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点55分,6号楼5楼血透室,腾起了白烟。
爆炸,突如其来。
医院广播紧急响起,一遍遍重复着:
“6号5楼,333!6楼,333!”
“333”是群体性创伤情况的代码,
这是一次集结号,通知所有医护病患:
马上集结撤离!
现场截图
现场,一位惊魂未定的工作人员称:
“当时,我们正在做血透,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然后看到冒起了烟,然后现场就有点乱了。当时加上陪护和医务,血透室约有70多人,然后广播响起,警察指挥,大家都紧急从5楼撤离了……”
爆炸发生,护士站的天花板,部分塌落。
这是现场的情况
随后,多名特警和消防员赶至现场。
现场,还出动了拆弹专家。
爆炸导致4人受伤,3名医护1名病患。
在走廊、楼道的地面上,有明显血迹。
随后,凶徒被安保人员当场控制。
炸弹,是自制的汽油炸弹,
现场有知情者称:“有病人放了自制简易炸弹,扔了2颗,其中,一枚被医生踩灭了,第二枚爆炸了……”
这是什么深仇大恨?
光天化日炸医院,一颗炸弹不够,又来一颗?
犯案者卢某某,39岁,杭州市淳安县人。
长期患病,在多家医院治疗,始终没根治,
人性,在折磨中变得扭曲。
于是他用爆竹等自制了炸弹,带上菜刀到了医院。
浙医一院,曾是他就诊过的医院之一。
现场有位不愿透露姓名者称:
“昨晚,听到有患者和护士发生了激烈争执,
患者激动喊‘要拉着你们一起死’。”
目前,并不确定此事与这起案件相关联。
一边,是争分夺秒救命,
一边,处心积虑炸医院。
却不知,那挥向医生的每一刀,
到最后,都落在了患者的身上。
01
杨文医生,永远倒在了那个平安夜。
那晚,她在北京市朝阳区民航总医院急诊值班,
明天,儿子就要放假回来了。
杨医生的内心充满着期待和温情,
而下一刻,她就被患者家属孙文斌割喉了。
又是一场早有预谋,
刀,是几天前就准备好的,
出手极快,直奔脖颈,刀刀致命,不留活口。
当时,一名参与抢救的医生回忆:
杨医生浑身是血,一刀砍断了右颈全部肌肉,
食管、气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全被砍断了,
连颈椎骨都断了。
13个小时后,杨文医生被宣告死亡。
而在她被害时,杀人者孙文斌那95岁的老母,
正体症平稳地躺在几米外的病床上,
身边儿女环绕,神态自若,有的还在玩手机。
而那医者,却永远地离开了。
2019年5月20日,爱的表达日。
浙江温州一男子孩子高烧,赶到医院后,
被告知:夜晚不便皮试,暂时无法输液。
男子大怒,冲进护士站边砸,边殴打医护。
北京一高龄待产孕妇,超过了预产期,
医生解释时,患者及家属开启了“群殴”医生。
医生全程未还手,事后还表示了体谅。
而这些,都不过是近年“暴力伤医”的冰山一角。
2020年1月荆门一车祸,女乘客抢救无效死亡。
多名死者家属将所有痛苦都转移到医生身上,
将值班的柳医生围住群殴,并逼迫他向死者下跪。
其后,医生被殴打住院,
而他的妻子仍奋战在抗疫一线。
2021年1月20日,
距朝阳医院陶勇医生被砍,整一年。
甜瓜梳理了近4年,伤医案件的公开报道:
4年,超过180名医护受害,
多集中于发达省份,其中急诊、外科是重灾区。
不满医疗效果,是主要诱因。
少有人能当医生,但人人都会是患者。
我们都希望:药到病除,
却忽视了一个事实:
“医生只能尽力,却不是神仙,
没有人能打包票,能让所有人都活下去。”
甜瓜曾去过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
那里,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这样写着: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02
甜瓜从小在医院里长大,
老人们常念叨着:“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我知道中国的患者,太难了。
看病难,看病贵,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着亲人,在病魔手中挣扎,
但除了硬抗下这一路艰难,别无他法。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这是多少中国普通百姓之家的真实写照?
而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无能为力。
在这样的留言下,
有人发出:“身同感受,切肤之痛!”的感叹。
有家中老人得了急病,连跑4家医院,无人接诊。
“只能看着他因为疼痛难受的表情奄奄一息的样子。真正的感觉到人世间的冷漠。”
有人因自身经历,开始呼吁医院体制问题,
“家属过激行为当然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可是医院的体制没人能够制裁他们,老百姓就医难的题应早日解决。”
人非草木,心如油烹。
于是,一些痛苦、敏感和仇恨被放大了,
而医护,站上风口浪尖,成了“高危人群”。
之前写过一个医生,彻夜工作,
最后实在撑不住,喝了一瓶葡萄糖,
马上就被网友围攻:“这瓶葡萄糖交钱了吗?”
