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贫瘠就是做儿子的无能!

2020年终于结束了。

在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在北京的雪夜中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不知道以后人们会用怎样的心情,来回忆跌宕起伏的2020年。

不平凡的一年,也让各种跨年晚会,比往年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仪式感。

2019年,B站通过跨年晚会成功破圈,于是,B站2020年“最美的夜”晚会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当晚,晚会直播人气峰值突破2.5亿。

在昨天的B站跨年晚会上,韩红联合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演绎了《祖国不会忘记》。



这首歌,献给2020年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基层工作人员、军人们以及科研人员,献给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的人,再合适不过。

很多人对这首歌都非常熟悉,也许参加军训的时候还一起合唱过。不过,却没有那么多人知道,《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最开始其实是献给中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工作者们的。


1忠骨埋在洋大曼

1967年初,国家航天测控网开始建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的首批科技工作者,来到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一个名叫洋大曼的乡村成了中国航天测控的摇篮。

在当时,观测站的条件相当艰苦,建站“元老”严永东回忆说:“当时大家喝的是涝坝水,住的是地窝子,阴暗、寒冷的住处让夜晚都变得更加漫长,粮食不够吃就用苜蓿草来充饥,戈壁滩上的沙尘暴刮起来五米之外都看不见人……”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科技工作者喊出了“活着干,死了算,忠骨埋在洋大曼”的口号。


▲喀什测控站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当卫星绕地球飞临中国上空时,正是他们首先捕获到了卫星的信息,迅速预报出卫星飞越全球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

90年代初,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宣传处处长张月潭在参观喀什测控站时,被这些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和精神感动,1993年的一个周日,他一气呵成写出了《祖国不会忘记》的歌词。

为了给歌词配上让人满意的曲子,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联系了原国防科工委文化干事曹进。


▲曹进

看到眼前的歌词,曹进马上想起了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

他曾经到一处位于深山的导弹部队体验生活,闲下来的时候,曹进经常跟战士们一起抽烟聊天,并把自己带来的烟散给战士们。当他离开那里时,有个战士送给他一盒包装普通的香烟,说是留给他在路上抽。

半路上,曹进打开这包烟,却发现里面装的全是他之前发给大家的烟,战士们又把他从城里带来的烟留给了他。

想起这段往事,《祖国不会忘记》的旋律很快在曹进脑海中浮现出来。

正是因为这些背后的故事,《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才能够如此打动人心。对那些为中国航天和国防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前辈们,这首歌也成了最好的纪念。

这些人中,郭永怀无疑是最让人痛心的人之一。


2国家贫瘠就是做儿子的无能!

和2020年一样,1968年同样是人类历史上充满了动荡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遇难,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首批绕月飞行的宇航员在这一年的末尾平安返回地球。

这一年对中国同样不平静。

1968年,苏联和中国的紧张关系已经到达了临界点。苏联在东部地区大量增兵,部署了25个师、1200架飞机、和200枚导弹,苏联同时和蒙古达成协议,在外蒙古和远东集结了55个师的70万人。

除了地面部队的威胁,中国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来自苏联的核武器。

就在一年后,1969年3月珍宝岛冲突结束,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崔可夫元帅等军方就强硬提出“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把中国的北方重要城市轰平!



尽管当时中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但是中国的远程核打击能力依然非常欠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1968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成功。只不过,这个成功却是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用生命换来的。

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居民听到了一声巨响。一架飞机在距离地面只有400多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一头扎进了一公里外的玉米地中。

在这场空难中,机上十几位乘客几乎全员遇难。

在烧焦的尸体当中,人们发现有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两具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识,据当时负责接机的小车队长邵春贵回忆:“尸体完全烧焦了,脸成了一个黑煤球,耳朵都掉了,都不像个人,黑疙瘩一样,完全认不出来是谁。”

这两个尸体,正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邵春贵提到确认尸体身份的方法时说:“他(郭永怀)是个花白头,他那时候59岁吧,头后头有一片都是,躺着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剩一点点头发,认出来是他。”

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得知郭永怀去世后失声痛哭。


▲郭永怀的表永远定格在半夜3点03分

时间回到30年前。

1938年,中英庚子赔款留学基金会举行考试,3000多名报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收1个人,结果郭永怀发挥出色,5 门功课总分超过了 350 分,名列第一。另外两个人,一个是钱伟长,一个是林家翘。

经过董事会讨论,三个人被破格同时录取。


▲1940年8月,第七届中英庚款留学生在俄国「皇后号」邮轮上。后排右三为郭永怀,前排左一为林家翘,前排左五为钱伟长

1941年5月,郭永怀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师从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学习空气动力学。在这里,他还遇到了自己的师兄钱学森。在研究之余,钱学森非常喜欢拉着自己这个看起来有点呆的学弟四处兜风。

1946年,郭永怀来到康奈尔大学任教。刚到康奈尔大学,郭永怀就做出一个声明:“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在适当的时候会离开。”


▲1946年10月,创建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的五员大将。左一为郭永怀

由于从事研究会接触不少机密资料,当时郭永怀需要填写一张调查表,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郭永怀毫不犹豫写了“否”。从此,他失去了进一步查阅机密资料的权利。

1955年钱学森历经种种刁难终于回国后,立刻给郭永怀写信,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国。

在决定回国后,郭永怀居住的楼房周围开始不断出现陌生面孔,美国移民局也伺机找郭永怀谈话。康奈尔大学开出高薪想留住郭永怀,甚至连台湾当局也想要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他去台湾。

当时郭永怀已经是康奈尔大学的终身教授,月工资高达800美元,还不包括稿酬、科研酬劳等收入。许多朋友都劝他留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孩子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想回到依然贫穷的中国?

