都是。







02

熊孩子和熊家长

宅家抗疫一年,最近时常思考——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家庭,那么“熊孩子”和“熊家长”,究竟谁的杀伤力会更大一点儿?

其实政府执政这件事儿,说到底和家庭管理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如果当家的人,是成熟理性,讲科学有威信的父母,那么就算生出几个熊孩子来,慢慢教育,也闹不出什么大事儿;

可如果当家的是“撒手掌柜”,再遇到作天作地的熊孩子,那什么时候出事儿,就全凭运气了;

万一当家人自己本身就是脑子糊涂的熊孩子,那……看看美国就知道了。

如今唯一的好消息,是医护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警察、消防员)都已经注射了疫苗。几户朋友家中,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的65岁以上老人,也顺利注射了疫苗。孩子们的学校,开始小心翼翼地讨论秋季学期的开学计划……

衷心希望新冠疫情这个被不靠谱的美国政府捅的大窟窿,真能被靠谱的现代科学给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