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一部网飞新出的罪案纪录片,讲述上世纪轰动全英国的一起连环杀人案——《约克郡屠夫》。





案件中的罪犯本名彼得·萨特克利夫,是一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亲友对他的印象就是“不怎么爱说话”。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从1975年到1980年,先后杀害了13名女性,最小的年仅16岁。



每次作案,彼得都使用近乎相同的残忍手法:

他趁着夜色开车在街头物色目标,以搭车为由引诱独行的女性上车,趁其不备用榔头对头部进行猛击,随后用螺丝刀多次猛刺胸部和腹部。

每个死者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彼得的殴打、侮辱、剖腹、切割,尸体被发现时惨不忍睹。

而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红灯区的性工作者。



因为这样的作案手法和受害者身份特征,都与“开膛手杰克”有些许相似,彼得就被媒体称为“约克郡开膛手”,引发民众一阵关注。



然而没多久,这个悬而未决的案件就淡出了公众视野。

因为前三名受害者都是性工作者,尸体发现地也在红灯区附近。

不管媒体还是警方给出的公开信息,似乎都在告诉民众,这是一起针对性工作者的连环杀人案——只有生性放荡之人,才会被凶手盯上。



这些诱导信息形成了“受害者有罪论”,人们不再关注这些“活该被杀”的女性。

再加上案发地为黑人聚集的贫民区,他们对警方的抵触也让调查陷入了僵局。

警方根本没有想到,藏在暗处的彼得毫无停手之意——第五起命案,死者是一个16岁的普通女孩。



这一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民众的恐慌。

这个连环杀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杀害了五名女性,而警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派出警力挨家挨户地寻找线索……



之所以毫无头绪,是因为彼得在作案现场并未留下血液、体液、指纹这些关键证据。

警方只能确定凶手有辆车,供他引诱独行女性,甚至流窜到别区作案、抛尸。

但要想根据轮胎印记找到车辆,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在这种僵局下,警方发布了一封没什么震慑力的公开信,向彼得喊话:你快自首吧,我们能帮助你……



又过了几个月,彼得再次作案,死者同样是年轻的性工作者。

这次警方发现了两个特别有价值的线索——

其一,彼得有次行凶后曾返回现场找东西,但是没找到。

之后被证实,他要找的是支付给死者的新版5英镑钞票,警方可以联合银行,轻易追溯到持有这版新钞的人群。



这个线索,帮助警方把嫌疑人的范围,锁定在了几家工厂的男性员工身上。

其二,是一个幸存者的描述与彼得行凶的手法高度吻合,而且她记得彼得的长相。

就这样,警方第一次拿到了嫌疑人的画像,一个留着络腮胡的30多岁男性。



不过这两个线索,还是没能让警方找出破案的头绪。

公众持续看到新的受害者被证实身份——不再是红灯区的性工作者,而是普通的女大学生、女职员。

客观来说,警方之所以对这个连环杀手束手无策,一方面是因为调查技术条件有限,查车牌依赖街头蹲点、录口供全凭手写记录,DNA比对完全是奢望。

单纯依靠人力,根本没法把成千上万的调查线索连接起来。



另一方面,群众的无效举报线索太多,警方毫无辨别真伪的能力。

比如,他们曾收到一个自称“杰克”的凶手寄来的三封信和录音带。

内容是对无能警方的嘲笑、挑衅,其用词和语气十分复古,仿佛被百年前的“开膛手杰克”附体一般。



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警方高层认定这就是凶手本人,于是大张旗鼓地请来语言学家辨别口音,锁定了嫌疑人来自西桑德兰。



警察局长还特别高调地启动了“R计划”,要加大对案件的调查力度。

但手法却非常低能——通过电台和报纸,播放、刊登“凶手杰克”的信件和录音,号召民众举报揭发。



这是英国有史以来展开的最大规模的调查之一,耗费100万英镑。

但他们一直折腾到了1980年底,半条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收集到。

与此同时,彼得还在疯狂杀人,导致警方的公信力一降再降。



忽然有一天,警方兴奋地向媒体宣布,“约克郡开膛手”被捕了。

但好笑的是,他们破案的关键不是发现了新线索,也不是找到了新证人,而是踩了狗屎运——

交警在红灯区临检过程中,发现一辆非法套牌车,就按照程序把司机带去了警局。

结果发现这人的诸多特征都与“约克郡开膛手”迷之吻合,于是进行突击审问。



两天后,这个叫彼得·萨特克利夫的司机承认,自己就是杀害13名女性的连环杀手,并淡定地交代了全部作案时间、手法,与警方掌握的零星线索完全吻合。

最终,这个给英国人带来五年恐慌的“约克郡开膛手”被判终身监禁。



整个案件看下来,“约克郡开膛手”之所以能连续得手,和西约克郡警方的无能不无关系。

从一开始,这群刚愎自用的执法人,就把案件简单定性为针对性工作者的仇恨犯罪。

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他们把主观臆断当成事实,报告里句句充斥着对受害者的蔑视与诋毁。



即便第五起命案的受害人是个普通未成年女孩,警方也依旧没有改变调查方向,继续向外界强调,这是一个“妓女杀手”。

声称“只要你不是晚上单独出门狂欢的‘坏女孩’,他就不会找上你”。



同样是在没有实锤的情况下,警方认定那些信件与录音带,出自“凶手杰克”本人。

把重点调查范围,锁定在了一个与真凶毫不相干的区域。



而那个所谓的“杰克”,直到2005年才被证实,其实就是个无业醉汉。



对于这个花费百万英镑却毫无结果的调查行动,局长先是甩锅给公众——“肯定有人知道线索,他们故意不说而已。”



面对媒体的追责,警方接着又大言不惭地给公众提供了一条“保命建议”——女性不要在夜间单独出门。



在那个女权意识日渐高涨的时代,如此性别歧视的言论,立刻激怒了所有女性。

一场“男人不许上街”的抗议游行火速展开。



当时报道案件的女记者回想起整个事件,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明明受害者是女性,但警方却站在女性的对立面;全体女性居然要因为这么一个男性杀手,被迫回到旧时代的宵禁模式……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直到彼得·萨特克利夫认罪后,外界才知道他其实从1969年起,就因为感情矛盾而对女性心生怨恨,决定找性工作者实施“报复”。

当时受害人幸运逃脱,并记下了彼得的车牌。

但警方因为受害者是性工作者,彼得又没有任何前科,就这么“大事化小”地放走了他……



如果从一开始,警方能够客观看待受害者,依法惩罚彼得,后面可能就不会出现连环命案。

如果中途警方及时发现录音带是恶作剧,也许彼得早就被列入重点问话名单,不至于逍遥法外多年。

如果破案后警方有一点悔过之心,主动承认五年来的无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女性还在声嘶力竭地争取本应拥有的权利。



可以说,“约克郡开膛手”案不仅暴露了英国警方的无动于衷,也有整个社会的性别歧视。那些试图让全体女性为凶手做出让步的人,无疑都是连环杀手的帮凶。

唯一让人觉得大快人心的是,凶手彼得·萨特克利夫在上个月,已因新冠肺炎去世。

这个随意剥夺他人性命的杀手,最终败给了“人人平等”的新冠病毒。

但惩戒罪恶不能依靠新冠,停止污名化受害者,拒绝与犯罪者共情,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