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你一定听过一个词叫做PUA,英文全称“Pick-Up Artist”。PUA (Pick-Up Artist)

原意是指“搭讪艺术家”。通常是指在恋爱过程中,其中一方通过系统性的训练,通过言语、动作和行为让对方着迷。官方的定义上虽然说的很柔和,也只是着迷行为,但是随着社会实践和发展,我们慢慢发现所谓的PUA已经演变为一种在精神上、行为上控制对方的一种现象。

比如,我们通常在恋爱中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对一位异性或者同性特别着迷的时候,你总会不经意间陷入到TA无形的精神控制当中。今儿无论TA要求你做什么,你都会随叫随到,言听计从。有时候你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或者需要远离这种人,但是你的身体和精神像是被封印了一般,不能听从自己指挥,作出正确的选择。

回国前的三个月,正好发现身边有二位遭遇PUA的朋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这位男生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与自己的另一半(也是男生)在一起七年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伴侣出轨以后,痛不欲生。可最开始两个人决定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因为我的朋友喜欢对方更多一些,所以在这个七年过程中,我的朋友显得特别卑微和懦弱。

久而久之,他的另一半也发现,无论自己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做了什么无法无天的事情,我的朋友最后总会选择原谅他。

比如,七年过程中,他的男朋友不曾分担过任何家庭生活开支,不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微信和电话通知,出去找别人开心变得理所应当等等。如果我的朋友真的忍受不了提出分手以后,他的伴侣便会说出不走心的甜言蜜语哄骗,纵使我们这些身边的朋友无论如何相劝,我的朋友大哭过后又默默的回到了他的身边。

如果说这种爱是被PUA的卑微,那么另一位女生的经历也非常典型。直男直女的的恋爱中,往往会遇到更强势的PUA。她男朋友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使用“先一棍子再给一颗甜枣“的精神控制法。比如不允许她发朋友圈,不允许她见其他男生,不允许她穿着暴露,但是男方会关心她晚饭吃没吃的同时,和其他女生搞暧昧。以至于最后这个女孩子在分手与继续,在幸福和痛苦中变得精神有些异常。我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发现她变得异常乖巧,对男方更加言听计从了。

 

前面与大家讲到的两个情感方面的故事,无非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PUA,以及我们正在经历着PUA。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经历PUA,不单纯是感情上,可能是事业上的上级对下级,也可能是学业上老师对学生,更可能是我们面对人生选择时候被陌生人PUA。这也是PUA在超越了两性关系范畴后的延伸和解读。

如果说亲密关系中的PUA是很容易理解的,那么来自陌生人的PUA又是何缘故呢?

我把它统一理解为:求而不得。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容易被PUA,陷入自我怀疑,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想得到对方的爱。越想得到对方的关心、理解和爱,我们越会降低自己的价值和要求,祈求用所谓的“包容”和“算了”安慰自己,TA毕竟还在我的身边。

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这种被PUA是无形的,不易被察觉的。比如当你特别想要成功,短期内积累巨额的财富时,你就很容易被“机场成功学”洗脑,被所谓成功学大师“引领上路”;比如我们的父母,越想长命百岁,就越容易被保健品的神奇功效洗脑成功;比如我们,越想要自己的子女未来超越自己,我们也更容易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所驱使;再比如我们越想事业上获得晋升,我们越可能忍受来自上级的精神控制。

当这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成为了PUA的一部分,并且“喜欢”和习惯上了它,一切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不自拔,是摆脱PUA最大的障碍。

说回移民这件事,我觉得有两点是最容易被PUA的:一是,别人这样选,我也应该这样选。二是,别人说这样不行,我也觉得不行。

 

“别人选,我也要选”。大部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源于对自我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来自生活压力,可能是来自子女教育,也可能是晋升的困难。别人选择踏出国门这一步,我们就真的适合吗?不一定。出国不是万金油,更不是摆脱困境的仙丹。

如果把出国这件事情过于美化,那一定是被陌生人给PUA了。这种情况可能是长期阅读了赞美国外福利的文章,也可能是看到影视剧中对海外生活的美化,更可能是网络上陌生人告诉你的“未来可期”。

