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美股盘后,特斯拉交出了几年来的最差财报,本来股价都开始顺势下跌了,哪知道后面的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一通操作又救回来了。


什么自动驾驶、robotaxi、FSD在中国很快可用、能源业务颇有成效等等等等金句频出,但在一众分析师眼里,股价能转涨就一个原因:新的平价车型将很快推出。


不过要硅基君来说,这平价车型在中国反而可能是最不受待见的,原因很简单:



这价格带里的玩家实在太多了。


咱们从头说起,先来看看这份财报有多糟。



总营收213.01亿美元,同比下滑9%,创2012年(-23.38%)以来最大降幅;


汽车业务收入173.78亿美元,同比下滑13%;


毛利36.96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


毛利率17.4%,同比去年同期的19.3%和上个季度的17.6%均下滑。


GAAP净利润11.29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55%;


自由现金流负25.3亿美元,暴跌近7倍。


先不管特斯拉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财务数据,凸显出了特斯拉如今是问题重重:


  • 市场需求减弱,Q1生产量43万,交付38万辆出头,整车库存周转天数从之前的15天增加到28天,这无疑对特斯拉的现金周转能力构成了极大挑战;


  • 工厂产能爬坡困难,从4680电池、到Cybertruck,特斯拉至今没有彻底解决生产工艺问题;


  • 车型陈旧导致竞争力下滑,主力车型Model 3/Y挤牙膏式改进升级,即便采用了新工艺也不见吸引力。


碍于种种原因,特斯拉不久前启动全球裁员,并将印度工厂的谈判推迟到了今年晚些时候。


即便如此,画饼大师马斯克电话会上的一顿操作,股价竟大涨超13%。


截至发稿前,特斯拉股价报162.13美元,市值一夜之间多出550多亿美元。



但说到底,马斯克这回又是换汤不换药。


比如说今年会推出robotaxi,马斯克起了个新名叫“Cybercab”,另外预告了一款叫车APP,堪称是美国版“滴滴”。


再如声称“即便被外星人绑架,也要实现自动驾驶”。


财报发布当天,特斯拉向车主推送了FSD v12.3.5,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正与一家汽车制造商洽谈FSD的授权事宜,结合FSD可能很快进入中国的言论,这或许是中国特供版FSD也说不定。


硅基君还记得,马斯克去年访华期间发过一条微博,称“乐意将Autopilot/FSD或者其他技术授权给有需要的公司”。



众所周知,特斯拉FSD进不了中国主要原因就是数据安全,授权模式确实不失为一种办法。


马斯克给投资人画的饼远不止这些,什么今年销售额会比去年高、Semi卡车开始生产了、太阳能业务进展非常好等等,甚至为了让市场更加确信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财报里首次将生态蓝图放了进来。


但大家关心的问题始终是:平价款车型Model 2(也有叫Model Q的)到底什么时候推出?



马斯克这一次没有打马虎眼,直接宣布下一代车型预计2025年初投放市场,甚至不排除会在2024年底开始生产。


他称新车型不需要再建新的工厂,可以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生产,要知道,墨西哥工厂最初是打算生产这款车型的。


基于Model 2投产,特斯拉年产能将达到300万辆,按照去年185万辆的产量,这款平价车型的产能至少有100万辆。


市场看到了特斯拉新的利润增长点,股价大涨。


之前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推迟生产Model 2,转向更高价值的robotaxi,华尔街著名的特斯拉投资人David Baron警告称,如果马斯克放弃平价电动车型,那该机构看好特斯拉的理由将会动摇。


这回不仅robotaxi有了,连Model 2也一块安排上了,你说老马贴心不?



算下来,马斯克为这款车已经预热了三年半的时间,2020年特斯拉“电池日”上,马斯克大秀技术肌肉,提出通过一体压铸、电芯去极耳设计、车身一体化等方式实现降本目的。


比如将Model Y的后车身底部做成一整块压铸铝,节省40%的成本,以及将电芯直接整合到底盘,减轻质量的同时延长14%的里程,还有特斯拉的4680电池有望将里程提升54%,每 KWh成本降低56%,每GWh生产投资减少69%。


从此马斯克有了一个“降本狂魔”的称号,但当时他也说这个过程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一旦实现,特斯拉推出2.5万美元的平价车型不是问题。



谁能想到这一鸽就是快两年,之前承诺2025年底投产Model 2,后来被曝出放弃这个项目,现在业绩增长乏力,投资者质疑声铺天盖地,马斯克终于低头了。


就像华尔街日报说的,马斯克需要平价款车型为自己的雄心买单,至少在成为一家真正的人工智能公司之前,特斯拉需要维持投资者的信任。



但硅基君还是希望老马能听我一句劝,这块市场太卷,别来——如果特斯拉推出Model 2,最大的市场无疑还是中国。


2021-2023这三年,中国占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分别为52%、60%、63.5%,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增长27%,达到175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40%,其中:中国品牌将占据78%的市场份额。


包括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曾说过,中国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而非通用或者丰田。


马斯克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谈到过中国品牌的竞争力,现在压力提前给到了Model 2。


如果Model 2起售价依然是之前传闻的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20万以下车型都会是其主要的竞品。


最近几年国内车市的均价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是15.5万元,2022年是16.2万元,到今年3月均价增至18万元,因此20万元以下市场算得上竞争激烈的最前线。


如10-15万元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4.9%,15-20万元市场份额则为16.9%,加一块约等于新能源汽车的半壁江山。


图源:崔东树公众号


咱就看新能源车型,这块市场是比亚迪、吉利、长城、埃安等自主品牌的舒适区,考虑到10-20万元的新能源车最有可能实现油电平价,甚至比亚迪都喊出了“电比油低”,硅友们可以想象竞争有多残酷。


哪吒刚刚推出的L系列,小鹏X9的价格都在十几万,蔚来还没有上市的子品牌乐道和小鹏即将推出的新品牌,都瞄准了20万以下市场。


价格战还在继续,国内厂商就差掀桌了,时涨时降的特斯拉要如何应对?


要硅基君说,马斯克想象中的Model 2说不定早就被中国品牌造出来了,毕竟拼成本堆料这一块,一直都是咱中国制造的强项。


更何况前两天小米爆料,第三款车会是15万元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硅NewGeek(ID:XinguiNewgeek),作者:徐珊珊,编辑:张泽一,视觉设计:疏睿