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看新闻,惊叹了一下:2024年,“全世界最幸福的30个国家”排名新鲜出炉,芬兰连续七年排在了第一位!



有点夸张,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只有550万人口偏远小国的居民这么幸福?


我乘上飞机,从伦敦飞往赫尔辛基,充满好奇地想要刨根问底。


到了赫尔辛基,整个城市安静得有点超现实,我站在市中心著名的参议院广场,竟然都见不到几个人。



四月份了,路边还有冰碴子,冷冷清清,幸福在哪里?


连续遇到几个芬兰人,我厚着脸皮抓住他们,就这个问题盘问:“芬兰连续七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你怎么看?”


芬兰人A瞪大眼睛,耸耸肩说:“我也不知道啊?”


芬兰人B苦笑说:“不可能,难以置信!你看到这个天气了吗?”我抬头,老天爷,四月居然飘起了雪花,我在寒气里打了个大喷嚏。


我的芬兰司机C一路抱怨着迟迟不来的春天,并信息量惊人地给我播报了从斯德哥尔摩到汉堡到马德里的城市温度,哪里都比赫尔辛基暖和。然后他自嘲地大笑着说:“既然已经连续幸福了七年,也就感觉麻木啦!”


这必定是芬兰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应该找个住在芬兰的外国人聊聊,那样才能看清真相。



我以前在伦敦做动画时认识的一位西班牙朋友Luis,现在住在赫尔辛基,我约上了他散步和吃饭。



见面时,赫尔辛基的四月雪已经将路面刷成了白色,我俩裹着羽绒服,一步深一步浅地走着。


Luis说:“作为外国人来芬兰,先别提幸福了,至少要郁闷一年!”


Luis滔滔不绝地列举了令他无比郁闷的几大罪状。


1. 冬季


首先是,芬兰的冬季太漫长,没有一个外国人不觉得苦。


冬季从十一月延续到五月初,最低气温能达零下30度,9月底就慢慢进入极夜,整个冬天都是昏暗的,每天日照时间只有6个多小时。


Luis感叹,他一个在阳光海岸长大的西班牙人,现在四月从芬兰给家人打视频电话,眼看亲兄弟穿着短裤在海滩上惬意喝着啤酒,而他缩在火炉边抑郁地等待着阳光出来,想家!


我笑着弯下腰,从地上捏起来一个雪球,扔给他。想到来这里之前,伦敦已经近二十度,我还戴上了防晒帽,在植物园里赏花。


我说:“但是看到雪才是正宗的芬兰呀。”


Luis说:“芬兰人早已看腻了雪,人人都在聊天气,受够了冬天。”



2. 社恐


他说,郁闷之二是芬兰人太安静、太沉默,与陌生人交朋友不太容易。


芬兰人的社恐世界闻名,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小气泡里,不打扰别人。疫情期间,芬兰是第一个实现封控的欧洲国家,因为人们本来的生活就在“社交隔离”。


当我俩走进有轨电车,感觉这是我这辈子去过的最安静的车厢。乘客不少,却一点声音都听不到,我和Luis也不好意思再说话,就连我穿着靴子发出的走路声都听起来很吵。


在餐厅里,我出于好奇,指着主菜问了服务员几个问题,芬兰女孩以为是出了什么错,紧张得满脸通红,我很抱歉好像惊吓到了她。


我和Luis说:“我在赫尔辛基的另外一个中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全家在这里住了三年,邻居见到都相对无言。”



3. 芬兰语


还有第三大郁闷,Luis说:“芬兰语太难学!这让外国人很崩溃。”


芬兰语属于乌拉尔语系,和绝大部分其他欧洲语言差别很大,语法复杂,公认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有时能把翻译软件都搞垮,书面语和口语也很不一样。


我不太理解:“不是每个芬兰人都会说英文吗?”


“只会英文也能生存得不错,但很多公司都寻找能够说芬兰语的员工,而且员工内部也需要说芬兰语才能更融入。”


他这样解释,让我意识到,餐馆里那些热络地聊天大笑的芬兰人都在说着芬兰语,也许芬兰语才是打破社恐屏障的必要条件?


也是融入的原因,Luis这几年都在硬着头皮啃着芬兰语,苦不堪言。



听起来又寒冷、又孤独,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就这副模样吗?


我问Luis:“那你为什么一直留在这里?”


Luis若有所思地一笑说:“没办法,爱上这里了,时间一久,真的能感觉到深刻的幸福,天气再冷也忍了。”


正是我的好奇之处!我支起耳朵听。


他说,这种幸福感是全方位的,从自然到城市、从身体到精神、从工作到人际关系,很难解释得透彻,但有几个方面让他颇受震动。



1. 福利


在他眼里,芬兰有全世界最幸福的父母。


孩子一出生就免费得到著名的“芬兰婴儿礼盒”,价值200欧,包圆了从新生儿到6个月所需的所有物品,孩子还能在里面睡几个月。母亲全额工资产假有三个月,然后父母双方的法定产假工资可持续39周。


芬兰教育非常平等,世界排名第一,孩子学习在学校解决,没有作业和补习,不需要父母们操心焦虑。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都是全免学费,芬兰父母的教育压力比其他国家小很多。


有幸福的父母,就有幸福的孩子。Luis说这里年轻人的生存比西班牙和英国都容易。虽然赫尔辛基的房价也很贵,但政府有很多政策帮助年轻人买房。比如从17岁开始,银行就会动员年轻人为首付存款,每月自动存入,只需要存10%的首付就可以买房,35岁以下第一次买房的年轻人还可以免税。他周围很多刚30岁的芬兰人都已经买了自己的公寓。


2. 自然


给他幸福感的还有芬兰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执着。他在伦敦也有着高强度工作,但是来到芬兰以后,发现自己是被自然治愈了。


