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央视主持人”,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放在以前,她姐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新闻联播。

并且能瞬间流畅地哼出片头音乐。


微博@央视新闻

但现在,她姐有点不确定了。

这群熟悉的央视主持人们,“变了”。

换下了西服套装,离开了演播厅,脱离了严肃的新闻氛围,这群人看起来好像也更加柔和、活泼了。

聚在一起,一场好好的“团建”都能变成“凡学”大会。


微博@尼格买提

在之前播出的《你好,生活》节目里,几名央视主持人围坐在帐篷前,讨论着第二天“重返校园”,再次体验当学生的事情。

小尼率先开启了话头,准备提前演练一下:“我们就当自己18岁,同届的考生。我这次没考好,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广院,你们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个第一冒出来:


b站@央视频

当康辉笑着说出:“谁不是第一?”的时候,她姐不自觉捂住了自己遭受刺激的小心脏。

当然,“凡学大会”的收尾,还是得交给咱们“北大还行”撒贝宁。

“跟你们一群还需要考试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

“什么叫考生?“

一开口,果然是老凡尔赛了。

有意思的是,“凡学”本来是个带着点嘲讽和鄙视的贬义词。

可当“凡学”语境落到这群央视主持人们的身上时,一切显得就没那么讨厌了。

今天,她姐不聊“凡学”,只想聊聊让“凡学”也可爱起来的,这些央视主持人们。


这群主持人够有趣

她姐追“央视天团”的一个新感受:当央视主持人们搞笑起来,可能真的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拿学街舞来说,几个主持人也是学出了4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来。

功夫派、民舞派、街舞派,还有充满亮点的“跟不上派”。


微博@央视新闻 

尤其是康辉的“跟不上”版,总能让她姐联想到自己跟着视频艰难跳健身操的样子。

真的很努力在跳了,但是身体它有自己的想法。


b站@央视频

功夫派和街舞派也没让人“失望”。

街舞小考开始后不久,两个人的动作记忆区间就同时双双“下线”。

然而,第一反应不是说出自己忘了动作,都是悄悄地瞄对方一眼。

结果复制对方动作失败。瞬间,整段垮掉。

作为应试者本人,撒贝宁都忍不住吐槽起来,“这就像考试,两个人打算互相抄,一看,两个学渣。”


b站@央视频

单看他们跳舞时的互相“伤害”,可能想不到,“央视天团”里也是有“团欺”的。

平时看多了“读错字扣钱”梗,总觉得康辉拿的得是“团霸”“团宠”型剧本。

可实际上,他有时是妥妥的“团欺”。

说好了,一群主持人要“吐槽”小尼,一个人30秒。

康辉一本正经地开始了:“(小尼)对于老同志不太尊重,每次见到我都带着一种轻佻的态度。”

小尼对此回应道👇


节目《你好,生活》

然而也只有他一个人,严格遵循了词义,实诚地“吐槽”了。

接下来,其它主持人实力演绎了什么叫明贬暗褒,“团欺”一人。

“小尼每次一来太周到了,给每个人又带咖啡,又带吃的。”

“我真的觉得这样不好,(小尼)你太过宠溺我。”

“小尼,心机太‘重’,每个人的生日他都记忆深刻。”

“欺”到康辉翻起了白眼。

然后一边被套路,一边忍不住跟着笑出声来。


节目《你好,生活》

有网友评论说:“看着这段,第一次发现,央视的人能这么好笑。”

仔细想想,笑点这么水到渠成,反倒说明他们足够熟悉,关系也足够好。

而那些“吐槽”的画面正是朋友之间最常见的生活情景。

不是真的在欺负谁。

而是因为足够亲近,知道对方不介意,所以有些玩笑话才最终说出了口,才去逗逗你。


这群主持人够温暖

翻看央视主持人们的各种“团建”,还有一小段让她姐印象很深,关于朱迅的。


节目《你好,生活》

在那次团建里,主持人们要通过接力跑的形式,一个个入镜。

朱迅拿着接力棒找到康辉的时候,他正和一位当地人闲聊。

她气息没喘匀,连口茶水也没喝,一交代完节目信息,马上转向了那位当地人,笑着伸出手:

“对不起,您好,我是朱迅。“

”您贵姓?”

