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摒弃了川流不息的大千世界,却选择低头于方寸之间。
上面几张图来自动画短片《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低头族的世界:即使走路撞了电线杆、衣服扯破了、孩子弄丢了,也无法“叫醒”一个沉迷手机的人。
手机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上述现象却在交通安全中扮演着危险的角色。《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交通领域专家,告诉你手机如何危害交通安全的,并提醒你避开危险的驾驶行为。
受访专家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及交通安全驾驶行为研究资深专家、中国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范立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交通法学会理事 董君勇
开车玩手机,比酒驾更难管
2020年7月22日,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42.28万元;
12月14日晚上,深圳市南山区的一辆泥头车司机将一位行人碾压;
12月20日,河南周口高速公路发生追尾事件。
……
这只是众多交通事故中的3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事故原因——开车用手机。
随着公众对酒驾危害认识的逐渐增强,国家对于酒驾的检查和处罚制度愈加严格。但有一类人,他们可能比酒驾人群更普遍,却至今还未被放在“审判席”上——“盲驾”人群。他们开车时也不忘玩手机,视野大部分被手机占据,就像是闭着眼睛“盲驾”。由于隐蔽性大,管理查处难,这种“盲驾”的危险性比酒驾还大。
《生命时报》为此发起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调查网友会在开车时使用手机,尤其是在等红灯或堵车间隙,玩手机者占比达30.3%;开车从来不玩手机的人仅占20.8%。
2018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机动车交通事故诱因中,开车玩手机占10.56%,排名第三;仅次于无证驾驶(26.86%)和酒后驾驶(18.1%)。
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全省因开车使用手机等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44.3%。
“使用手机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交通安全威胁也不容忽视。”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交通法学会理事董君勇说,比如外卖骑手,为了缩短送餐时间,常在抵达前打电话通知取餐,“一手把方向,一手打电话”,有时送餐路上还会边骑车边看手机,撞上人的、自己摔倒的比比皆是。
《中国青年报》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有步行过马路玩手机的经历。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地铁站附近的一个路口进行随机观察发现,等待红灯的24位行人中,有10位都在低头看手机,其中一人被外卖骑手擦身而过,差点撞倒。记者立马扶了他一把,但他道谢后,又低下头看着手机过马路了。
开车发信息,危险级别高
众所周知,驾驶人瞬间的注意力不集中,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分心驾驶指驾驶时注意力指向与正常驾驶不相关的活动,从而导致驾驶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驾驶机动车时吸烟、饮水、进食、聊天、照顾小孩等做法,都会导致分心。由使用手机导致的分心驾驶,更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及交通安全驾驶行为研究资深专家、中国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立说,研究表明,视觉、听觉是驾驶人感知交通信息的主要方式,它们提供的信息比例分别为80%、14%。
开车时用手机,不仅导致视觉上出现盲区,驾驶人对交通的判断和肢体反应速度也会受影响,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曾对8项手机操作对交通安全负面影响的研究显示:发送文字信息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阅读文字信息、手持接听电话、发送语音信息、按键拨打电话、听取语音信息、语音拨打电话、免提接听电话。
1
拨号、收发信息、打游戏
拨号、收发信息、打游戏等几个行为是危险级别最高的。由于注意力、脑力及双手均被手机占用,驾驶员的路况分析判断能力大幅下降。相关模拟实验数据显示,驾驶人从拿起手机划开密码锁,到浏览一条新信息,眼睛至少要在手机屏幕上定格2秒左右。
如果车辆按时速60公里行驶,从低头到抬头,大约需要3秒时间,当发现前方有情况时,驾驶人反应时间是0.02秒,按此计算,车辆至少会“盲开”约50米。
如果是读写信息,驾驶人视线离开前方道路的平均时间约4.6秒,发生事故的概率是一般情况下的23倍,按时速50公里算,
低头发信息的过程,相当于“闭眼开过一个足球场”。
2
看视频、接电话
看视频会占据大部分视觉,大幅转移驾驶员的注意力。研究显示,接听电话时,视线平均偏移率可达33.1%;即使双手未被占用,如果通话信息有难度的话,驾驶人的心理负荷会增加、脑力被占用,进而导致驾驶员对道路信息的注意力分配不足。如果突遇复杂交通状况,驾驶人很难及时做出判断和决策。
一项研究还表明,在结束通话后的10分钟内,发生事故的风险仍然很高。
3
听音乐、听广播
不少人习惯开车听广播或听音乐,这会干扰从听觉获得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听到熟悉音乐、曲艺等广播时,或者音乐、广播声音过大时,都会影响驾驶人对外界道路信息的提取和处理。
各国都在严管“盲驾”
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分心驾驶的危害。
英国
禁止行车时使用手机
在英国,相关法令已全面禁止行车途中使用手机的行为,除了不准接打电话、发送信息外,还不准玩手机游戏、看视频、听歌、拍照等,违者将面临200英镑(约合1760元人民币)的罚款并扣6分。
加拿大
大巴车巡查
加拿大魁北克为了解决“盲驾”监督难的问题,警察利用大巴车进行巡查,大巴车有高度优势,警察可以对私家车、大卡车、客车驾驶员的分心驾驶情况一目了然,还能发现不系安全带等其他安全隐患。
新加坡
禁止开车打电话等
新加坡从2015年开始,就禁止在开车时打电话、视频通话、查看短信、浏览网页、看视频等,一经发现,将处以1000新加坡元(约合4872元人民币)的罚款和(或)高达6个月监禁;如果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交警会马上没收事故相关人员的手机等设备,调查是否有使用情况,如果定罪,所有手机设备将被充公。
以色列
“监控”司机的驾驶模式
为了降低导航软件对司机的干扰,以色列研发了一套通过传感器、摄像机识别司机的驾驶模式,自动完成导航操作的技术,比如静音或提高音量,解决司机频繁操作的问题。
中国
不可打电话、看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将罚款扣分;管理行人“低头过马路”行为也被一些城市纳入文明管理规定,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范立表示,交通安全需要“人、车、路”共同努力,除了依靠法律和相关部门的保障和监督,道路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自律也十分重要。
专家建议从严处罚
如今,国内有3亿多驾驶人,但在传统的交通文明中,汽车文化和驾驶道德严重缺失,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使用道路、相互礼让的意识非常淡薄,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意识更是薄弱。解决现阶段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行人不让行、不怕车、毫无顾忌过马路的交通陋习也亟待改变。
具体来说,两位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法规,从严处罚
有调查显示,逾六成网友赞成“开车玩手机”入刑。范立表示,相对于《刑法》,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参与者的威慑性明显不足,不少人知法犯法,尤其是在使用手机这一方面。
建议对于驾驶机动车使用手机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可将其与酒驾行为一样入刑,增强法律威慑力;
进一步完善交通法规,对驾驶人收发短信、刷微博、打游戏等行为,明确到具体法律条文,从严处罚,并辅以公开曝光等行政处罚方式。
董君勇表示,公安部门要加快取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让驾驶人不能、不敢开车时用手机。
2
司机、行人一视同仁
不少行人把机动车当作“强者”,自己当弱者,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董君勇表示,行人也该树立“交通中不用手机”的观念,不能置身于法律与监管之外。
加大宣传教育
驾驶机动车系安全带、戴安全头盔,已成为交通安全的宣传主题。而驾驶机动车使用手机这一随时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行为,更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例如可以加强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宣传。
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积极制定从儿童抓起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较低的现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分心驾驶、妨碍驾驶等危险行为的危害,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