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青木】德国《每日镜报》8日以“中国的战狼”为题刊登一篇批评性报道,指责中国“战狼外交”。该报道本来要配一个中文的“权”字图片,却多了一点,成为“杈”字,遭到许多读者和网友嘲讽。

《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这篇文章刊登在8日出版的《每日镜报》的第六版。作者是该报记者克劳迪娅·冯·萨尔森。这名记者曾驻俄罗斯和东欧,从简历看没有中国经历。报道内容了无新意,称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11月18日举行所谓“中国人权听证会”,招致中国大使馆批评。文章指责中国“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并引用德国绿党反华议员鲍斯的话说,中方外交官的举止“更具侵略性”,中国实行“战狼外交”。

最吸引眼球的是占据了几乎半个版面的红色“杈”字,旁边解释说,这个字是“强大的标志”,“是表示权力的中国汉字”。

这个错字也引起懂中文的德国读者的关注。德国汉语教学协会主席、柏林自由大学汉学教授安德里亚·古德在推特发文指出,“杈”字的德语意思是“Heugabel”,而不是代表“Macht”的“权”字。他的这条推文被《世界报》驻中国记者卡尔霍夫等人转载。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提醒《每日镜报》和该报道的作者,但后者一直未做出回应。“对于报纸和记者来说,这是严重的错误。”德国柏林中国学者夫罗里扬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为什么一位写“中国报道”的记者不懂一点中文?为什么报纸没有中国专家?这也是德国媒体常常歪曲报道中国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德国媒体招聘一些懂中文、懂中国的记者来写报道,而不是看美国媒体的报道,通过想象写中国。

北京日报:“权”“杈”不分还来黑中国?西方媒体的信用是如何破产的

  

抹黑中国堪称某些西方媒体的传统艺能,最近,德国《每日镜报》就又整了一出。

  该报以《中国的战狼》为题刊发批评性文章,还特意配上占据近半个版面的巨大红色汉(别)字——“杈”,称这是“强大的标志,象征着权力”。“权”“杈”都傻傻分不清,还在这“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业务能力差得可真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每日镜报》虽不识字,但也不是最“拉胯”。毕竟,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类似这样的翻车现场,几乎日日都有,那些更匪夷所思的操作,我们也不陌生。

  比如,前两天,执着于将中国抗疫污名化的英国BBC,费尽心机炮制了一个中国女孩向世界道歉的视频,收获大量差评,顶到最靠前的留言是“凭什么代表14亿中国人”。再如,曾有美联社记者在微博上私信中国网友求抗疫视频黑料,结果遭到热心网友群嘲“暴锤”,钓鱼未果后其自行跑到新发地周边拍照,成功“蹭”到了一次免费核酸检测。而这两年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英国埃塞克斯郡发生货车惨案,在事实未厘清之前,不少西方媒体捕风捉影把矛头直指中国,最后又结结实实丢了回脸……



  这些年,西方媒体对华耍弄的依然是那“三板斧”,陈词滥调,写来写去。从美化“藏独”分子,到污蔑中国产品是“垃圾”,从把香港街头暴乱描述成“风景线”,到对中国抗疫指手画脚极尽诋毁,莫不是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这些完全违背其所宣扬所谓“新闻伦理”“专业主义”的操作,既不加掩饰,又分分钟被揭穿,本意是给别人添堵,结果反而是自己的脸被打肿,媒体信用所剩无几。

  而这些西方媒体自以为是的“碰瓷”话术,在中国年轻人眼中成了国际笑话。不管是错别字引发网友玩起了谐音梗猛打“杈评”,还是曾经饭圈女孩出征“守护最好的阿中”,抑或是亲自下场“扫盲”回怼某些不当言论,都让人看到了这一代年轻人的“不好忽悠”。当这一代人经历了祖国崛起“梦想照进现实”,也看到了“西方灯塔故事”的一地稀碎,又怎么可能被“炒冷饭”的西方媒体带到沟里去呢?

  “说话不要BBC,做人不要CNN”,这句话在中国坊间已流传许久。奉劝某些西方媒体,尊重一下读者,也尊重一下自己,总如跳梁小丑般拙劣地上蹿下跳,自己不嫌丢人,观众也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