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再次击沉“旋风”号,这是俄黑海舰队最后一艘能够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的护卫舰。它不大,满载排水量才800吨,却已经是俄黑海舰队为数不多的一艘导弹护卫舰了。因为“旋风”号被击沉,整个黑海舰队都没有水面舰艇可以发射“口径”巡航导弹了。



跟着“旋风”号导弹护卫舰一起被摧毁的,还有一艘扫雷舰。乌军一共发射了三枚美国陆军战术导弹,命中两艘战舰,这个精准度确实是相当高了。据不完全统计,俄黑海舰队一共39艘战舰,已经被摧毁15艘,战损率突破40%了。其中,4000吨以上的主力战舰损失过半,以至于乌军已经严重缺乏大型战舰目标了,被摧毁的俄军战舰吨位也是越来越小了。

从最开始的万吨级巡洋舰“莫斯科”号,到如今800吨护卫舰“旋风”号,整个俄黑海舰队都被打残了。不过,俄黑海舰队还有5艘“基洛”级潜艇,一共6艘,只被摧毁了一艘,剩余的5艘依然能够对乌克兰造成重大威胁。对乌军而言,麻烦不在海上,而在于地面对抗。



在哈尔科夫方向,俄军投入5万兵力,已经拿下12个外围村庄,双方在沃尔昌斯克实施拉锯战。因为北约军援断供很长一段时间了,乌军损耗严重,即便北约恢复军援,乌军暂时也没有反攻的能力。泽连斯基很着急,要求美国允许乌军使用美国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还催促丹麦、荷兰尽快交付F-16战斗机。

俄军的战术目标已经十分明显了,就是开辟南北两条战线,迫使乌军难以防御。当乌军主力北上哈尔科夫时,俄军在巴赫姆特方向又前进了1.2公里。俄军想要乌军首尾不能相顾,守得了哈尔科夫,就守不了恰索夫亚尔。对乌军而言,不仅缺武器弹药,也缺战斗兵员,但整体形势还是比较可控的。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谁背靠大城市,谁就能获得胜利。因为大城市有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在消耗战中,不用担心后勤物资跟不上。像基辅战役,乌军驻守首都,背靠整个北约,西方军援从利沃夫源源不断地送入基辅。于是,乌军在基辅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也是如此。乌军依托发达的公路网,铁路网,突然主力部队从赫尔松北上,闪电穿插,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可进入巴赫姆特战役后,俄军背靠顿涅茨克城,每天可以打出去2万发炮弹。在绝对的火炮优势下,瓦格纳集团摧毁了巴赫姆特的每一栋大楼,最终攻破巴赫姆特。



后来的马林卡战役、阿夫迪夫卡战役,都是这么打下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俄乌两军都是出身于苏联红军,都是不怕死的战斗民族。双方的兵员素质都非常地高,不打到弹尽粮绝,很少有投降的。在这种消耗战中,比拼的就是后勤。大城市在后勤上具有天然优势,铁路、公路发达,建筑掩体密集,粮食弹药储备充足,经得起消耗战和持久战。像巴赫姆特,只是一座小城,俄军却投入20万兵力,打了半年,才拿下来。

如今的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俄军只投入5万兵力,要拿下哈尔科夫,可能性极低。外围的村庄争夺,还比较容易,可当俄军打到沃尔昌斯克这样的卫星城,就已经开始吃力了。到这里,还没摸到哈尔科夫的城门。



在队长看来,当前是俄攻乌守,战略进攻权握在俄军手里。但再过2个月后,俄乌两军会形成一个新的战略均势。即,北约军援 持续加大后,俄军攻势受阻,在城镇攻防战进入一个新的僵持阶段。进入八、九月份以后,乌军可能再次掀起反攻。

但新的反攻想要取得成效,会比哈尔科夫反击战难得多。原因很简单,俄军现在的模式是,结硬寨,打呆仗。每前进数公里,就修建一道新的战壕,像蚂蚁搬家一家,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乌军想要反攻,也得一条条越过俄军战壕。在以步兵为主的堑壕战中,乌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乌军为了取得北约的支持,却不得不策划一系列反攻。



俄乌战争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都看不到结束的信号。但可以确定的是,乌军的远程袭击能力会不断增强。今年最大的悬念,依然在于“克里米亚大桥”。这座大桥能否扛过今年的夏天?就非常考验俄军的防空部队了。不过,俄军也做好了两手准备,修通一条全新的铁路线,从别尔哥罗德直达赫尔松。就算克里米亚大桥被摧毁了,俄军的后勤补给依然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

毕竟,把全军的后勤押注在一座桥上,太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