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5月26日报道,朝鲜国防省副相金刚日25日发表谈话,阐述朝鲜军方对韩美敌对活动的军事反制措施。

金刚日特别提到,朝鲜将对韩国方面“频繁肆行”的越境散发反朝传单问题进行反制,具体措施是:“将在韩国边境及其纵深地区散布大量废纸和垃圾,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为其收集和清除到底得下多大功夫。”

自2022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以来,朝韩各自恢复了试射洲际导弹、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等多样的对抗方式,但向另一方“扔垃圾”,还非常罕见。

朝鲜为何如此动怒?金刚日口中的“废纸和垃圾”到底是什么?除了“垃圾战”,5月27日,朝鲜还进行了今年首次军事侦察卫星试射,但任务失败。



5月24日,金正恩主持朝鲜劳动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十次政治局会议。(图:朝中社)


九年前的三颗地雷

2015年8月4日,朝韩非军事区韩方一侧传出两次爆炸声。韩军步兵第一师团的两名士兵重伤,一人双腿截肢,一人单腿截肢。这是2000年以来,非军事区第一次发生韩军士兵触雷事件。

韩国军方调查称,两名士兵在巡逻时触发了三枚埋在他们必经之路上的木盒地雷(一种以木盒为外壳载体的地雷),对残片的分析显示地雷来自于朝方。该调查结论未得到朝鲜官方承认。韩国认为,朝鲜士兵越境埋设地雷,目的之一就是报复脱北者团体在边境散发的反朝传单。

韩国民间团体通过空飘气球的方式,向朝鲜境内散发攻击朝鲜领导人及体制、传播韩国流行文化的传单,是半岛由来已久的一种“心理战”。地雷事件发生前五年,由于半岛局势在2010年“天安”舰事件后不断升级,韩国军方对民间团体的行为变得更为“宽容”。

在此背景下,2012年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后,相应升级了对传单问题的反制措施,包括设置风向标,增加部署击落气球的高射机枪阵地,加强相关防空演练等。2014年10月,朝鲜正式宣布开始“消灭气球的战斗”。

然而,用防空武器打气球并不是一件轻松且低成本的事。按照韩国相关团体的说法,仅2014年10月,他们就向军事分界线北方散发传单超过10万张。2015年4月,韩国外交部人权大使李政勋公开表示“应积极采取散发传单的心理战”,将冲突上升到两国官方层面。随后,朝鲜媒体发布社论称将对此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报复”,韩国统一部则反击称散发传单是韩国的“言论自由”。四个月后,地雷事件发生。

看似不起眼的“传单问题”,在危机循环升级之后,最终竟导致擦枪走火和人员伤亡。吸取这一教训,2017年上台的文在寅政府多次阻止民间团体在边境散发传单,并最终推动国会在2020年通过《禁止散发反朝传单法》。在此期间,虽然仍不断有散发传单的事件出现,但朝鲜方面往往通过暂停朝韩通话、推迟人员接触等方式回应。这让外界逐渐忘记了传单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2022年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后,全面推翻文在寅时期的对朝接触对话政策。2023年,韩国宪法法院正式裁定《禁止散发反朝传单法》违宪。当年9月,一个“脱北者”团体用20个大型气球向朝方空飘了20万张传单、1000个U盘和200本宣传册。今年5月,该团体又用20个大型气球空飘了30万张传单和含有韩国歌曲的2000个U盘,气球上还悬挂了攻击金正恩标语的横幅。

分析指出,朝韩早已全面中断对话接触,金正恩去年12月已将韩国从“同胞”重新定性为“敌人”,这意味着面对愈演愈烈的“传单心理战”,朝鲜已无法使用对文在寅政府的“威胁中断接触”的措施应对。金刚日宣布的“垃圾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5月24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刚刚主持召开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军事反制措施进行指示。金刚日第二天发表的谈话,正是为了具体阐述“最高军事领导层”的指示。这意味着,启动“垃圾战”,很可能就是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的维护朝鲜主权和安全的军事活动任务之一。

跨境军事冲突风险不断加剧


金刚日所说的“废纸和垃圾”到底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9年前的“地雷事件”可能重演?目前,各方分析人士莫衷一是。在谈话中,金刚日也将韩国团体投送到北方的U盘等物件笼统地形容为“垃圾”和“肮脏东西”。此外,朝中社在英文版报道中将朝方准备投放的“垃圾”翻译为filth,该词亦含有“冒犯性的言语、传单”的意思。但从人民军发言人此前关于向韩国散发传单的表态看,朝鲜以往并未将自己的传单和宣传品称为“废纸和垃圾”。

不过,无论朝鲜将以何种方式向韩国投放何种“废纸和垃圾”,朝韩面临的跨境军事冲突风险正在提高。今年1月,韩国军方就曾表示,捕捉到朝鲜军方去年新公开的无人机“新星-4”型在前沿地区进行训练,“或正为对韩发起无人机挑衅做准备”。5月,韩美军方还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防空中渗透”联合军事演习。

朝鲜则强调,韩美军方空中侦察力量不断抵近侦察乃至侵入领空,已对朝鲜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以来,韩军新部署了100多架侦察、渗透朝鲜空域的小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在超出通信范围后仍可自动飞行,若在朝鲜地区坠毁还可自行销毁数据。

5月17日以来的一周内,朝鲜以不同名义三次历数韩美近期的边境军事侦察和演习活动,并特别提及韩美军方正在进行“斩首行动”密谋。在韩美既无回应、也未降低军事活动频率和规模的背景下,据金刚日在谈话中透露,朝鲜政治局会议给军方下达的最新指示是,要对这些挑衅行为采取“攻势性回应措施”。

近年,朝鲜并非没有实施过此类军事行动。2022年12月,朝鲜无人机时隔五年首次“越境”进入韩国境内。据韩联社报道,当时有5架朝鲜无人机先后进入韩国空域,其中4架吸引韩军注意力,另一架无人机直飞首尔北部地区,成功进入龙山总统府禁飞区,全身而退。

5架朝鲜无人机在韩国空域共飞行7小时,韩军投入战斗机、轻型攻击机、直升机轮番应对,射弹100多枚,无一命中目标。倒是有一架韩国空军KA-1型轻型攻击机,在起飞执行对无人机作战支援任务时失事坠毁。事后,韩军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金承谦大将等十多名军官遭问责。

分析指出,卫星试射、导弹试射、军事演习等活动,总体处于各方可控的范围内。但最危险的是,涉及传单、“垃圾战”及无人机的越境活动,一旦擦枪走火,轻则形成朝韩美军方之间的直接开火事件,重则如9年前的地雷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在半岛局势近两年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其后果难以估量。

如今,常驻板门店的韩国统一部联络官仍然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5时尝试拨打朝方电话,韩国军方也在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通过东海和西海军事通信线路拨打电话,但朝鲜一直没有回应。韩联社近日援引韩方人士的话指出,出于防止偶发性军事冲突等考虑,有必要恢复韩朝联络渠道。而朝中社则指出,对于对方是否有敌意,朝鲜“看的是行动,而不是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