劝的人多了,郭永怀有点生气:“国家贫瘠就是做儿子的无能!”



1956年,在康奈尔大学为郭永怀举行的欢送野餐会上,郭永怀把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一页一页扔进了火堆中,这样一来,移民局再没有借口阻止他回国。



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夫妇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结果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人忽然登船,要求搜查所有回国的中国科学家的行李,而烧掉论文的郭永怀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刻。

回国之后,郭永怀立刻和钱学森以及其他科学家一起,投入到了中国的“两弹一星”研究中。

1959年6月,苏联突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并在第二年撤走全部核工业专家,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中国核武器的盾牌和利剑,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来铸就。

而在所有“两弹一星”元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三方面都参与的科学家。


▲在试验基地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右一为郭永怀,右二为钱学森

1963 年,郭永怀随核武器科研团队一起迁到核武器基地。已经年过半百的他和科研工作者们一起,忍受最低零下 40 摄氏度的寒冷和各种高原反应,把中国原子弹一步步变成现实。

1965年,在参与氢弹研制的过程中,郭永怀还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和返回研究工作,那时他兼任和参与的项目不下20个。


▲当年郭永怀兼任的职务及参与的项目

高强度的工作让郭永怀几乎没有业余时间,他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箱唱片,没有拆封就送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收集的三大本邮票,也直接送给了邮政总局。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准备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的发射时,获得了一份重要数据,急着前往北京汇报的郭永怀决定搭乘晚上的一架民航。同事劝他晚间飞行不安全,可以乘坐第二天的火车走。郭永怀笑着说,飞机快,打一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刚好汇报工作。



飞机从400米坠落只用了不到10秒钟时间,据唯一的幸存者回忆,当飞机开始失控时,他听见一个人大喊:“我的文件!”接着他就失去了意识。

当人们把郭永怀和警卫员分开时,发现两个人的怀里有一个几乎完好无损的公文包,里面正是那份热核导弹数据文件。郭永怀也成为唯一一位以身殉职的“两弹一星”元勋。

郭永怀牺牲22天后,依据这份他用生命保护的重要资料,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氢弹头导弹)试爆成功。




3祖国不会忘记

在B站有关郭永怀事迹的视频下面,有一条高赞评论说:祖国她,从来都没有忘记你们!!!

这句话,和B站跨年晚会《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形成了完美呼应。虽然看起来和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距离遥远,但郭永怀这些前辈们的事迹,却依然能够激起他们心中最深处的共鸣。

除了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和各种视频外,许多年轻人开始在B站了解和纪念郭永怀这些前辈。

去年的跨年晚会上,B站就请来了《亮剑》中楚云飞的扮演者张光北演唱中国军魂,结果弹幕和评论中铺天盖地全是“云飞兄”,因为张光北还扮演过吕布,还有人在刷“取我方天画戟来!”

而在这之前,张光北这两个角色早就在B站的各种视频中成了经久不衰的网络热梗,正因如此,节目效果才能这么好。



作为依靠年轻人发展起来的平台,B站和他们的距离天然比其他平台更近;而随着影响力的扩大,B站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变得更多。

实际上,除了B站自身安排的这些节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B站上面,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和了解郭永怀这样的前辈。

2020年8月1日建军节,有UP主在B站发布了一个叫做《想打败中国,除非上帝戴着钢盔亲自参战》的视频,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这个播放量超过600万的视频中,密密麻麻的弹幕会让你连视频的画面都看不清楚。



这还只是无数同类视频的冰山一角。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视频庞大的播放量和弹幕数,都是B站上的年轻人用一次次点击和一个字一个字积累起来的。

曾经,人们用大理石来为英雄雕刻纪念碑,如今,年轻人也同样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无数前辈树立纪念碑。



而在惊心动魄的2020年,这里也同样记录下无数闪亮的普通人和他们珍贵无比的平凡生活。

2020年,给人们最多感动的是医护工作者。这些冲在抗疫最前线的医生和护士,成了无数中国人心中希望和安全的代名词。就像有人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疫情高峰,UP主林晨同学用镜头记录了武汉被按下暂停键的20天。

曾经人山人海的光谷步行街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武汉夜晚的灯光仍然明亮,但通往市中心的道路却畅通无阻。



整个城市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外卖小哥穿行在空荡荡的街头。

在全国,几百万外卖小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运送着米面油盐和药品,也运送着为数不多的烟火气息。这些匆忙的身影,因为“非凡的使命感”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UP主@皮皮皮皮皮皮皮卡乒疫情期间拍摄的送餐视频

那些有孩子的家庭比其他人要更痛苦一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孩子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很多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心累不已的家长彻底崩溃了。另一边,滞留在家的大学生也遭到了父母的无情嫌弃。

为了给这些留在家里的孩子上课,许多老师们开始第一次摆弄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电子设备,连家里的猫也成了他们手中的教具。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B站上这些视频和弹幕都成了历史最忠实、最鲜活的记录者。

2020年过去了,也许没有人会怀念它,但是,就像很多人依然记得郭永怀前辈,也会有很多人记住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工人、驰援武汉的货车司机,为医护人员送饭的餐馆老板……会有很多人,记住那些勇敢的普通人和勇敢的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诞生于航天与国防的《祖国不会忘记》能够传唱到各行各业,因为它属于每一个曾经和正在努力生活奋斗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