芬兰土地94%的面积都覆盖着森林,湖泊特别多,有近19万个湖,水域占全国面积的10%,说是“千湖之国”那绝对是低估了。森林湖畔风景很美,Luis和朋友只要一放假就立刻去森林和湖边。


Luis说,这里家家户户都想要拥有Summer House“夏季度假木屋”,这是芬兰人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芬兰夏天的假期很长,我以为外国人都会来赫尔辛基避暑,但其实城市反而变得更安静,因为大家都跑去森林里居住了!徒步、钓鱼、划皮艇、玩水上运动,整个夏天芬兰人都躲在自然里。


在这里,年轻人寻找伴侣,不像我们国内最看重对方有没有房,很多芬兰年轻人都买得起公寓。但伴侣之间往往会询问对方是否有“度假木屋”,森林里的第二套房!有度假屋的年轻人在婚恋市场更受欢迎,哈。


而且度假屋还有等级之分,越是在森林深处、与世隔绝的,就越昂贵,自然体验更好。有时度假木屋是由家庭传承下来,有时也要年轻人婚后一起挣。


去年夏天,Luis花了整整一个月沉浸在森林里,这份自然体验给他一年的工作都充了电。



3. 桑拿和冰泳


Luis说,芬兰还有一点非常与众不同,而被大部分外国人忽略了它对“幸福指数”的影响,那就是桑拿和冰泳。


我们正好走到了海边的桑拿中心,这里排列着黑色的木屋,水蒸汽一股股地冒出来,室外泳池则开敞地拥抱着星星点点的雪花。


在雪的寒气里,人们穿着泳衣,一会儿去木屋里蒸桑拿,一会儿走出来去冰水里浸泡,真是奇特的极冷极热混合的活动。



在芬兰,有多达300万个桑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桑拿间,很多人都是天天蒸。在外国人看起来有如极刑的体验,芬兰人乐此不疲。


为什么说桑拿也被外国人低估了?


Luis说,科学研究显示,桑拿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益处。他来了芬兰之后就上瘾了,桑拿能够让全身放松、减少压力、提高免疫力、增强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皮肤还能更滋润。Luis平时健身强度大,每次桑拿后,恢复得更快。


桑拿加冰泳更是独特的体验和挑战。桑拿间里有100多度,整个身体热到不行时,就要去冰水里泡一下。刚下水的时候,心理很恐惧,体内极热、体外极冷,连皮肤都刺痛,但出水的一瞬间就会感觉超棒,全身舒服,心情也快乐,效果神奇。尤其是晚上会睡得特别沉。


他说,桑拿和冰泳这两种活动组合起来,对大脑的幸福感有影响,可以极大地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减少压力和焦虑。冰泳尤其在降低皮质醇(一种与压力相关的激素)水平方面显示出明显效果。


我想到最近看的一篇关于长寿的论文:想要长寿,一大策略就是让身体时而处于“极端”状态,细胞因此进入“修复模式”开始自噬旧细胞,因而让人更年轻、更长寿。这类“极端状态”包括心跳加速(运动)、饥饿(间歇性断食)、极热的环境(桑拿)和极冷的环境(冰泳)。有了桑拿和冰泳,芬兰人人均寿命83岁。


4. 信任


Luis想了想说,住在芬兰感到幸福,除了福利、自然和桑拿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信任。


虽然他也抱怨芬兰人的社恐,但是他目前生活里最好的几个朋友都是芬兰人。


芬兰人性格简单,人与人的信任,除了家人朋友同事、在陌生人之间也无处不在。你可以相信芬兰人说的话,没有转弯抹角,没有勾心斗角,只要打破了那一层害羞与社恐,他们其实纯粹真诚。


他这几年和芬兰人做生意,体验和在西班牙很不同,芬兰人讲究诚信,说到做到,签了合约就不会再更改,他们虽然做事节奏有点慢,但这样简单的人际关系让人满足放松。


我也想到芬兰同事做事有多认真。我们去大型日消集团Berner拜访儿童护肤品牌Ainu,他们的日程PPT写得极细致,精准到每半小时的安排,就连午餐菜单都写了出来。为了活跃气氛,员工还扮演了兔子吉祥物,透着与他人互动的诚意。



Luis说:“因为这种诚信,在芬兰生活很有安全感,不会被骗、被算计,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善待他人。”


我说:“芬兰人的极简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产品也不添加任何不必要的成分,比如我拿在手里的这款护肤霜,一丁点味道都没有,纯粹到涂在脸上、手上、嘴唇上都可以,吃下去都没问题。”



我和Luis走到Oodi图书馆喝咖啡,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平等。这里每个人都一样,完全分辨不出谁富谁穷。芬兰还用非常聪明的方式解决了流浪汉问题,这是欧洲仅有路边看不到流浪汉的国家。



Luis说,连续七年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芬兰有很多理由,可能一天也说不完。比如对他来说,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住上舒适的现代公寓,结交到可以信赖的朋友,享受着自然。这种踏实,一开始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感受不出来,但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生活在暖流里,因此他会一直长居这里。


我们走在赫尔辛基的大街上,到处一尘不染。太阳从雪云后出来,城市充满了苏醒的气息。这是我第二次来赫尔辛基,它确实有种奇特的魅力,越了解越动人。我猜想,也许是因为芬兰极端寒冷的自然环境,给了芬兰人一切动力,去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吧?



还有哪些因素让她的居民这么幸福?我想要一次次地再来,一次次地再发现。


安潇 2024年4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安潇(ID:sukiandsula),作者:安潇(安潇曾是漫画作者、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2017年创立公众号,并出版了3本畅销书。安潇专注于儿童心理、项目式学习与父母成长,分享情感和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