在这些话出口的那一刻,她姐妥妥地被朱迅圈粉了。


节目《你好,生活》

说起来,那个当地人和她同处镜头下的时间,最多也不过是几分钟。

可哪怕是面对仅有“一面之缘”的人,她也愿意给予真诚的关注和问候,带着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和细腻。

慢慢地,会发现,这种真诚和温柔不止出现在朱迅身上,更不止出现在对待陌生人的时候。

有一次,康辉在团建游戏中输了,惩罚是给他太太打电话,说出“我爱你”。

节目组把整段对话消音了,只能看出口型非常明显的“我爱你”3个字。

而围坐在旁边的小尼、张蕾等人,完全就是一副“磕到了”的表情。


节目《你好,生活》

“我一会儿要问问她,这段要不要用。”挂了电话,康辉说。

小尼很顺当地接了一句,“她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表达当时在场的人,已经被那通电话甜到了。

但康辉还是非常认真地说,“她的意见很重要。”


节目《你好,生活》

那一刻,满屏的弹幕说出了她姐的心里话:


b站《你好,生活》弹幕

有时候最感动人的不是那句“我爱你”,而是愿意给予自己的另一半最大的尊重,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在乎。

不管对方在不在场,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人。

“央视天团”或许还会“告诉”你,有一种温暖是留给自己的。

她姐还记得,那是撒贝宁看星星的时候。

他专门带来了买了很久的天文望远镜,一边翻找手机里的各种星座图形,一边对着夜空找星座、看月亮。

即便是其它嘉宾已经开始在夜色下唱起歌来,他还是专注地摆弄着望远镜,研究着闪闪发光的星星。


节目《你好,生活》

“有没有某个瞬间,你觉得自己不是这个星球上的人?”小尼顺口一问。

撒贝宁给了她姐听过的,最浪漫也最温暖的回答:

“我的家叫B612。那个星球很小,我一天能看43次日落。”

B612,那是儿童故事里,小王子的家。

那一刻,她姐好像更理解什么叫“归来仍是少年”了。

那是即便慢慢长大,也永远保留着那颗赤子之心,没让心里那股热气丢了。


这群主持人够专业

就像撒贝宁能脱口而出一大段《小王子》里的片段一样,这群央视主持人们的肚子里好像永远“有货”。

有时候真的会好奇,他们的头脑里究竟能装进多少东西。


微博@央视网快看

拿朱广权说的各种段子来讲,不光是朗朗上口,很多耳熟能详的人名、词句也能被化用进去。

为武汉直播带货,那可以改编一下《泊秦淮》,是“烟笼寒水月笼沙,不止东湖与樱花。”

讲天空中出现了龙状的航迹云,许多居民进行拍摄,可以是“大家都变成了三国里的常胜将军,开始‘照云’。”

提醒观众防寒保暖,用词更是多变,“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都不如气温起伏多变。”

每次看到这些段子,她姐都会进行自我怀疑,“为什么人家全都记得?而自己真的全忘光了……”

但难的从来不是学过、记过,而是真的能活学活用。

节目里,董卿给“揭秘”了,这些出口成章,没什么诀窍。

来自平时的积累,来自上台前的准备,来自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


节目《你好,生活》

董卿拿自己举例。

她有时,甚至会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或者“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4点”,就坐在书桌前翻阅各种各样的资料。

去思考自己的构想、表述里面,是不是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即便看了几万字的资料,最后发现没有任何想要调整的地方,也可以甘之如饴。


节目《你好,生活》

积淀也不止来源于书本。

而是即便是放慢脚步去生活,依然可以“保持一种感受力。“

去感受周围季节的变化,去寻找自然所传递出来的欢乐,去持续地学习和吸收。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当她说出“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的时候,也不需要感到意外吧。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央视天团”,康辉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说什么天团,实在是不敢当。我们是用我们自己的这种工作上的一点点努力,去给职业,不断地加一点分。”


b站@央视频

可能,这恰恰就是大家对这几位央视主持人格外偏爱的原因之一。

对于职业心存敬畏,面对他人保持谦逊,然后还在一步步地慢慢向前走。

那些借由他们传递出来的知识、新闻、词句,不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而是带着一点温度的、亲切的。

就像是转身后,说出的那句“您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