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F-16马上就要进入乌东战场了,传闻中的美俄战机空中大对决,也很快就要上演。

原本,外界普遍认为,乌军拿到F-16,缺乏体系化的预警支持,难以发挥出F-16的真正战斗力。但针对这个问题,瑞典掏出了一个大手笔,首次对乌援助2架ASC-890预警机,专门用来配合F-16使用,算是填补了F-16的最后一块短板。

这个ASC-890预警机,其实就是萨博-340预警机。同时,瑞典还把自己的库存装甲车,全部都捐给了乌克兰,此番军援总额大约为11.6亿美元。



另外,泽连斯基还收到了三个重磅级好消息:

一是,西班牙承诺对乌克兰提供史无前例的最大单笔军援,价值总额11.29亿欧元,包括乌军极为短缺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豹2坦克以及火炮、反无人机系统等。



二是,法国支持乌军,使用法国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这是北约集团中第一个允许乌军使用北约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的国家。为了避免刺激俄罗斯,美国则与法国唱起了双簧。法国同意了,而美国却拒绝了。

法国在对乌军援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硬,不但直接出兵乌克兰,还加大了武器供应量。马克龙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援乌反俄,强化本土军工业,恢复军工产能,主导欧洲防务,寻找机会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美国的软弱,给了马克龙一个巨大的机会。而且,马克龙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已经与摩尔多瓦、亚美尼亚签署驻军协议,还把“阵风”战斗机卖爆了。俄乌打了两年,法国军工出口取代俄罗斯,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国。

三是,比利时承诺,对乌军援30架F-16战斗机。算上此前荷兰、丹麦承诺援助的61架,挪威还承诺了援乌22架F-16。乌克兰已经拿到113架F-16的援助清单。也就是说,乌军最少将从北约接收113架F-16。希腊正在以超低价甩卖40架F-16,这批F-16也可能落入乌克兰手里。



为什么北约军援突然加速了?根源就在于,乌军前线承压,不断丢城失地,而俄军则乘胜追击,还开辟了哈尔科夫第二战线。更危险的是,俄军正在策划新一轮的夏季攻势。如果乌军不能做好防御准备,那么,哈尔科夫或者顿涅茨克两大战线上,乌军可能面临溃败。

在这种背景下,F-16才加速进入乌东战场。看待F-16时,我们不能只看这一款战斗机,更应该看到的是它背后成体系化的北约情报网络支持。在正面战场上,F-16需要面对俄军“铠甲-S”、“山毛榉”、S-300、S-400等防空系统的拦截。但是,在后勤战线上,前线支援上,F-16依然有着不错的用武之地。



其中,对俄军而言,最致命的威胁不在陆地,而在于海上。俄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克里米亚半岛,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黑海舰队已经折损过半了。可F-16依然可以通过超低空掠海飞行,抵近克里米亚,发起远程袭击。在前线支援上,F-16也可采用夜间超低空突袭,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打击俄军的雷达设施。

关于如何探测俄军的雷达坐标,美军早就给出了答案。即,出动F-35隐身战斗机,反向侦察,锁定俄军雷达设备。在这些空战行动中,俄乌两军难免遭遇空战。像苏-25攻击机、苏-34轻型轰炸机,是打不过F-16的。它们的机动性太差,对打攻击有余,制空能力不足。真正能够与F-16一较高下的,是苏-27、苏-30和苏-35。



从性能来讲,荷兰、丹麦、比利时援助给乌克兰的F-16,版本就比较老旧,是早期的F-16A/B型。但因为这些飞机都被淘汰退役了,正式交付之前,美国会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改造。这批F-16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还得看美军改造的程度有多大,是否引入先进的有缘相控阵雷达和AIM-120远程空空导弹等。

在预警机方面,乌军也拥有一定的情报优势。虽然瑞典只援助了两架萨博340预警机,但在实战中,巡航在黑海上空的美国、法国预警机,也都会对乌军F-16提供预警支持。对俄军而言,它难以判断,乌军F-16背后的预警机究竟是瑞典的萨博340,还是美国的“鹰眼”E-2C?俄军自有的A-50U预警机,已经被摧毁了3架。



一架在白俄境内的一座机场上,被无人机炸损,两架在亚速海上空被“爱国者”导弹击落。在情报战上,俄军一直都很吃亏。

但F-16短期内也无法扭转俄乌战局,因为113架不是一次性交付,全部交付完要等2028年去了。首批F-16能否打出战绩,关键还得看交付数量。

美俄战机的大对决,确实要开始了。是骡子是马,就看苏-57敢不敢参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