如果这时候再遇上一些生活的不如意,前后一对比,我们会妥妥的不停告诉自己:我也想要选这一步。可话说回来,先不说加拿大是不是真如网络美文说的那么好,其实大千世界就没有一条统一标准,适合所有的人。比如有的人看到的是加拿大的好福利,有的人看到是空虚寂寞冷;有的人看到的是海外教育环境好,孩子活得轻松一些,有些人可能看到是注水的基础教育;有的人看到的是不需要“996”的轻松安稳的工作和生活,有的人看到可能是缺少创业和腾飞的机会。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会让所有人满意。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当初被网络或亲朋洗脑来了加拿大以后,尽管不喜欢田园生活,不喜欢回归家庭,不喜欢安稳的小日子,但是人来都来了,又不想放弃。




Banff, Canada

一会儿觉得出国幸福,一会儿又觉得放弃事业不幸,那不是和被PUA的恋爱一样,被生活给PUA了么。

所以想要避免被PUA,其实需要的是内向地问自己,而不是一味外向地看别人怎么说。内向地问自己一定是在某个不眠的深夜,或者午夜梦回的时候,静下心来,叩开心灵的门,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是喜欢云淡风轻的性格,还是争强好胜的脾气?我是厌倦了996的疲惫,还是喜欢灯红酒绿的人生?说到底,还是: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在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前,就不能轻易下决定。高堂庙宇之上,出家人念的是佛;田埂劳作之间,农民图的是活。短暂几十年生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享受它,而不是被PUA。

当你决定踏出这一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面临另外一种PUA,那就是“别人说不行,我也觉得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获取移民途径和方法的时候,我总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言论,怂恿的标题加粗加黑,告诉你只要按照我的方法成功率百分百。亦或者上来告诉你:这么办一定不会成功,老师一定不可以!律师一定不可以!这么做你就是往火坑里跳之类的。有时还会用大排比,大标题告诉你,这么做申请的人被遣返了!这么做就是犯法!这么做你就浪费时间浪费钱!

这么做的人对其有什么好处呢?我觉得有几点,第一呢,很容易让人觉得他在替你着想,产生信任感;第二呢,人们在遇到未知领域的时候习惯性的趋利避害,设置底线,想要知道最坏的情况是什么;第三呢,通过不停的告诉你“不行!““绝对不可以”洗脑,然后进而达到PUA你的目的。第四呢,他们一般都会在文章后面夹一些尾货,告诉你他的方法才是最棒的。

他们找到了你的人性弱点,进而PUA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如PUA的婚姻一样,如果一方强势到让你认为他的言论是专业的和为你着想的,其他人都不靠谱的时候,想要跳出这个圈套那就不容易了。如果分手的恋情只是在精神层面扒层皮,那么被PUA才是真的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同样道理,想要在这一部分不被洗脑,无外乎几种方法。首先要知道,如今的网络谁都可以发言,不需要负责任。其次,负面的消息可以参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真实的。失败案例真实原因你并不知道,你看到的只是片面之词。还有,底线思维或许可以让我们避免踩坑,但不意味着申请一定成功。同时,感觉到了被强迫被洗脑要及时止损,赌博思维切不可用。

其实,还是那句话,申请道路上,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你需要把能承担的费用、你的年龄、学历和过去自己的职业经历统统考虑进去。也可以画一个矩阵表格,划定红线,哪些条件是一定不可以,比如一定不能提前来加拿大,比如申请周期不要超过三年,比如费用不能超过几万等等。如果触碰了就不考虑。

另外,有时候我们不能用华人的传统思维去理解项目和很多事情,毕竟国情不同,政策制定的方式和意义也不同。所以你经常会发现很多不能理解的逻辑和地方。最终的好办法就是,一定要看英文原版的官方文件,英语实在不好就找人翻译,不要怕浪费时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隔离酒店,望着凌晨空无一人的街道。偶尔一两车开过,掀起的风声,穿过了思绪,让我思考很多关于PUA的问题。开篇那个男生朋友经历的痛苦挣扎之后选择了放手,那个女孩子依然回到了男朋友身边,三天一吵,五天一闹的继续活着。对,我只能说这叫“活着”。

或许我们有时候可以把PUA定义为“活该”,谁让我们那么想要对方的爱呢,谁让我们那么想要晋升呢,谁让我们那么想要把孩子培养成理想的模样呢,谁让我们非要踏出国门重新开始呢?

但我们又不能说这真的“活该“,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曾被生活PUA过而不自知。某一时刻我突然理解了那些在加拿大偏远小镇定居的中国人,或许当我们真的无欲无求的时候,才能真的躲过被PUA。而此刻当下,大多数的我们还做不到如活佛一样洒脱,那就只能继续面对生活,偶尔点上一炷香,祈求生活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