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某学生因矛盾,向同学泼化学物质,致使 3 名女生受伤。
目前,已经确认男生所泼的化学物质是硫酸。
3 名女生的确没有生命危险,但一位脸部和眼角膜烧伤,一位脸部烧伤,一位手部烧伤。。。
有些差友可能不知道,被泼硫酸后会是怎么样。。。
网上一搜就能搜到很多,考虑到有部分差友承受能力有限,差评君这里放一张已经 “ 痊愈 ” 后的照片。
相信大部分人看到这条新闻时,多多少少都会对这些受害者有所同情。
但,有意思的是,有些网友并不这样想。
在知乎上,有人认为这个施害者是一个 “ 善良的人 ” ,之所以会对同学施加伤害是因为平时受到了迫害。
这些人并没有表述自己如何判定施害者是 “ 善良的人 ” ,只是基于一种百因必有果的逻辑,认为没有仇恨绝对不会这样反击。
所以错误都在受害人身上,受害人活该,甚至要求受害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得不说,还 “ 有理有据 ” 整得跟小作文似的,看得我都气笑了。。。
更骚的是,像这种对受害者恶语相向的人还特么不少。。
随便在抖音上, “ 泼硫酸 ” 的相关新闻评论区逛了一圈,截了点图。
不惹到一定程度,他会拿一辈子开玩笑?
凡事都有原因,一个巴掌拍不响。
为什么不泼其他人,偏偏要泼她们三?
微博上也有网友看起来跟施害者很熟,言辞凿凿说 “ 施害者是老实人,被逼急了 ” ,话里话外把事情推到了感情纠纷的界限内。
这条微博还收获了 225 个人的赞同▼
看完这些言论,差评君陷入了一种疑惑:到底谁是受害人???
以及一份不理解:为什么每次有这种事情发生,总会有人孜孜不倦的去攻击受害人?
2011 年安徽撮镇中学周岩被同学陶汝坤泼油烧伤,有网友在网上发布《 告诉你们真实的泼硫酸女周妍 》。
说女生确实跟这个男生好过,女生还经常跟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人也不怎么样。
讲真的,差评君都被他整懵了。
不是泼打火机油么?怎么变成泼硫酸了。。
不是叫周岩么?怎么改名成周妍了?
截图来源是人民法院报▼
差评君甚至怀疑这哥们是在钓鱼,但是看完这个帖子,发现不是。
这哥们的确认为,这就是受害者的真实情况,大家都不知情,由他来告诉大家 “ 真实的泼硫酸女周妍 ”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2013 年复旦大学医学生黄洋被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有些网友评论 “ 如果黄洋没错,林怎么会害他 ” 。
前阵子有个 LO 娘被杀,有网友一听到是感情纠纷,就猜测是被男友杀的,原因是给男友带绿帽。
最后受害者父母站出来澄清,两个人压根就不是男女朋友。。。
南京失联女孩被爆出毕业跟对象同居,网友们一听就说她不检点,死有余辜。
发现了么?他们这一套简直是组合拳,首先认定凡事必有因果,不会无缘无故被害。然后会抓住新闻中的某个关键词 “ 推导 ” 出受害者的罪行。
如果有人质疑,那就抓住受害人的一切道德瑕疵,攻击受害人的品行存在问题。
总之,就是活该。
真相还没有调查清楚,受害者们还在医院承受身体上的疼痛,而在互联网上,有些人却已经开始恶语相向,毫无根据的揣测受害者的 “ 罪 ” 。
着实令人恐惧。
同时,我也在想为什么 “ 受害者有罪论 ” 在我们生活中鲜有出现,但在互联网上却如此常见?
甚至连新华社都发文评价过▼
我想,一方面是有人内心软弱,希望跟这些受害者划分界限,抱着 “ 都是这些受害者做错了事情,我好好待人,一定不会遭受无妄之灾 ” 的心态。
另一方面,有人在网上冲浪时被距离所蒙蔽,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上发言照样也会伤害别人。
你想啊,其实看到这类新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猜测,这很正常。
不过大家不会说出来,因为从小父母会告诉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大家都知道乱说话也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的。
可,没有人教大家,这样的道理也同样作用于网络。
网上冲浪时,道德意识好一点的会选择自律,意识差一点的很容易在互联网的匿名性加持下释放自己的恶意。
对于这些人来说,在公开平台上发声,无端猜疑、恶意揣测、审视道德瑕疵是一件快意恩仇的事情,只需要一块键盘就行,无需背负任何罪责。
他们从来不曾思考过,虽然隔着网线,但只要是公开言论,效力都是一样的。
在他们趁一时口舌之快的同时,那些已经蒙受苦难的受害者被又一次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