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理来讲,一项方便的技术应该越来越普及才对,不过世超却在前两天看到一个禁用人脸识别的新闻:

一开始世超还有点意外,售楼处卖个房子怎么还用上人脸识别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人脸识别是为了区别自然到访客户和渠道拜访客户。

自然到访客户的意思就是世超自己主动去看房子,而渠道拜访客户的意思就是世超是通过中介介绍来看房子的。

而售楼处之所以要用人脸识别,就是为了看你之前有没有主动来过售楼处。
因为售楼处一般是会给中介带来的客户一些购房优惠,而自然到访的客户是没有的。
假如你曾经自己来看过房,又被人脸识别机记录下来,你再去找中介,就无法享受中介的团购优惠,因为你已经被机器认定为 “ 自然到访用户 ”。
所以就出现了有些人带着头盔口罩去看房的现象。。


好家伙,咱们这一张张宝贵的小脸蛋就是这么被房地产利用的。。。
这其实还算好的,最起码没遭受什么经济损失。
而有的人就因为刷了一下脸,不仅没等到房款,房子当天反而被过户出去,甚至还被抵押给了第三方。。。

这要从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的 “ 邕e登 ” 的 App 说起,而这个 App 的推出也是为了想通过线上办理的方式让大家少跑腿。
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是由于 App 要刷脸认证,而一旦认证通过,不仅能查询名下房产,还可以办理房产过户。。。

中介在骗客户以房屋查档为由,在 App 上进行人脸认证后,转手就把房子给卖了。
也就是说,现在人们的人脸信息,在某些时候,已经是认证身份的一种方式了。
显然,我们对我们自己人脸信息的保护并不充分。
各种渠道泄漏出来的人脸,一张 5 分钱、3 分钱…… 比白菜还不如。

所以,尽管人脸识别很方便,但世超觉得有些时候,禁用人脸识别,可以极大降低我们的风险并保护隐私。

在国外,美国的几个地区之前就已经陆续颁布了禁用人脸识别的法令。
在 2019 年一月,研究发现亚马逊的人脸识别技术 Rekognition 在分辨女性面部和深色皮肤的面部时,系统会出现识别困难的情况。

这项研究还表示 Rekognition 在识别肤色较浅的男性时没有失误,但将女性误认为男性的概率为 19% ,而将肤色较黑的女性误认为男性的概率为 31% 。

你这个人脸识别政治不正确啊。。。
言归正传,如果真如研究所说,那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确实会有一定几率把人给认错,而一旦认错人,之后的麻烦可就多了。。。
其实旧金山在 2019 年 5 月禁用了面部识别技术,而就在前两天,马萨诸塞州也投票通过了警察禁止使用面部识别的禁令。

波特兰这个地方则直接一步到位,它在 9 月通过了一项禁令,它不仅禁止市政局使用该技术,私人公司和公共场所也不能使用面部识别。。。

而在我们国家,在今年 10 月 21 日,就已经发布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 草案 ) 》 ,其中第二节第二十九条是这么写的:


说白了就是敏感信息不能再随便采集了。
之前一位法学博士出身的市民就因为不满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强行用人脸信息做为入园条件,把动物园给告上了法庭,并最终胜诉。
动物园刷脸这起案件也被称为 “ 人脸识别第一案 ” ▼

说白了,我只是买票想要进去看看小动物而已,要我的人脸信息干啥?
高铁站要用人脸识别,是为了在实名制购票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性,基本上杜绝了黄牛票和假票的风险,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而你一个动物园也想要,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之前手机号什么的给你们也就忍了,现在连我长什么样你们都要嫖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其实个人隐私这件事已经议论很久了,我们被越来越多的电话和短信骚扰,包括世超本人也经常收到垃圾邮件,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扒的连底裤都不剩了。。。

再后来就到了人脸识别这茬,就是不希望曾经的经历重演,所以我们才要更加慎重地对待我们的人脸信息。
在用了几次人脸识别之后,世超确实会觉得我们离未来越来越近了,但当我们的个人隐私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的时候,那么这样还不如生活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