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领袖峰会週四(6月13日)起在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Puglia)登场,为期3天,首日议程包含中东与乌克兰局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会出席;印太地区与经济安全议题则是次日的重头戏;第三日将举办各国双边会谈及G7会后记者会。

除了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G7成员国的领袖之外,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主席也将到场。主办国意大利还邀请了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他将主持关于人工智能(AI)的议题讨论。

中国军事扩张与产能过剩


日本共同社消息透露,日相岸田文雄将在印太局势的会议上担任主要讲者,内容涉及中国日益扩张的军事野心等议题。中国在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等区域的军事活动渐增,与日本、菲律宾和台湾都有摩擦;日本官员表示,G7各国在峰会上将重申反对任何以武力改变现状的企图。

另据日经亚洲、半岛电视台、美国之音等媒体消息,G7领袖将重申对中国“产能过剩”的疑虑,而美国盼能“统一战线”,正在极力推动盟友把这纳入最后的联合声明内。

近期美国质疑中国政府大量补贴新能源科技产业,可能导致过剩的低价产品涌入他国市场。路透社指出,在这次G7峰会上,各国会考虑是否采取额外措施,以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过,美国对此事的关切高于欧盟,有些欧洲国家更希望能避免跟中国爆发全面贸易战。

盡管如此,今年5月的G7财长会议公报上,各国仍针对“中国全面使用非市场的政策与措施,损害我们(G7国家)的劳工、产业与经济韧性”,表达了共同的忧虑。6月的G7领袖峰会前夕,欧盟也宣布将对中国制电动车征收最高38.1%的惩罚性关税;美国则早在5月中旬便决定提高其关税至100%。

面对欧美质疑声浪,中国政府称中企并非凭藉补贴取得优势,并批评西方重回“保护主义”。中国官媒环球电视网英语频道(CGTN)12日更刊登北京清大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学者赵春蕾的评论,文内主张:“在即将登场的G7峰会上,美国可能推动他国加入其关税战……有鉴于中国跟G7成员国各自都有贸易关系,贸易战显然并不符合任何国家的利益。”

去年的G7领袖峰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当时的联合公报曾强调其对华方针并非“脱钩”,也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但同时G7也发布一份反对“经济胁迫”的文件,被认为是“剑指”中国。大西洋理事会印太安全倡议专家罗谷(Dexter Roberts)当时告诉DW,由于G7各国与中国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往来,藉声明展现出协调和团结,可说是“大事一件”。

中俄贸易与俄乌战争

本届G7峰会另一个焦点是中俄贸易,外界预期G7将讨论如何阻止中国协助俄罗斯继续侵略乌克兰。

週三(12日),美国宣布扩大制裁名单,其中包含出售半导体给俄罗斯、设址于中国和香港的企业,显示美国加大力道警告各界勿助长俄乌战争。路透社上週日(9日)亦引述消息称,G7各国将呼吁较小型的中国银行停止助俄规避西方制裁。

除此之外,G7能否达成协议,善用被西方冻结的俄国资产来帮助乌克兰,也是重要议题。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国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美国总统拜登打算推动一项计划:俄国存放在西方金融机构、被冻结的资金约有2800亿美元,美国希望能运用这笔钱未来会产生的利息,拿来支付要提供给乌克兰的500亿美元贷款。

彭博社引述不具名的法国官员说法指,此事的技术细节要等G7峰会之后敲定,具体的协议成果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泽连斯基则预料会在G7峰会上重申,国际社会应继续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美方会前已向媒体公布,拜登13日将与乌克兰签署一项新的安全协议,未来会继续提供资金与武器给乌克兰,但新协议并不包含出动美军帮乌克兰作战。

G7会后,瑞士将举办一场乌克兰和平峰会,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G7成员国领袖都会参加。俄罗斯未获邀请;中国虽有受邀,但决定不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