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本年度第一个工作日,经历了三天小长假后,对于很多人来说,「起床」这件小事都变得困难了不少。



其实,早上起不来这事不全怪你,科学家研究发现,“起床困难”可能是大脑在反抗,尤其是天冷时更加明显。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提醒你造成起床困难的原因,并教你如何拥有一个元气满满的早晨。

受访专家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郭兮恒

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不想起床是大脑在反抗

美国西北大学Marco Gallio教授以及研究团队,使用模式生物果蝇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发现,果蝇触角有一类神经细胞专门负责报告外界的低温,当环境温度低于果蝇的“舒适区”(25℃)时,这种神经细胞就会持续活跃,向大脑发出“寒冷”信号。也就是说,冬天起床困难可能不是因为懒,而是大脑在反抗。

该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细胞》旗下的Current Biology上。



研究人员通过荧光标记、双光子钙成像技术追踪到了果蝇的大脑内部。他们发现,寒冷信息的主要接收者,是位于睡眠-觉醒周期控制中心的一小组神经元。

果蝇和人类一样受到生物钟的调控,日常的休息和活动以24小时为周期。它们也常在夜间休息,而到了早晨,随着光线逐渐变强,控制睡眠-觉醒周期的神经网络促进清醒,于是它们变得十分活跃。

研究人员发现,当寒冷信号持续传来,脑中接收到信号的那组神经元活动性下降,由光线促进清醒的神经网络被抑制。当气温降到较低的18℃时,果蝇早上的活动明显减少。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果蝇是一种小型变温动物,与人类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温度与睡眠的维持同样密切相关,日光和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也与睡眠的变化有关。在果蝇中发现的这一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线索,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大脑如何控制行为。

Gallio教授表示,对温度的感知是生物的一种基础感知方式,我们在果蝇大脑中发现的机制,包括神经环路的组织结构,很可能同样适用于人类。



让你“起不来”的6个睡眠习惯

早上醒来,不但没觉得精神,反而头晕脑涨,不想起床……其实,这可能是因为你睡法不对。

蒙头睡觉

用被子蒙着头,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时间长了会导致缺氧,造成睡眠质量不高,醒后感到头晕、乏力。

睡衣太紧


睡衣紧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睡中容易惊醒。睡觉时最好穿宽松点的睡衣。女性在睡前一定要摘掉胸罩。



枕着手睡

睡觉时将手枕在头下,不仅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胳膊麻木酸痛、起床后疲累等,还会使腹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还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伤害食道。

张嘴呼吸

张口用嘴呼吸容易吸进灰尘,还极易使气管、肺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吃太饱

睡前吃得过饱,会让大脑更兴奋,导致入睡困难或难以进入深度睡眠。而且,人体夜间新陈代谢能力最低,睡前饮食会加重体内代谢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相对而睡


和他人相对而睡时,一方吸入的气体大多是对方呼出的废气,氧气浓度低,极易导致大脑供氧不足,造成失眠、多梦,醒后头晕乏力,精神萎靡。习惯“相拥而眠”的夫妻,或抱着孩子入睡的家长都要注意。

做8件事,早上元气满满

如何才能拥有完美的睡眠,让每一天醒来都元气满满?你可以试试以下几个建议。



1

睡前洗个温水澡


晚上花10分钟洗个温水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能自然而然地迎来睡意,帮助睡个好觉。

2

养成上床就“困”的习惯

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看电视、吃东西等。睡前可以想象些令自己舒适安逸的环境,如海滩、森林等。

如果在20分钟内不能入睡,就起床去做其他事,等非常困了再回床上睡觉。

3

23点前入睡


保证每晚睡眠时间7.5小时左右,23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被认为是进入深睡眠最好的时间段,建议设置一个上床闹铃提醒。

4

选对睡眠环境

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选择一个舒适的枕头,枕高约10厘米为宜;卧室光线宜暗,建议拉上窗帘;对大部分人来说,18.3摄氏度是理想温度。



此外,裸睡有助身体降温,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5

设个音乐闹铃


起床铃声除了可以选用平时爱听的音乐,推荐那些节奏欢快的音乐,能刺激大脑加快清醒。

6

醒来玩会手机


醒后可以打开手机,顺便检查下消息或行程安排等,可以达到醒目醒神的效果。

7

在床上坐两分钟


慢慢坐起来伸展下身体,坐两分钟,让被窝外的冷空气刺激头脑清醒,然后再起床。冬季注意披上衣服,以免着凉。

8

起床后喝杯温水

早上醒后喝杯温水,能刺激休息了一夜的胃肠开始工作,发出进食信号,人体也会随之清醒。注意不要喝凉水,久之不利胃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