有些病人,医院饭菜不好要闹,
开的药贵了要闹,起夜摔了一跤也要闹。
一位医生朋友说:“白衣天使?你不知道,这些无上光荣的称呼,对医护人员而言,有多沉重。”
事实上,一些媒体的吹捧和拔高,
正在给医护们套上更沉重的桎梏。
甜瓜还记得小时候在医院里玩,
有个坐轮椅的爷爷总是笑眯眯地给我糖吃,
后来,有一天,爷爷的病床空了。
那时,年幼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
我难过地一直哭,后来护士姐姐带我到新生儿的病房前,让我听新生命的啼哭。
这就是人生,有生有死。
医院里迎多少人出生,就要送多少人离开。
所以,请别有过高的期待,
走进医院,请安放好一颗平常心,
虽然我知道,这很难很难。
03
医生是英雄,不是神。
比看病难更可怕的是,医生正在消失。
我知道在很多印象中,医生有身份、高收入(包含隐形收入),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名医生。
但你知道吗?
超过半数的医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医。
白皮书数据
而且,近年,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因为苦。
若不是这场疫情,医生的苦,更加不为人知。
2018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
中国最前线医生的平均加班时长超过12小时/周。
眼下的中国,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平均每1000名美国人,拥有2.6名医生,
平均每1000名瑞典人,拥有4.3名医生,
而中国,仅为1.8。
中国医生,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超负荷工作。
来看看中国的“三甲”医院,
目前,中国有约2.6万家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仅占7%,却承担着47%的门诊量。
北京协和,约4000医护,每年接诊226万人。
而在所有医生中,缺口最大的是儿科。
在陶勇医生被砍前,业内还在打趣着:
“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极其严峻。
一次,大连市妇儿医疗中心、市儿童医院人员公开联合招聘中,儿科医生等岗位却出现“零应聘”。
这样的尴尬,早已不是第一次。
数据显示:
大连市儿童医院曾通过事业单位公开考入27名在编医生,其中9人未报到,报到18人中,3人不足1个月,就辞职了。
国家卫计委统计:
目前,每1000名中国儿童仅拥有0.53名儿医,
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达到20万人。
儿科有多苦,曾有人形容:那是一片连鸟飞过都不忍俯视的苦海。
不仅苦,还要面对暴力高发。
曾经,湘潭中心医院儿科全体医护发过公开信:
谴责一患儿家属残忍殴打一位医生,造成医生5根肋骨骨折、血气胸、肺部挫裂伤,原因竟然是家长与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判断存在分歧。
打人者叫嚣“打的就是医生,有刀一刀捅死你”,
仅10天,这家儿科发生了三起暴力事件。
而与暴力相反的,是收入低。
儿科用药量少、辅助检查少,
这意味着在长期“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下,
儿科医生收入自然差其他科室一大截。
活难、高压、收入少、
钱少、事多、风险大。
在一些大城市的知名医院里,
比候诊室里的煎熬,更难的,是拿到一张珍贵的儿科挂号单。
3年,中国儿科医生流失了10.7%。
而这一局面的后果是谁来承担呢?
毫无疑问,是家长。
儿科看病难,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而越是等待煎熬,家长们心越焦,
某著名儿童医院,护士给一位1岁患儿扎头皮针,
两针扎不进去,家长上来就是一个大嘴巴,
警察不管,家长无奈,医护辞职。
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长此以往,中国的孩子还有医可看吗?
第二,是因为成本极高。
下面这张图,被人戏称为“医生的一生”。
本科5年+研究生3年+读博3年,
加上基础教育,当医生,至少寒窗23年。
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在K书,
所以,当同龄人买房买车,孩子可以打酱油了,
某大夫,可能刚刚上岗,职场菜鸟一枚。
30多岁,4-5千的起薪,太正常了。
目前,中国初级职称医生的平均4809元/月,中级职称6154元。
有人说,这就不低了!
你要知道,他是个博士,完全可以有更多选择。如果从事计算机、金融或者哪怕制药,都更加赚钱。
还有人说,那还有红包啊!
首先,红包不是人人有,也不是一开始就有。
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只能去基层医院,
工资微博,工作繁重。
另外,真以为红包代表一切吗?
可不拿不行啊,
不拿,家属死活不让。红包,好比平安符。
拿了,压力更加可想而知。
长此以往,还有人愿意当医生吗?
数据表明:
十年间,中国医学生流失率高达84.1%。
十年,中国年轻医生的比例从31.3%降至22.6%,
而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 11.6%。
青黄不接,何以为继?
甜瓜说
我知道,中国的患者太苦了。
看病难,费用高,是多少家庭爬不过的大山。
但更可怕的是,中国的医生,正在消失。
他们说我总写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东西,
但甜瓜真的想让更多人意识到,
如果不再制度上反思和警醒,
我们必将面对着,一个越来越糟的医疗环境。
最后,想借用一句经典台词:
“最初,没人在意这场灾难。
不过是一场爆炸,一次袭击,几个医生的离去,数条生命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点个“ 在看 ”,愿一切乱象早归平静,
拨散戾气,中国真正实现:
患有所医,医得其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